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正常的現象,他的人品和歌品都是出類拔萃的,他無愧傳奇的美譽。
在知道Beyond和黃家駒這兩個詞彙之前,音樂不是我生活的必需品。
那時候也聽歌,可經常是聽著聽著就煩了。甜食挺好的,但是吃多了真的會膩。曾經也好奇過,難道所謂的歌曲,除了你愛我我愛你就沒別的內容了嗎??
剛接觸家駒歌的時候,那種感動和震撼難以言表,於是如飢似渴的品嚐著Beyond樂隊各種風格的作品,整天戴著耳機,感知著樂器和人聲編織的別樣語言。我清楚的知道,這就是我喜歡的型別,這就是我上癮的歌,這就是我沉醉的聲音!在聽家駒很多年後,漸漸明白了搖滾這種音樂形式是什麼,進而又嘗試了來自全球的各類音樂。無論聽的有多遠,心裡始終為他留著一個角落,一個經常去探訪的角落。
如今,音樂是我生活裡必須的標配,家裡、車裡無處不在,和朋友對坐聊天也一定會有歌聲做背景。能重新認知音樂,能讓全世界美好的聲音和旋律站在眼前,我感謝黃家駒!他是我的啟蒙者和領路人。
藝術不可能滿足所有人的喜好,它就是這樣詭異。家駒的姐姐黃小瓊接受採訪時曾提到,我覺得家駒的音樂好吵啊,他被大眾接受的時候,我完全不賞識他,我根本不懂他。當時姐姐在做和製片有關的工作,即便身在娛樂圈,她也沒有給予弟弟提攜或有力的幫助。當然,這不是因為姐姐冷酷無情,而是他真的不懂弟弟的歌。我相信,這成了家駒走後姐姐心裡最深的痛楚。也許姐姐當時認為,弟弟只是一時貪玩罷了,很快就會找個安分的工作然後娶妻生子了。不成想,開頭和結尾她都沒猜對。更讓姐姐想不到的是,弟弟的歌一路被唱到了今天,而且他的歌不分身份不分場合。
Beyond作品被傳唱的年限和廣度是令人咂舌的,黃家駒這三個字也早成了堅持、拼搏和不妥協的代名詞。有音樂就不會有世界末日。感動別人,要先感動自己。黃家駒用短暫的一生將這兩句話詮釋的無比充分。在把黃家駒當作榜樣的人中,有底層大眾,有當紅明星,有運動員,有商界巨賈……家駒的作品洞穿了年齡和階層的壁壘,讓那些有夢想的積極上進的跟隨內心的人在音樂裡找到了統一和共鳴。
從家駒17歲接觸第一把吉他算起,到他離開這個世界,一共只有區區14年。14年有多短暫呢?短到可以是一轉眼,也可以是一瞬間。欣賞著黃家駒留給我們的作品不禁感嘆,有人居然可以用這麼短的時間做出這麼多優秀作品,這長長的一瞬,值了。他的作品數量有多少?有說800多首的,有說2000多首的,都是不切實際的說法,已發行和未發行的加在一起估計差不多幾百首的樣子,絕沒有800或2000那麼多。
說起黃家駒與音樂的淵源,蠻有意思。他是時不時在姐姐們參加的party中接觸到的西方搖滾樂,大衛·鮑伊和齊柏林飛艇和就是這個時期聽的,搖滾的火種也是在這時種下的。他因為彈琴不夠牛被鄙視過,所以在遇到葉世榮之前,他基本上都在幹一件事,練琴!日以繼夜的苦練吉他。這個只有中學學歷的年輕人在那時就篤定的認為,是的,我一無所有,但我一定能行!假如沒有強大的內心,他的音樂愛好早被生活壓碎了,office助理、佈景員、保險員和推銷員,哪一個是好乾的?
