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茶品說話
-
2 # 仁易普洱茶
感恩邀請,過期茶能不能喝,要看你的茶原料,工藝本身。作為中式傳統茶來說,在符合qs的情況下,原料加工藝合理的,今天的過期茶是可以喝的,比如普洱茶,六堡茶,安化黑茶,白茶,巖茶等等都可以放十年以上,這就是中國茶,以養生為主。作為西方現代茶來說,只需要符合qs,作為飲料用,他並不能保證養生,這樣的茶,在於做茶人的各個良心,而這些茶都是有保質期的,這樣的茶在自然環境下,只會變質發黴,因此去年方舟子說的普洱茶致癌,說明的大部分就是這樣的茶。這樣的茶過了保質期就不喝了。
-
3 # 五月說茶
在預包裝食品標籤通則裡規定了,預包裝食品,標籤上必須強制性的標明,食品的生產日期和保質期。
因此茶葉必須在包裝上註明保值期。 通常綠茶標明一年,紅茶烏龍茶,二到三年。
但是茶葉是特殊食品,實際生活中,這保質期的指導意義並不大。茶葉是否變質,影響因素很多。不同品類也有很大差異。在喝茶時要自己心裡明確,而不是盲目看保質期。
首先確定含水量,因為茶葉容易受潮變質。 如果一款茶,放在室內時間久了,但還在保質期內,你首先得確認它的含水量。
一個簡單方法就是用拇指和食指,磨碎幹茶片,如果幹茶直接成粉末狀,含水率沒問題。如何幹茶搓磨後有小片狀,含水量可能高了,這樣的茶建議不喝。
當然,含水率不是唯一因素。變質的原因還有光照,高溫,吸收異味等。 茶葉的儲存時間以及儲存的條件,根據不同的茶類是完全不同的。
我們根據不同茶類做個簡單介紹。
綠茶屬於不發酵茶,他的主要內含物質都是有機質,它的性質大多不穩定,在儲藏的過程中很容易發生化學反應,而導致茶葉變質。 建議綠茶儲存在0度到5度,抽真空包裝可存放2年。
紅茶,是全發酵茶。加工完之後,紅茶的性質相對是穩定的,因此長期儲存對於紅茶來說是沒有更大的意義,不建議做陳年的紅茶。在儲存,完好的情況下,建議在保質期內飲用。 紅茶通常儲存在常溫中。同樣的,紅茶要注意光線,水分,溫度等。 如果是含水量超過9%,就會開始發黴。在南方的城市,夏天的時候,會高達40度以上,這時候即使茶葉已經乾燥避光儲存了,也會很快的變質。所以在夏天的時候可以將紅茶密封好,放5到10度冷藏。
烏龍茶屬於半發酵茶,輕發酵的烏龍茶,如鐵觀音,漳平水仙等,是作為塊狀和球狀的,大多做真空包裝,可以放冷藏,再適當的延長密封的情況下,此類茶葉可以儲存三年,甚至超過三年的,我自己有儲存過,沒有質量問題。
但是對於閩北烏龍,武夷巖茶,它是條索狀,不能抽真空包裝,因此也不合適放在冰箱裡。因此,武夷巖茶的返青是比較特殊的現象。在南方城市,通常每3-4個月,茶商會將巖茶復焙,目的也是降低含水量。 但是如果茶葉存放在我們消費者手裡,經過半年沒有喝完,是容易返青的。返青時間長了含水量超過9%,就十分容易變質了。這個時間不同地區是不同的。 回到前面檢測含水率的簡單方法,存放超過一年的巖茶,確認含水量再飲用。
白茶,加工到位的白茶,在正常的倉儲條件下,是可以長期儲存的。在新的白茶國家標準中,有了明確規定,白茶可以長期存放。 但是在一些白茶的包裝上,還是必須標註有保質期,這個保質期大家可以忽略。 但是一定要注意儲存的條件和新茶的品質。
黑茶,普洱。這類茶,我的瞭解不透,也沒有長期保持的實際資料,這裡就不做分析了。
