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嘻嘻啊啊
-
2 # 銀杏樹220511383
這個問題要從兩個方面來回答。首先,剛剛開始上幼兒園的小朋友大部分都會不願意上學,其實這是個很複雜的現象,它就是"分離焦慮症"的表現。現在的孩子大部分從生下來,就因為受到父母的過度保護,因而產生了過度的依賴。孩子從離開父母到上幼兒園上學,實際上就是從自然人到社會人的轉變的開始。對於三歲的小朋友來說確實是個痛苦的過程。主要表現為不肯上學(不肯離開父母),到了幼兒園後哭鬧,吵著要回家。入園後情緒緊張,孤獨,少說話,冷淡,有的小朋友望著窗戶,甚至於有逃出去的慾望。還有的小朋友,拉住老師衣服不放,老師走到哪跟到哪,不肯吃飯,不肯睡覺,依戀自己帶來的東西,茶杯,小玩具等等…。那麼要怎樣緩解這些狀況呢?首先要在入園前讓小朋友去熟悉幼兒園環境,學校大門,教室,操場,睡覺的小床,小廁所…其次要溫和地鼓勵孩子和老師,同學一起玩,承諾下午放學馬上去接,告訴他從入園到放學只不過是7一8個小時,會很快過去的。要有意識的教會他自己吃飯,脫鞋,上廁所。上小班時儘量不要缺課,堅持每天都去上學(節假除外)。再就是要做到"家園溝通”多與班主任交流(兩師一保)…。再其次,幹萬不要用零食來作為`補償"更不要帶零食進幼兒園(園內,上下午都會有點心的)。不要和孩子做交易,答應只要去上學,給他買這買那。最後一點其實很重要,就是不要抱著去上學(會增加他的分離焦慮的)做到牽手讓他自己走…(以上看法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
3 # 安而琪
孩子還是玩耍的年紀,還不需要太固化的知識限定他的思維。如果家庭條件容許就多報幾個興趣班培養培養興趣,看看孩子究竟喜歡什麼,然後再專門培養。不管條件容不容許,學前培養都應該以培養孩子興趣拓展思維建立規則為主。如果硬套傳統教學的思維就會讓孩子思維固化沒有創新,就比如孩子畫畫認為月亮是紅的,那按照我們固有的想法,月亮是黃的,我們就說那是錯的,這樣是不合適的,孩子需要去觀察事物和創新,就好比月亮上有吳剛和桂樹這就是創新思維。孩子需要更多的想象空間。
回覆列表
怎麼培養孩子去幼兒園的興趣?
幼兒一出生,其主要生長環境就是家庭,由於家長的關心呵護,孩子從內心會得到一種安全感受。當他進入幼兒園面臨一種新環境時,這種安全感會被打破,心裡會產生種種不適應。如:
A、情感上不適應:表現在依賴性強,感情上不滿足,有不安全感,離不開父母。
B、生活上不適應:表現在應該做的不會做(如不會吃飯、不會上廁所等);伙食口味不同:表現在不積極進餐;作息制度與家裡不同,表現出規則意識不足。
C、人際交往不適應:表現在不會交朋友,不能用語言表達自己的願望與需求。
雖然今天孩子入園了,針對這一系列的問題,我們對準家長們提出以下幾方面的入園前準備,以幫助幼兒更好更快地渡過入園的適應期。
一、心理準備
(一)參觀幼兒園經常帶幼兒去幼兒園玩耍,使幼兒逐漸有“幼兒園”的概念,熟悉幼兒園的環境。讓幼兒感受班級、屋裡的玩具、睡的小床、洗手和入廁的地方等等,這樣,幼兒會對“幼兒園”有直觀的美好感受,有助於幼兒在心理上嚮往幼兒園生活。但是家長也要注意,不要過分地誇張幼兒園生活的美好,不然反而影響幼兒的入園適應。
(二)認識小夥伴家長應該幫助幼兒認識同一個班級的小朋友,只要認識一兩個就可以。幼兒在幼兒園時,班級裡熟悉的夥伴會減少幼兒的陌生感和不安全感,讓幼兒容易適應群體生活。
