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荒海拾書
-
2 # 小馬快跑國際早教
很多家長一直都想給孩子創造健康的家庭環境,但實際上,家長因為過分溺愛、嬌慣、順從孩子,養成了孩子不健康的生活習慣。
甚至還有很多的家長苦惱自己雖然花上無限的時間和精力管孩子,無論是生活、學習、興趣、特長都樣樣操心,可孩子卻總是一副懶懶散散的樣子。
為什麼家長越管教,孩子就越懶散,甚至導致孩子學習動力不足,缺乏責任感等各方面問題呢?
過分表揚和獎勵
很多家長秉持著“少批評多表揚”的教育理念,認為表揚和獎勵能夠讓孩子更自信,能夠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
其實,過分表揚和獎勵,容易破壞孩子的內在積極性。
如果家長總是透過獎勵和表揚作為激發孩子積極性的手段,會造成孩子以後做任何事情都渴望得到相應的獎勵,而忽視做這件事情本身帶來的樂趣和成就感。
同時,也會造成孩子做事情不專注、不投入,從而逐漸失去內在的動力和積極性。
過分干預孩子的生活
家長一直把孩子捧在手心,認為孩子還小,不懂得安排自己的生活,關心到孩子生活的各個細節,甚至是事事替孩子做決定。
過分干預孩子的生活,會削弱孩子的自主管理能力。
時間一久,孩子就會變得越來越依賴父母,變得不愛勞動、不愛動腦、不愛思考,自立能力得不到有效的提高和鍛鍊。
生活中過分保護孩子
很多家長愛子心切,因為害怕孩子磕著碰著不讓孩子做任何家務,因為害怕孩子餓肚子四處追著孩子餵飯,因為孩子哭鬧就給孩子買各種玩具和零食……
這樣的過分保護和關心,會讓孩子漸漸缺乏對自己學習、生活的責任感,認為這一切的保護都是應該的,養成依賴家人、無法獨立的壞習慣。
面對以上情況,家長們該如何拯救孩子懶散、獨立性不高這些壞習慣?
1.從小培養孩子的獨立性
家長們要從小培養孩子的獨立性,給孩子留出獨處的空間。家長們不需要圍著孩子團團轉,可能你覺得這是在關心照顧孩子,其實是在剝奪孩子的獨立性。
也就是說,家長們在給予孩子相應的幫助和指導的同時,也要讓孩子有自己的主動權和決定權。對於孩子力所能及的事情,要放手讓孩子自己幹,家長只需要當好孩子的引導者和陪伴者。
2.激發孩子思考的能力
很多時候,對於孩子一些標新立異的想法,家長總是一味地否定,並沒有考慮其後果是好是壞。
如果想要讓孩子心服口服,家長們需要清楚每件事情的前因後果,從而與孩子進行交談,讓孩子思考“產生這件事情的後果會怎樣”,激發孩子思考與分析問題的能力。
3.尊重孩子的想法
在孩子的世界裡,有很多的奇思妙想,也會有很多不符合常規的幻想。家長們要理解孩子內心的想法,保護孩子的想象力和好奇心。
當然,如果孩子的想法脫離實際或者會引起麻煩,家長們也要耐心地解釋,與他們交流,不要粗暴地打斷或嘲笑孩子講話的方式,這樣不僅會限制孩子的想象力,還會對孩子的表達能力造成傷害,使他們害怕與人交流交際。
4.對孩子獎懲得當
過分的獎勵與表揚會破壞孩子的積極性,而毫無根據的懲罰也是非常惡劣的教育方式。
當孩子犯錯時,家長們儘量做到尊重孩子的想法,想辦法讓孩子認識到自己做錯了事情,並明白自己需要接受合理的懲罰方式。
5.“言傳身教”的榜樣力量
家長的言傳身教對孩子的榜樣作用是很巨大的,孩子的教養、興趣、愛好等大部分都來自於成長環境的耳濡目染。
對孩子充分信任和放手,重視孩子的自由意志和獨立思考,並不意味著孩子就可以忽視日常生活中的規則。
