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中孚鑑
-
2 # 書中有毒
按照題主的問法,如果非要將李世民與朱棣做個縱比,當然是李世民更可恥了。原因有三:
第一,李世民弒君(殺父)意圖明顯。已超越了人性之底線。
歷史都是勝利者書寫的。有關玄武門之變的情節是有篡改的。李世民精心策劃的玄武門之變,其實真正的目的並不是太子李建成,而是唐高祖李淵。秦王李世民並沒有必勝的把握,兩手準備,讓尉遲敬德挾持了皇帝李淵當人質。如果玄武門失利,挾天子令諸侯,李建成還能當成太子嗎?如果李淵節烈不從,肯定沒好下場。試想,李淵還活著,李世民就敢赤裸裸地搶班奪權且以弒殺父皇為目標,在以三綱五常為倫理基礎的王朝裡,李世民的作為,細思極恐;而朱棣則不同,朱元璋在世時安分守邊,只是侄兒朱允炆剛上臺聽從“四大秀才”的建議削藩過急過猛,朱棣也有點被迫的意味。
第二,李世民誅殺殆盡了兄與弟的全家,霸佔弟媳20年。
李世民的斬草除根是毒辣的。玄武門之變後,他殺光了太子李建成與李元吉的全家(尤其是十幾個未成年的侄兒),還將李元吉的妃子強行霸佔20年——殺子奪妻,世間之深仇大恨無出其右者。一父同胞兄弟至親,血脈相連,他也能下得去手;而朱棣在這點上就比李世民強一些,建文帝下落不明,他將朱允炇的兒子圈禁留了一命,到明英宗時還給放了,其碼朱允炇的血脈延續了。朱棣對拒不歸順的舊臣無情打擊毫不手軟,比如誅殺方孝孺十族等等,這則另當別論了。
第三,李世民採取的陰謀公式,對後世影響極壞。
這裡當然是從為人的Sunny方面說,朱棣稍微好於李世民(其實二者是一丘之貉)。可能二者所處的現實環境不同,朱棣是明打明公開宣戰,是耍陽謀。有本事戰場上見,800多人造反成功了,誰是真英雄三年見分曉,事實證明朱允炇是個窩囊貨,輸了就讓出皇位天經地義,朱棣還真有點江湖俠客的義氣感。而李世民的做法,雖有點出奇制勝,總是不光明正大不地道,齷齪裡夾雜著陰險與殘忍。
當然,歷史事實證明:造反不是他們的原罪,都是封建王朝立長不立幼的體制惹的禍!反過來講,也不見得李建成與朱允炇執政行就肯定不如李世民與朱棣,其碼,從朱允炆嚴令將士不許傷及四叔朱棣來看,他其碼心存仁善!
-
3 # 大神曹84
古今歷史,從來講究個成王敗寇。
成功者也會努力洗白自己,抹黑對手。真實的歷史我們沒有經歷過,所以只能透過史學家的記錄和言論加上考古研究佐證來獲取。
我們所獲取的歷史,朱棣和李世民都是透過政變起兵這樣的手段,從家族手中獲取了帝位,其實沒什麼誰比誰更卑鄙無恥。但是這兩個帝王在政績上都很突出,分別造就了當時的盛世,老百姓的生活相對來說都有提高,這是好的方面。站在現在的角度來看,當時不管誰做皇帝,只要能讓國家強盛,對我們這種升斗小民來說,並不是太重要。
李世民獲取帝位靠的是宣武門政變,先下手為強,流血犧牲相對來說少一點,除去的大部分也是前太子黨羽及跟隨者,沒有發生大的戰爭,給老百姓造成的苦難是很少的。
而朱棣的政變,是藩王軍隊和皇帝軍隊的戰爭,而且持續了數年,說實話,必然是會給老百姓帶來嚴重的賦稅,流離失所,骨肉分離。
-
4 # 惠水濟善
沒有最可恥,只有更無恥!
