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5G惠生活
-
2 # 憶夢科技
隨著2018年第三季度全球智慧手機銷售統計資料出爐,全球銷量排名前五的分別是三星、華為、蘋果、小米和OPPO,中國手機品牌越發耀眼,五席中佔據三席。華為、小米、OPPO也算是為全球智慧手機增長做出重大貢獻。但是在值得欣喜的同時,也要看到其他問題,比如手機利潤。
華為小米驅動全球智慧手機增長根據知名研究機構Gartner最新調查顯示,2018年第三季度,全球智慧手機增長1.4%,達到3.89億部。然而第一名的三星卻下滑14%,創最大跌幅。華為同比增長43%,蘋果則穩步增長0.7%,小米增長23.7%。在華為和小米的幫助下,全球總銷量上升1.4%。可以說沒有華為小米,全球手機市場銷量將下滑5.2%,因而說華為,小米驅動全球智慧手機增長一點也不過分。從此資料看到三星的頹勢,華為奮起趕超之勢,也許用不了多久,全球第一的桂冠將被華為奪得。小米也同樣潛力巨大,OPPO也勢頭不小。
華為小米走量不走價雖然第三季度華為,小米手機銷量可喜可賀,但是這些資料,很多都是依靠低端手機堆積出來的。小米主要依託於印度市場的發力,獲得了極大的增長,但是印度釋出的小米手機卻是以紅米為主。華為雖然在歐洲市場高階機上有所成就,但是其總數量還是靠榮耀堆積的起來,高階手機佔比依然不高。然而在智慧手機市場中,低端手機是賺不到多少錢的,而高階機才是利潤最大的。蘋果僅僅依靠11.8%的銷量,卻能賺取超過80%以上的利潤,其他手機廠商完全是在陪跑。如今華為在高階手機上逐漸有了突破,發展勢頭也越來越足,還是很有潛力的。然而小米,榮耀手機依然在兩三千元左右徘徊,尚未突圍成功。如今看來,中國產品牌依然是賣力不賺錢。
對於華為小米在全球智慧手機銷量上的突破給予肯定,只有開啟市場,才有更好的發展。同時也希望他們能搶奪更多蘋果三星的高階市場,成為含金量更高的品牌。
-
3 # 唐風晉韻335
我不認為華為和小米的增長驅動了手機的發展。理由很簡單:
1、全球整體手機出貨量並沒有增加。
2、在全球手機出貨量無明顯變化的情況下,這就變成了非此就彼的遊戲!說白了,就是在有你沒我的拼殺中拼出來的增長。這樣的拼殺只能帶來市場的洗牌和創新,但短期內帶不來手機市場的革新。
-
4 # 劉景龍L
對此我的看法當然是支援加支援了啊,因為國內最大的手機行業,他們倆就已經佔了大片江山,所以群眾的支援也很重要,支援就對了。
-
5 # 網際網路的放大鏡
今年以來,全球智慧手機市場都在縮水,尤其以中國市場縮水比較嚴重,大概出貨量下降了20%以上。但中國有兩家廠商卻逆勢而上,一家是華為,包括榮耀產品,一家則是小米,包括印度海外市場。
逆勢增長的榮耀對於今年的華為品牌來說,mate系列以及p系列兩款旗艦產品依舊是穩步增長,尤其是mate20以及Pro版本,對於使用者來說,所採用的設計以及硬體部分還是非常值得稱讚的。
但今年,給華為帶來驚喜的其實是榮耀品牌,要知道榮耀品牌的在銷售量上已經超過了小米,同時作為華為出征海外的一股最重要力量,在印尼市場,以及印度市場,表現都非常強勁。
這也是華為今年能夠逆勢增長,甚至有可能完成2億部的最大支柱!
