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性感文人札記
-
2 # 折柳01
打到你服,心在哪裡不重要,身服朝廷管就行。這也造成了,武力值一掉遍地狼煙。元朝不單地方亂民造反,自己人都打得不亦樂乎。清朝,外華人進攻京城百姓還幫著弄後勤。
-
3 # 大志遠思想空間
這很正常,不論是漢族還是蒙古族、滿族,為了進行統治首,先和民眾相融合,儘量融為一體,那就能夠統治下去,一般都是這個邏輯。
要首先看目的,看是來掠奪財富的,掠人口的,還是搶土地的。如果是來掠奪財富的,搶完就走,比如英法聯軍,那是不需要統治的,來的快,去的麻利,一陣風的事兒,不怎麼需要統治。如果是為土地和人口而來,他們首先會說,都是一家人,都是炎黃子孫。如果是少數民族就說,去遠征了,又回來民族融合了。讓人們知道,從心理上先征服。
然後就是按照上朝的制度去執行,制度是好的,一開始都不錯,到了後來一般是執行出了問題,然後就出現了反抗力量。最後反抗力量壯大,一朝滅亡,都是這個規律。
還有人問,為什麼元朝時間短呢?融合不徹底吧。元朝存在等級歧視制度。第一等,蒙古人;第二等,色目人。主要指西域人,是最早被蒙古征服的,如欽察、唐兀、畏兀兒、回回等,蒙古高原周邊的一些較早歸附的部族,如汪古部等;第三等,漢人。指淮河以北原金國境內的漢、契丹、女真等族以及較晚被蒙古征服的、四川、雲南,大理人,東北的高麗人也是漢人;第四等,南人。最後被蒙古征服的原南宋境內各族,淮河以南不含四川地區的人民。其實清朝也是,分滿人和漢人。
一般大亂之後出現大治,都能安定一些,百姓思安。隨著時間發展,矛盾更加突出,加上改革不力,就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慢慢加深,然後爆發,然後就是下一個朝代,中國世界都是這樣走過來的。
-
4 # 悟色的悟空
得民心者得天下是當權勢力的自我美化。
中國很多話都是羅圈話,正說反說都有理有據。
主席說的: 槍桿子裡出政權 才是核心思想。 不服,打的你服。
“民可使由之 不可使知之”的諸般解釋就是傳統文化的寫照。
打著祖上道統的旗號,順我者昌逆我者亡。實際乾的卻是掛羊頭賣狗肉 六經注我我注六經的勾當。
-
5 # 秋蘭青青綠葉紫莖
很多名言都是有隱藏的前提的,這也導致現在許多人對許多古語的誤解。
得民心者得天下這句話本身沒有問題,只是它是建立在雙方實力相差不算太大的情況下。
在絕對的實力面前,民心所向一時也不會有什麼作用,就跟很多人對於以弱勝強的誤解一樣,如果弱能勝強,那何以為強?
只不過結合天時地利人和等外界因素,區域性以強勝弱,最後得到整體上的勝利的結果,跟以前小時候學的課本里講的田忌賽馬有些類似。
-
6 # 靜地樂土680
這就要看你如何定位民心了。
底層百姓的人心是人心,豪強,士紳,商賈和軍閥的人心也是人心。風雨如磐,第一個民心可以潛移默化,第二個民心要是沒了,那可就真的是無可救藥了。
下江陰,圍城的有劉良佐。弓弦勒死永曆帝,動手的是吳三桂。李定國破桂林,負隅頑抗全家死難的是孔有德。寧肯降清,也不肯和農民軍合作。
如此種種,還敢說人心向背?
亂世紛爭,就是一個不同政治集團博弈和對抗的過程。強勝弱,大滅小。除開武力作為必要的手段,所謂利誘,贖買,反間,用降,穩固地盤都是打天下的手段。以術裹挾的民心,能調動起來的民心才是真民心。士紳求媚新主,武夫待價而沽。
能凝合起來,能統一起來的民心才叫民心,否則就是一派散沙。對比野心勃勃,有較穩固後方和滿蒙聯盟的滿清集團,南明的幾大政治集團在幹什麼?舉棋不定,各自為王,還幻想著和吃人的猛獸媾和?
強弩破縞素,一力降十會就是這個道理。國已朽壞不如國,有再多的夏完淳和陳子龍也救不回來了。
對於所有淪亡的舊帝國來說,所有外因,歸根到底致命的還是內因。
-
7 # 浩寧叔叔tyrone
看看誰說的你就知道了。
得民心者得天下是誰說的?
大概是孟子吧。
和這句話類似的就是“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不是孟子,大概也是這類知識分子吧。
孟子得過天下,做過王,稱過帝麼?
沒有。
別說孟子,有句話叫做 秀才造反,三年不成
所以得民心者得天下,不是一句事實,而是一個政治正確的必須這麼說的話。
當然民心在戰爭中是非常重要的,但絕對不是決定因素。
什麼是決定因素?
下面這句話才是,因為人家真的得了天下:
槍桿子裡面出政權。
此人是誰不用我介紹吧
對奪天下,出政權這件事情,人家不僅有實操經驗,更有總結能力(畢竟他的著作在全世界銷量僅次於聖經),這樣的人總結的話,不比沒有得過天下的理論派更有說服力?
回覆列表
得民心者得天下,出自《孟子·離婁上》:“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與之聚之,所惡勿施爾也。意思是說要想取得最高統治權、獲得整個天下是有辦法的——獲得民眾就可以得到天下了。要想獲得民眾也是有辦法的——那就是獲得民心就可以得到民眾;要想獲得民心有辦法,民眾所需要的,就給予他們,反對的不要給予。
元朝何以能稱霸中原?