家長們要以身作則,給孩子樹立明確的規則意識,就拿日常作息來說,如果家長們想保證孩子充足的睡眠,就應該和孩子一同進入睡眠狀態,而不是一邊催著孩子上床睡覺,一邊還拿著手機“忙於工作”。
漫漫育兒路,或許成功的家庭教育方式並非是適合所有家庭的“說明書”,但家長對於孩子的管教,應該建立在充分了解、尊重孩子個性的基礎上,才能讓孩子真正在健康的家庭環境下快樂成長。
-
3 # 花信660
當人面訓斥或者表揚孩子,我覺得都是錯誤的。
關於這點,有些家長的表現真的很矯情做作。越是公共場合,越要做出一副家教很嚴的樣子,有時還很故意的大聲“教育”孩子,跟孩子講一些很矯情的道理,彷彿要讓旁人都知道他很會教育孩子似的。這種方法不但沒效果,反而極其虛偽,孩子長大也會跟著虛偽。
家教是要平時在家裡給孩子講的,不管是表揚還是訓斥,都不應該當著別人的面。這不是要做給旁人看的,而是要真正的教會孩子一些做人的道理,平時教的好,到了公共場合,孩子就知道哪些做得哪些做得哪些做不得,即使錯了,也不要立即指責,用眼神或者微笑示意,他就知道應該停止某種舉止。
過後再用一種慈祥的口吻說“寶貝,知道今天媽媽為什麼看你一眼嗎”,懂事的孩子就會說“媽媽,我知道我說錯話做錯事了”,現在你就要誇他“寶貝真棒,可以意識到自己錯了”孩子也會很乖巧的說“媽媽,下回我會注意了”。
教育孩子是個漫長的過程,給孩子一點時間慢慢長大。
-
4 # 文哥問答
首先,家庭教育很重要,甚至比學校教育都要重要。
從自身出發有以下幾個:
1.陪伴。現在很多家庭為了掙錢迫不得已將孩子交給自己的父母照看。前段時間出現很多段子,父母帶和爺爺奶奶帶的差距。我想這不僅僅是穿著的差異,更有成長的差異。所以不管多難,請把孩子帶在身邊。
2.為孩子規劃未來。孩子的一舉一動都由自己決定,而從來不問問孩子的意見。不管孩子的意見聽上去多麼天真,請尊重他或她的想法,因為他或她總要學著自己走向社會。
3.不做孩子的表率。總是自己說一套做一套。你不能咋樣咋樣,自己卻每天在幹。
-
5 # 尹者無懼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可以說就是孩子的一面鏡子,他們很多的生活習慣、性格特點等等很多方面都是直接受父母影響的。往往我們的父母怎麼教育的我們,我們也在不經意間就怎麼教我們自己的孩子。所以,有時候我們採取了錯誤的方式,自己也不一定察覺出來,家庭教育就一代一代的這麼走下去,最終受苦受累的還是孩子們。 家庭教育中最嚴重的錯誤有哪些,我個人簡單的說幾點。
1 訓斥
訓斥是中國家庭最普遍的現象,動不動的就訓斥孩子,“你怎麼不好好學習”“你怎麼不作作業”“你怎麼光知道玩”等等,這種叨叨帶有譴責性質,打擊孩子的積極性。很多孩子說,我本來都準備學習了,父母一再的催促、訓斥我反而不想學習了。
2 喜歡拿自己的孩子和別人家的孩子做比較
相反,孩子要是比別人家的差,父母的心理就受不了了,會質問孩子“你怎麼這麼笨,看看別人,比你強多了,你怎麼就不開竅呢,還想著出去玩,等你學習成績提上來再說吧”等等。
3 不打不成材
老話說的好“棍棒底下出孝子”,被很多家長所推崇。孩子是有自己獨立思想的,家長用這種手段來教育孩子,只能解決眼前的問題,要想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還是應該以教育為主。
4 忽視孩子的想法
隨著年齡的增長,父母與孩子之間的交流越來越少。只關注孩子的學習成績,而忽視了孩子的想法,精神上不同步讓進入叛逆期的孩子與家長之間的隔閡越來越深,所以,我們要時常與孩子溝通,在關心孩子的學習成績的同時,也要關心他們的心裡變化和傾聽孩子內心深處的想法。