二、生活準備
(一)能獨立吃飯幼兒不能獨立吃飯並不是幼兒本身的問題,而往往是家長沒有放手讓幼兒去嘗試造成的。家長不必過分擔心幼兒會把飯灑得到處都是,也不必由於幼兒會吃到臉上、手上、衣服上都是油漬而嫌麻煩或者不衛生,你可以事先準備一些物品:圍兜,袖套等,從而避免給你增加很多家務。最重要的是家長應積極鼓勵幼兒獨立進餐,千萬不要因為怕麻煩而放棄幼兒鍛鍊的機會,同時還要克服一個不合理的想法,那就是不要把培養幼兒獨立進餐的問題單純地丟給幼兒園解決或是過度期望老師給幼兒餵飯,這對幼兒的成長是極為不利的。如果幼兒不能自己學會吃飯,可以按下面的步驟來指導幼兒,但注意不可太教條、太古板。
如:
1、教孩子使用勺子的方法;2、教孩子左手扶碗,右手拿勺,用勺子盛飯,放到嘴裡;3、教孩子吃一口飯,再吃一口菜;4、教孩子咀嚼的方法,學會細嚼慢嚥,吃完一口,再吃一口,速度要適當。幼兒剛開始自己吃飯時,可以由家長端著碗,幼兒自己用勺子吃,碗內所盛的飯量從小半碗開始逐漸增加,量不宜過多,這樣容易讓幼兒產生成就感。當幼兒初步學會自己吃飯後,成人就應該在一旁指導,鼓勵幼兒自己吃飯。
(二)會自己大小便新入園的幼兒常把褲子尿溼了或把大便弄到褲子裡,主要是由於大多數幼兒不會獨立上廁所。幼兒入園後由於對陌生環境的不適應,不習慣,會出現憋尿、憋大便的現象。或是頻繁尿褲子的現象。所以入園幼兒首先要解除他的緊張心理,告訴幼兒,你已經長大了,能自己上廁所了。咱們家長在家可以告訴幼兒憋便的害處,鼓勵幼兒有大小便及時告訴家長或老師,幼兒照著做了,家長要及時給予表揚。
(三)規律作息時間新生入園,午睡時哭鬧的幼兒為數不少,有的一分鐘也不睡,甚至還有幼兒吃手、咬被子。午睡困擾著不少幼兒。原因是,一些幼兒在家生活不規律,根本不午睡或到下午三四點才睡午覺,這直接導致了他們在幼兒園午睡時輾轉反側,自己難受,也影響其他小朋友休息。因此,對幼兒園的適應就會慢一些。所以,家長在幼兒頭入園時,應有意識的培養幼兒作息時間儘量與幼兒園一樣。
以下是幼兒園的基本作息時間表,家長可以作為培養幼兒作息時間的參考。
7:45早入園8:15早餐9:00——10:00戶外早操,室內上課,遊戲活動。10:00上午加餐11:30午餐12:00午睡14:30起床15:00下午加餐15:30——16:30戶外、上課、遊戲(根據天氣狀況會調整上課、遊戲場地)16:45晚餐17:30離園幼兒園教育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的作用是家庭教育無法替代的。它能夠促進孩子在語言、社會、健康、科學、藝術等領域,數理邏輯、語言、空間、音樂、肢體運動、人際關係、自然觀察等多元智慧全面、和諧的發展,為孩子的後續生活、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孩子四五歲就可以學漢字了哦~推薦一款幼兒識字軟體【貓小帥學漢字】,課程以冒險故事為主,寶寶使用時有一種聽人講故事的體驗,不僅可以培養寶寶的閱讀能力,而且還有各種小遊戲作為複習環節,可重複學習,加深寶寶的記憶。讓孩子開心地學習漢字。擔心寶寶眼睛的家長也可在設定中設定學習休息時間,總之功能是比較全的。更多育兒的資訊可以關注一下【小評果快樂育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