1271年忽必烈稱帝,正式建國號大元。取自《周易》“大哉乾元,萬物資始”。從國號的取法來看,很明顯是為了繼承中原王朝傳統,以爭取文人士大夫參與朝政,共同治國。元朝攻滅南宋就有“劉秉忠”、“劉整”這些漢人在身邊出謀劃策。其次,蒙古人結束了自唐末藩鎮割據以來中國的南北對峙、五六個民族政權長期並存的分裂和戰亂局面,推動了多民族統一國家的鞏固和發展。但是蒙古人自始至終都沒有信任過漢人或者南人。蒙古滅南宋後,統治階層出現了以許衡為首的儒臣派與以阿合馬為首的理財派官員之爭。由於蒙古需要大量財寶賞賜予各封王,加上開支繁重,所以財政日漸緊張。以儒臣派官員認為元朝應該節省經費、減免稅收。反之以色目人為主的理財派官員認為,南人藏有大量財物,應沒收以解決朝廷的財政問題。於是這個問題在朝中沒有停止,忽必烈信任色目官員阿合馬,設立尚書省解決財政問題,唯一一個有心漢化的太子真金,還被阿合馬弄死了。
元朝滅宋以後,社會環境依舊混亂不堪,從攻南宋以來,連年戰爭,加以宮廷廩祿、宗藩歲賜,都需要鉅額經費來支援。忽必烈急於解決國用不足的問題,因而日益信用以“理財助國”邀寵的大臣阿合馬、盧世榮、桑哥等人主持國政。至元七年至九年、二十四年至二十八年間,兩次設尚書省綜理財用。尚書省的理財政策主要包括:增加稅收、興鐵冶、鑄農器官賣、“括勘”(追還被私人、寺院奪佔的南宋公田,起徵田賦)、“理算”(追徵各地歷年積欠的錢糧)、變更鈔法等,使國家的收入顯著增加。但由於吏治腐敗,專注搜刮,流於橫徵暴斂,成為阻礙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時,為了對外戰爭,打造東征海船,沿海和江南地區徭役徵發日益加重。人民不堪沉重的封建剝削與壓迫,紛紛起義。
尤其是無法實現漢化,將大量的良田荒蕪成牧場,每個村都派一個蒙古人駐紮,全村人供養,導致民怨沸騰,以至於有“八月十五,殺韃子”這樣的民間傳聞。元朝在喪失其優越條件之後被逐出了佔領地,就連在忽必烈汗的領導之下所建造的大都亦無法守住,被逼回原本故鄉所在之北方草原。從此以後,大蒙古帝國再也不曾復活。元朝政權也就終結在了1368年,前後共98年時間,按照一個朝代來說也算短命。唯一能使其延續九十多年的原因,還在於吸納了漢人進入政權,開科取士成為很多漢人晉升仕途的通道。至於無法長久,還在於元人暴虐的統治無法調和民族間的矛盾導致的。
清朝何以能稱霸中原
清朝入關之時,人口不過百萬,很多人很奇怪為何能夠統治上億的漢族人口,最重要的還在於漢化,從清朝入關,為崇禎皇帝發喪,以順應正統吸納漢人進入朝廷以外,還在於開放了漢人晉升通道,開科取士。所以科舉制度是一個王朝收取民心的不二法寶,而且百試不爽。
第二點在於清朝統治者善於妥協,以短期利益換取長期的統治,早期清軍入關,滿族人在北京附近大量圈地,將漢人收為奴隸,後來清軍坐鎮北京以後,吸納漢人官員意見,不再圈地,將部分土地退讓與當地百姓。所以,不能說清朝通志不得人心。康熙五十一年,按照“盛世滋丁,永不加賦”的法令,康熙皇帝首次取消了人頭稅,對於減輕百姓負擔來說又是一招妙棋。
第三點在於思想禁錮,這場爆發於讀書人之間的瘟疫,殺害了一批自由思想,同時也養育了一批清朝奴才,滿漢之間在文化之間的相愛相殺,讓思想更加緘默,唯一不至於失去民心的原則還在於按部就班的科舉制度,讀書人都去考試做官去了,即便是有人想要造反也不可能有大的成就,終清一朝的白蓮教叛亂此起彼伏,但終究不能突破清朝統治的天花板。
民心是什麼?
所以民心是個啥?你真的以為是每一個的感受嗎?元朝人還是清朝人,來統治中原的時候真的詢問了田間每一位農夫的感受嗎?很多百姓其實並不關心誰是皇帝,因為對於他們來說太遠了,只要交稅,能活完一生就已經是個成就了。那麼民心到底是什麼呢?我以為民心是眾多沉默的大多數的一種合力,這種合力是透過有話語權的人表現出來的,在農業社會掌握話語權的人一般來說都是地主階級以及鄉紳士大夫,他們聯合朝廷共同治理國家,皇帝代表朝廷向下統治,地方官員。士紳代表百姓承受統治。這種被代表的趨勢才是民心。而這份民心是統治者必不可失的合作物件,因此,一個政權確立的時候,首先要做的就是祭拜孔子,興建學宮,昭告廣大讀書人,我們可以分一杯羹,這個仕途流動的通道並沒有被堵上,每個讀書人都有自己的發展道路。這就是為什麼一個王朝垮臺的時候總有一大批前朝遺老,過了兩三代以後,大部分前朝遺老的後人又開始進入新政權機器之中的緣故。讀書人就是話語權的擁有者,爭取讀書人,就是爭取民心。常言道“天子與士大夫共治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