二位奮發有為,洗白了大部分恥辱,。
其實,更能從他們身上看到人性的醜惡。
-
5 # 陋室銘203835086
中國儒教,忠,孝,傑,義。開天劈地堯舜禪讓禹。帝王生息,有了階級,君子莫測,小人成大氣。惟叫天下人服我,不叫我成臣。鬧市一家族,當政了,天下安定,萬物復甦,商賈生息天下治理。基督說:只要你放下了,跟我走了,你就有福了!
-
6 # 農夫說歷史
李世民和朱棣都是難得的帝王,他們的繼位有相同之處,也有不同之處,就因為他們的不同之處,個人覺得李世民手段可能比較可恥。為什麼呢?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雖然表面上是李建成和李元吉給逼的,其實是他老爸的錯,答應的太子位置,就這樣沒了,所以他老爸感覺到李世民要下狠手時,叮囑不要手足相殘,李世民呢,深知斬草不除根,春風吹又生,於是就痛下殺手,殺掉自己的兄弟,還反過來逼他老爸李淵禪位,說白了就是明搶,為的就是奪回他認為本屬於他自己的皇位。
反觀朱棣呢,取得皇位手段與李世民差不多----搶!可是對這位皇帝似乎狠不起來,話說朱元璋愛屋及烏,原本皇位是給他大兒子朱標的,可惜啊,朱標過早就死了,那皇位呢,給了他兒子的兒子-朱允炆。朱允炆的治國理念為仁愛,而彼時的政治情況,這個政策顯然是不合事宜的,因為一般太子死了,其他皇子在,就得重新選擇一位,你朱允炆爬到各位皇叔的頭上,其他王爺不會答應,朱棣呢,看到潛在的內亂危機,及時奪取皇位,不得不說一定程度上是救了大明王朝,所以相比而言,李世民的方式有點可恥。
-
7 # 愛幫幫APP
所謂的皇親貴族不過就是權力之爭,很殘酷。
李世民:不是你死就是我活。
朱棣:野心與慾望+不滿,不敢居於人下。
回覆列表
李世民和朱棣是透過政變或起兵的形式取得帝位的,但他們做上皇帝后,卻使國力提高,都是很有作為的皇帝。李世民和朱棣獲取皇帝之位的方式也不說是可恥不可恥,畢竟是勝者為王、敗者為寇。
若要真的分下李世民和朱棣的奪權方式。或許朱棣比李世民負面重些。
李世民本是就是首倡極力建議李淵起兵的,李淵也答應以後立李世民為太子,但後來李淵卻立了長子李建成。
之後李世民戰功彪炳,平定各處割據勢力,李淵為了鼓勵李世民,又說李世民打贏戰爭後,立李世民為太子,但最後李淵又食言了,還是沒立李世民為太子,雖然封李世民為天策上將,位列親王、三公之上,但畢竟不是太子。
同時李世民因為地位高了,就威脅到太子李建成,李建成多次都想除去李世民,他們之間的矛盾也越來越激烈,最終發動玄武門之變,李世民殺死李建成和李元吉。
本來李淵就多次說過要立李世民為太子,但每次都沒有實現,給了李世民希望,卻又讓李世民失望,在加上李建成的原因,最終發生了政變。
朱棣是朱元璋之子,朱元璋在太子去世後,立朱允文為太子,朱元璋覺得朱允文仁厚,以後不能壓制的住功臣宿將,所以就開始大殺功臣為朱允文掃平道路,之後又分封朱家之人也就藩王,希望他們可以作為朝廷的屏障。
但是後來朱棣卻起兵反對朝廷,反對當時已經身為皇帝的建文帝。最終建文帝被打敗,朱棣從他侄子手裡奪得地位,登基為帝,是為永樂大帝。從此朱允文的下落也不知去向。
李世民和朱棣一個是和兄弟相爭。一個是和侄子相爭,一個是在開國皇帝在世時就發動政變,一個是在開國皇帝去世後起兵靖難。一個發動政變牽連不大,一個起兵成功後,大開殺戒。所以不難看出他們的高低。
當然他們都是很有作為的皇帝,這一點是可以確定的,不管如何,歷來都是勝者為王敗者寇。他們既然成功的取得權利登基為帝,那他們就是勝利者,至高無上權利的皇位之爭本來就是殘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