從前期來看,家駒對金屬樂、藝術搖滾和純音樂非常青睞,透過訪談和Beyond早期作品可以看出這一點。他們可不是簡單的玩玩而已,而是已經玩出了特色玩出了水平,不然也不可能在郭達年操辦的吉他比賽中奪魁。樂隊在雙吉他、貝斯和鼓方面的技術日臻成熟,相互之間也變得越來越默契,默契對樂隊來說是至關重要的。
現實是血腥和殘酷的,儘管家駒苦苦支撐著別人不怎麼認可的搖滾夢,併為此付出了大把金錢和汗水,可大眾對這種新的音樂形式並不買賬。八九十年代的香港什麼歌曲最火?翻看一下各類金曲榜單你就恍然大悟了,除了情情愛愛的歌,人們對其他音樂根本提不起興致。無奈之下,Beyond的作品風格只能漸漸向大眾靠攏,注意是靠攏,不是妥協。在被市場和口碑雙重擠壓的尷尬下,黃家駒愣是挺了五六年,1983-1988年間,雖然漸漸在柔化作品的稜角,但還是保留著他們想要的風格,那份對搖滾的執著和實驗性。與此同時,家駒的嗓音也在悄然發生著變化,力量、穿透性、磁性和感染力,在他的聲線裡都有了。
從1988到1991,Beyond的作品找到了搖滾和流行之間的臨界點,這個臨界點是大眾樂於接受的,這意味著,幾個人可以不用再為錢煩惱了,可以有更好的發展了。也是在這幾年,黃家駒和樂隊的人氣開始急劇攀升。名利終於到手了,可為什麼把名利放在手心裡時會有不安的感覺呢?隨著越來越紅,不僅家駒,樂隊其他成員也變得越來越不爽。外界和媒體的貶低可以假裝聽不到,歌迷的辱罵和不理解也可以忍受,但是做不了自己想做的音樂,這太難受了。要知道,也許改變初心別人可以習以為常,但黃家駒,受不了!
我最佩服家駒的一點就是,他可以毅然放下在香港積累多年的人氣而去日本發展,這需要巨大的勇氣和決心。為了音樂夢想選擇背井離鄉,有多少人可以做得到?我記得有個人評價說,黃家駒去日本是那裡因為有更高的收入,他並非是不食人間煙火的……看的我差點笑死,在這些人眼裡,音樂人是不用吃飯的,歌手都是鐵打的。他們站在道德的制高點上對別人指指點點,然而卻看不到自己身上的一堆汙穢。
黃家駒不是神,更不是不食人間煙火的仙,正因為他是和我們一樣的血肉之軀,才更值得去愛。因為同為血肉之軀,我們卻做不到他的高度和深度!
後面的故事好像不用說了,因為太過悲傷。家駒確實有精神潔癖,他做音樂講求原創,做人真實純粹,愛做夢更愛圓夢。他短暫的一生,有太多東西可以大書特書,然而又什麼都不用刻意強調。僅憑他的作品,就足夠展現他的內心了。有人很喜歡去挖家駒的各種資料,大可不必,他的想法和天賦從來都在音樂裡,不必捨近求遠。
Beyond的歌給了樂壇很大的衝擊,讓很多人不得不靜下心來研究Beyond現象。家駒除了作品之外,還給這世界留下了很多啟示:1、原創才能表達自己,一味的複製抄襲不會被時代銘記。2、音樂是純粹的藝術,不容褻瀆和摻入雜質。3、徹底向市場和銷量妥協的作品,一定跑不贏時間,被遺忘是早晚的事兒。4、如果你有興趣,千萬不要辜負和冷落它。5、人人都有做夢的權利,即使沒有出身沒有背景,你也可以是傳奇……
要達到哪些標準才能被稱為某領域的傳奇?
1、有很多經典作品傳世,注意是很多,不是一個,是傳世而不是一時。既有數量又有質量。
2、在本領域內做出了傑出貢獻,並極大推動了整個行業的發展。
3、除作品外,還有因人品或氣質而產生的強大的自身價值效應。
這並非是一個絕對標準,成蹊只是儘量讓它具有可衡量的功能。它不僅適用於已經是傳奇的人,也能適用在我們身上,因為沒有任何一個規定說我們不可以成為傳奇!
很正常的現象,他的人品和歌品都是出類拔萃的,他無愧傳奇的美譽。
在知道Beyond和黃家駒這兩個詞彙之前,音樂不是我生活的必需品。
那時候也聽歌,可經常是聽著聽著就煩了。甜食挺好的,但是吃多了真的會膩。曾經也好奇過,難道所謂的歌曲,除了你愛我我愛你就沒別的內容了嗎??