5 過分的溺愛
愛孩子是每個當父母的天性,但是過分的溺愛那就是害了孩子,當下的社會、和家庭教育中,溺愛孩子的現象不再少數。每個孩子都是父母掌中的寶貝。但是,不要讓你的溺愛成為孩子的負擔。
6 物質獎勵
如果你這次考試,考多少分以上或者進入班級前幾名,你想要什麼爸爸媽媽就給你買什麼。相信這樣的激勵的話,很多的家庭都在用。孩子學習取得了好成績,家長高興,適當的獎勵一下無可厚非。但是,獎勵的方式方法要有教育意義,這樣有利於孩子成長。反之,久而久之的會讓孩子的人生觀發生扭曲。
-
6 # 歡樂頌4793
如今的孩子生活在幸福時代,生長環境的優越讓他們越來越見多識廣,卻讓父母感到越來越“難管。”
家庭教育嚴重的錯誤有: 一 有些父母忙於生計或工作,交給老人管、老師管(託管班負責孩子放學後學習生活),自己無暇陪伴孩子。這樣由老人帶、託付老師帶大的孩子,雖然大多數生活、學習有照顧,但沒有父母的陪伴,顯得比同齡孩子內向、靦腆,,不夠自信、大方。缺少一種朝氣、活力。
二 祖孫三代住在一起,父母和爺爺奶奶對孩子的學習、生活教養觀點、方式有不同。尤其在學習上,有句笑話:不管學習是親媽,管了學習是後媽。這時爺爺奶奶出於心疼,會出面制止干涉,給孩子樹立了雙重標準。家庭教育難得以統一標準執行。家庭成員關係出現問題,孩子的教育也就不了了之。給孩子造成學會逃避責任的心理養成。
三 有些父母不注意言傳身教,要孩子多讀書,愛學習。自己沉迷手機、網路,賭博、喝酒,給孩子很不好的影響和心理失落感。
四 有些父母過於嚴苛或溺愛。教育標準失衡。嚴苛的父母只問成績,不問孩子心理承受能力,讓孩子對學習產生厭惡甚至厭世情緒。溺愛的父母包辦代替孩子所有事情,讓孩子凡事沒有自己的主見或者沒有一點責任感,凡事都是別人的錯誤。眼高手低,啃老族就是這樣形成的。
-
7 # McLK573
家庭教育中嚴重的錯誤有以下這些:
一是過分溺愛孩子,俗話說嬌子如殺子。過分嬌慣自己的孩子,會造成孩子以自我為中心,凡事只從自己出發,只為自己考慮,不顧忌別人的感受,成長的過程中人際關係不容易和諧;還會造成孩子獨立性較差,依賴性過強,承受挫折的能力較差。
二是對孩子過分苛刻,缺乏鼓勵。永遠對孩子不滿意,總在不斷打擊孩子的的自信心。總是拿自家孩子的弱點去比別人家孩子的優點。這樣做只會造成孩子的自卑心理和成長中幸福的缺失。
-
8 # 清辰佳音
第一,好的家庭教育必須是根據孩子自身特點而“定製化”的。比如孩子好動,安靜不下來,那麼家庭教育就要適當增加一些運動的活動,如打籃球,踢足球…釋放一下活力;同時也安排一些安靜的活動,如棋類,書畫等,慢慢讓孩子有安靜的時段。
第二,好的家庭教育必須是根據學校反饋而“補充延伸”的。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是互為補充,互為促進,相輔相成的關係,家庭教育的任務主要是品行的“育”即育人;學校的教育任務是“學”即知識。
第三,好的家庭教育必須是“言傳身教”的。父母說了千千萬萬,不如自身幹一幹!孩子深在骨子裡的品質,都是看著自己父母刻印腦海的。
明白了以上三點好的家教,那對應的最嚴重的錯誤就是:
1、攀比家教,別家孩子什麼好,就讓自家孩子去學,完全不瞭解孩子自身特點!
2、一天到晚只灌輸知識,忽略育人的重要性,把孩子養成“白眼狼”
3、父母自己只會說教,不會身行,只會增加孩子逆反心理,也影響親子關係!