-
4 # 融化818
過期的茶葉是可以喝的,不過你需要保證的,
第一茶葉沒有因受潮而產生的變質或者發黴,看看表面有沒有發黴,有白霜茶就可能發黴了。
第二你要看看,茶葉有沒有生茶蟲子,通常茶蟲不仔細看是看不到的,注意茶葉有沒有碎末增多,增多的話仔細看看你的茶葉,就不能喝了。
通常有保質期的茶都是綠茶或是烏龍茶。而這兩種茶都是以香氣為主的茶,過期的茶葉只是香氣不那麼重,流失的多,茶味不那麼足。
回覆列表
茶作為中國最重要的一種健康飲品,傳承了5000多年,當然茶的分類也很多,一共有綠茶,黃茶,紅茶,白茶,青茶,黑茶六大類。
其中綠茶是不發酵的茶葉品類,最具有代表性的當屬杭州西湖龍井,六安瓜片,太平猴魁,安吉白茶(名字叫白茶,其實是綠茶)。綠茶都具有一定的保質期,一般在2年左右,過期了一般不建議品飲,先不從健康角度出發,綠茶講究鮮,甜,口感芳香。過期的綠茶喝著只會苦澀,不香,不甜,如果儲存不當茶葉會串味,黴變,那就更不能品飲了。給點建議,綠茶應存放於冰箱冷藏貯存,能更持久的保鮮幷包裝完好,已免串味。
黃茶是在綠茶的基礎上有10%-20%的發酵的茶葉,其中較有代表性的有君山銀針,蒙頂黃芽,黃茶同樣具有一定的保質期,2年左右,黃茶的口感相比起綠茶多了那麼一些沉穩。過期後仍然不建議引用的。
紅茶是100%全發酵的茶葉類,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有,祁門紅茶(世界4大紅茶之一),金駿眉,滇紅。紅茶同樣有保質期3-5年左右,紅茶的存放只需要室溫即可,同樣避免串味,任何茶葉一旦串味就沒有品飲的價值了。過期的紅茶更是不能品飲,過期的紅茶喝著已經全然沒有紅茶的香和甜了,喝著人的喉嚨會有不適應感,是因為茶葉裡面的茶多酚和一些糖類物質,芳香物質發生變質所至。
青茶,發酵程度在20%-80%,也許你會陌生,但是這裡面出名的就太多了,比如福建的大紅袍,鐵觀音,臺灣的阿里山高山烏龍都屬於青茶類,這類茶葉也有保質期,一般在3到5年,過期的話味道也為有很大偏差,過期一般不建議品飲,但是各別除外,近幾年鐵觀音和大紅袍有部分茶商會推出老茶一類,這類老茶過去製作的時候發酵度高達90%,同樣可以品飲,我也喝過,不過怪怪的。
白茶,這類茶是不發酵,不採取任何加工的,具有代表性的有,福鼎白茶,雲南月光白,這類茶沒有保質期,貯存得當,越久越好,滋味越濃厚,俗話說,白茶,一年存,三年寶,六年藥,就形容得很貼切。
黑茶(重頭戲) 黑茶一類有湖南的茯茶,雲南的普洱,都屬於黑茶一類。黑茶同樣沒有保質期,貯存得當,越久越好,尤其普洱茶,普洱茶分兩類,一生一熟,生茶剛製作出的時候就像白酒一樣需要存放,不然茶性很烈,腸胃不好的人,喝多會感不適,但貯存達到10年以上的生茶,品飲時又會有不一樣的風味。因為生茶在時間的長河中會不斷髮生轉化。茶葉中的茶多酚一類會轉化為茶黃素,茶紅素,這一類物質對於人有很大的好處。
所以說,茶葉過不過期,要看是什麼茶,如綠茶,黃茶,紅茶,青茶,這些是有保質期的,過期以後不能品飲,但是白茶,黑茶這些沒有保質期,屬於越陳越香,像白酒一樣。前提是要儲存得當的情況下,若是白茶,黑茶一類儲存不當,發生黴變的話,同樣是不能品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