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8618283471269
-
2 # 一葦渡江看潮生
解放前,彝族被稱為“倮倮”或“夷人”等多種稱呼,解放初被稱為“夷族”。彝族原來自稱“羅倮”,在彝語中“羅”(音)意思是虎,“倮”(音)意思是龍,以兩種代表力量與神秘無畏的動物自稱,意思是說彝族是勇敢和強大的民族,更多意義上反應了彝族人對自己民族的自豪感,但舊社會各民族之間缺乏交流,外人稱彝族人為“倮倮族”有某些侮辱性。
解放以後,國務院開展對各個少數民族名稱的確定工作,毛主席和周恩來在北京會見彝族代表研究討論,在會議上提到以前彝族名稱不統一,其中“夷族”、“倮倮族”都有侮辱性的意思,“夷族”也不好,因為夷原意是外族,大家認為新中國是由兄弟民族組成的大家庭,大家應該平等互愛,更不應該有夷內之分,“夷”不利於民族團結。
毛主席提出了把“夷”字改為“彝”字,他認為鼎彝是宮殿裡放東西的,房子下面有“米”又有系,有吃有穿,代表日子富裕,大家聽了很滿意,一致表示贊成。從此“彝族”就被正式定為彝族各支系的統一族稱。
彝族,自古至今,自稱為尼(或靈)。因此基礎上生出許多從語音上相近相似的自稱,如:聶蘇、納蘇丶慄蘇丶諾蘇等。也因為古時候尼和夷的讀音近乎相同,所以漢書中把尼寫作了夷,因此彝族自古被稱為夷族。而夷字在古時並沒有貶義,後可能因民族間的矛盾和仇恨而被加上個蠻字就變了義。
現在的彝字,是解放後新政府領導對彝民的尊重和期望而改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