以上回復希望你滿意,感謝關注貝旅網,一個不一樣的旅行教育平臺。
-
9 # 微界
想根據我自己的體會來回答這個問題。教育沒有對錯,在過程中會因為個人性格特點不同而採取的方式不同。需要注意的地方只是為了避免更多的遺憾出現。
1,看見。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很多人以為以自己的方式去照顧孩子就全是對的,好的,沒有去根據孩子的需要去給予,久而久之,孩子會比較壓抑。瞭解和看見對方,才是更好的相處方式。
2,傾聽。現代社會毎個人都忙,有點小煩惱,包括孩子們。人們往往容易因為忙碌而勿略了溝通,當她(他)講話的時候,管再忙都要認真的聽對方說話,最好每天留個時間聊聊天。
3,好習慣的養成。中國有句古話,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習慣是由每天每天的小事情累積而成的,不是你想的時候就會好。所以,這個也是一個家庭教育的點,需要以身作則。
4,尊重。很多人也包括我自己,在批評教育時,都不能好好說話,不知不覺就會傷到對方的自尊,特別是對方的成績沒有達到預期的目標時,更需要尊重對方的勞動成果。儘量不要過分打擊,鼓勵為主。
5,引導性建議。孩子成長過程中會有一些迷茫時,需要方向,這個容易被忽視。值得重視。
家庭教育不僅僅是對孩子,對家長同樣適用。願天下所有的家庭都幸福快樂!
-
10 # 黑馬遊戲君
說不準就是這種面面俱到無微不至的細心呵護讓孩子失去了自理能力,變成了依賴伸手飯來張口的小皇帝。造成了孩子過於依賴他人的性格。
尤其是那種隔代,愛孫心切吧。對孩子特別溺愛。與這溺愛相反的,還有就是對孩子過於苛責。完美主義者,總希望孩子達到自己的要求。對孩子的要求過於太高。
回覆列表
以下9種是家庭教育中嚴重的錯誤:
1、父母給的卻不是孩子要的。
有種冷,叫媽媽知道我冷。有種餓,叫媽媽知道我餓。有種未來,叫媽媽安排的未來。
強硬給安排與指導,父母得不到回報,還限制孩子尋找自已要走的路。
2、面對孩子的叛逆,無法做到坦然。
對青春期孩子的行為,由無可奈何變成強硬,再到挖苦與指責,最後演變成懲罰。
無法保持理智的父母對孩子的限制由量變到質變,也讓孩子在這過程中變得強硬。
3、試途刺探孩子
青春期的孩子有著懷疑、不確定,也有無限嚮往與激情。不要用刺探性的問題去刺激孩子。
比如說:"你這段時間無精打采的,失戀啦?“對孩子來說,體驗容易,說出來很困難。
4、想用苦心婆心教會孩子尊重事實。
孩子心裡清楚父母是對的,但真相有時卻是破壞親子關係的致命武器。
“我爸爸總是什麼都很懂,每次要按他說的做,讓我覺得討厭”。強硬的態度讓孩子感受到敵意,沒法信服。
”這壞習慣就象你姐姐!”“不要拿我比。”把青春期孩子當成沒有感覺的物品,當聾子一樣任意貼上負面標籤。
6、不夠大度的父母,讓孩子失去了自主。
“媽媽,你今天燒得湯好淡呀。” “要吃就吃,不吃拉倒”。這種帶著情緒的表述讓孩子感受到敵意,讓孩子無法自信的表達自已的意願,更無法學會自主性的去處理生活中的問題。
7、沒有同情與真誠地溝通,自認為的技巧讓孩子反感。
“你們今天又要出去玩了。”“對,你想去嗎?可是你的作業還很多沒寫,功課不家很多沒做。”
這種不帶同情、缺乏真誠的話讓孩子心煩意亂。也讓孩子以後不想再說出自已的想法。
8、自認為給孩子“艱苦的磨練”是為孩子好的錯誤觀念,讓孩子疏遠。
"媽媽,今天同學打我。“”你怎麼那麼笨,不會打回去嗎?”當孩子在外面遇到麻煩時,父母卻責罵自已的孩子,成了打人者的幫兇。
9、不懂重以身作則,是最好的教育。
父母常常作息時間不規律,拿著手機不停地刷。卻對受這種習慣影響,而照做的孩子大聲責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