小米也開始復甦在今年的q3季度財報上,小米表現非常亮眼,但是在國內市場並不盡如人意,甚至被華為的子品牌榮耀所超過,不過小米在印度市場表現非常強勢,始終佔據了印度市場的頭名,q3季度的銷售量甚至達到了1000萬臺以上,佔據了印度市場大概26%的市場份額。
與此同時,小米在國內的銷售量也慢慢的在增長,嗯,屬於穩步狀態,雖然落後於華為的榮耀品牌,但其實落後的幅度並不大,兩者幾乎處於犬牙交錯的狀態。
除此之外,小米的生態鏈產品今年也是表現比較亮眼,甚至可以這樣說,雷軍說暢想的智慧生態鏈已經基本顯現出了雛形。假以時日也可,也有可能突然爆發!
全球智慧手機下跌已是不爭的事實,但強勁的動力來源於中國內部的競爭今年以來中國手機市場競爭尤為激烈,讓三星蘋果這樣的國際巨頭都黯然失色。年早些時候,以OPPO以及vivo為代表的彈出式全面屏橫空出世,一改往日模仿的道路,這兩家值得尊敬。
而小而美的魅族,也設計出了魅族16這樣比較優秀的產品,加上前不久華為以及小米,包括聯想所釋出的滑蓋全面屏,都是因為競爭過於激烈,而不得不採取的激進措施。
這是蘋果和三星所做不到的,因為他們根本沒有這樣的壓力,即便三星在中國的市場份額已經不足2%。
中國的手機紅海逼出了最強的中國廠商,今年以來各家也是頻頻蘿莉,不僅在產品線上加大最佳化,從高到低這樣的配置星羅棋佈,與此同時在價格上也是下沉的厲害,比如華為榮耀也就OPPO vivo都比較注重2000元擋到1000元檔這個價位,各家都推出了非常有誠意的產品,意在挽回這部分市場!
今年以來新款iPhone持續走低,蘋果公司甚至已經向富士康削減了訂單,而三星因為爆炸事件的影響包括相關策略的影響,如今在中國的市場份額只有2%,不管怎樣努力都無法衝破!
也就只有中國產廠商在低利潤的情況下,同時推出高性價比的產品,也難怪國外媒體會說,如今華為和小米為全球智慧手機的增長作出貢獻
12月4日訊息,知名研究機構Gartner釋出了2018年第三季度全球智慧手機銷售統計資料。區別於出貨量,這份資料為觸達消費者、完成實際購買的手機銷量。
資料顯示,第三季度全球智慧手機銷量同比增長1.4%至3.89億臺,排名前五的智慧手機廠商分別是三星、華為、蘋果、小米和OPPO。
回覆列表
很顯然,目前華為和小米都處於高速增長期,未來繼續衝擊三星蘋果世界霸主地位的趨勢非常明顯,這不僅僅是華為和小米的勝利,更是中國製造多年來不斷耕耘的成果。
不管華為和小米在國內網路輿論戰場上鬥得多麼激烈,他們代表的都是近年來不斷升級中的中國製造業。
華為自不必說,是國內創新的典範,尤其是華人引以為傲的麒麟處理器,更是中國創造的代表。在手機方面,華為憑藉其多年的積累以及不斷地突破與創新,在世界範圍內獲得了越來越多的認可,截止目前已經連續多個季度超越蘋果位居全球第二,以目前的增長勢頭未來超越三星指日可待。
小米作為新興的網際網路公司,經歷了16年的低谷之後開始了強勢反彈之路。雷軍不止一次強調公司對創新、質量和交付的重視,正是這種重視主導了小米的爆發。小米對手機創新的探索一直走在行業前列,在提升手機質量的同時交付工作大為改善,使用者體驗進一步提升。目前全球近20個國家手機出貨量位居前五,未來仍有上升的空間。
總體上看,海外銷量佔據了華為和小米手機出貨量的很大部分,充分說明了中國製造走向國際化越來越順利,這裡不來中國公司對創新的重視。因為華為和小米,我們有充分的理由對中國製造的未來充滿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