剛接觸家駒歌的時候,那種感動和震撼難以言表,於是如飢似渴的品嚐著Beyond樂隊各種風格的作品,整天戴著耳機,感知著樂器和人聲編織的別樣語言。我清楚的知道,這就是我喜歡的型別,這就是我上癮的歌,這就是我沉醉的聲音!在聽家駒很多年後,漸漸明白了搖滾這種音樂形式是什麼,進而又嘗試了來自全球的各類音樂。無論聽的有多遠,心裡始終為他留著一個角落,一個經常去探訪的角落。
如今,音樂是我生活裡必須的標配,家裡、車裡無處不在,和朋友對坐聊天也一定會有歌聲做背景。能重新認知音樂,能讓全世界美好的聲音和旋律站在眼前,我感謝黃家駒!他是我的啟蒙者和領路人。
藝術不可能滿足所有人的喜好,它就是這樣詭異。家駒的姐姐黃小瓊接受採訪時曾提到,我覺得家駒的音樂好吵啊,他被大眾接受的時候,我完全不賞識他,我根本不懂他。當時姐姐在做和製片有關的工作,即便身在娛樂圈,她也沒有給予弟弟提攜或有力的幫助。當然,這不是因為姐姐冷酷無情,而是他真的不懂弟弟的歌。我相信,這成了家駒走後姐姐心裡最深的痛楚。也許姐姐當時認為,弟弟只是一時貪玩罷了,很快就會找個安分的工作然後娶妻生子了。不成想,開頭和結尾她都沒猜對。更讓姐姐想不到的是,弟弟的歌一路被唱到了今天,而且他的歌不分身份不分場合。
Beyond作品被傳唱的年限和廣度是令人咂舌的,黃家駒這三個字也早成了堅持、拼搏和不妥協的代名詞。有音樂就不會有世界末日。感動別人,要先感動自己。黃家駒用短暫的一生將這兩句話詮釋的無比充分。在把黃家駒當作榜樣的人中,有底層大眾,有當紅明星,有運動員,有商界巨賈……家駒的作品洞穿了年齡和階層的壁壘,讓那些有夢想的積極上進的跟隨內心的人在音樂裡找到了統一和共鳴。
從家駒17歲接觸第一把吉他算起,到他離開這個世界,一共只有區區14年。14年有多短暫呢?短到可以是一轉眼,也可以是一瞬間。欣賞著黃家駒留給我們的作品不禁感嘆,有人居然可以用這麼短的時間做出這麼多優秀作品,這長長的一瞬,值了。他的作品數量有多少?有說800多首的,有說2000多首的,都是不切實際的說法,已發行和未發行的加在一起估計差不多幾百首的樣子,絕沒有800或2000那麼多。
說起黃家駒與音樂的淵源,蠻有意思。他是時不時在姐姐們參加的party中接觸到的西方搖滾樂,大衛·鮑伊和齊柏林飛艇和就是這個時期聽的,搖滾的火種也是在這時種下的。他因為彈琴不夠牛被鄙視過,所以在遇到葉世榮之前,他基本上都在幹一件事,練琴!日以繼夜的苦練吉他。這個只有中學學歷的年輕人在那時就篤定的認為,是的,我一無所有,但我一定能行!假如沒有強大的內心,他的音樂愛好早被生活壓碎了,office助理、佈景員、保險員和推銷員,哪一個是好乾的?
從前期來看,家駒對金屬樂、藝術搖滾和純音樂非常青睞,透過訪談和Beyond早期作品可以看出這一點。他們可不是簡單的玩玩而已,而是已經玩出了特色玩出了水平,不然也不可能在郭達年操辦的吉他比賽中奪魁。樂隊在雙吉他、貝斯和鼓方面的技術日臻成熟,相互之間也變得越來越默契,默契對樂隊來說是至關重要的。
現實是血腥和殘酷的,儘管家駒苦苦支撐著別人不怎麼認可的搖滾夢,併為此付出了大把金錢和汗水,可大眾對這種新的音樂形式並不買賬。八九十年代的香港什麼歌曲最火?翻看一下各類金曲榜單你就恍然大悟了,除了情情愛愛的歌,人們對其他音樂根本提不起興致。無奈之下,Beyond的作品風格只能漸漸向大眾靠攏,注意是靠攏,不是妥協。在被市場和口碑雙重擠壓的尷尬下,黃家駒愣是挺了五六年,1983-1988年間,雖然漸漸在柔化作品的稜角,但還是保留著他們想要的風格,那份對搖滾的執著和實驗性。與此同時,家駒的嗓音也在悄然發生著變化,力量、穿透性、磁性和感染力,在他的聲線裡都有了。
從1988到1991,Beyond的作品找到了搖滾和流行之間的臨界點,這個臨界點是大眾樂於接受的,這意味著,幾個人可以不用再為錢煩惱了,可以有更好的發展了。也是在這幾年,黃家駒和樂隊的人氣開始急劇攀升。名利終於到手了,可為什麼把名利放在手心裡時會有不安的感覺呢?隨著越來越紅,不僅家駒,樂隊其他成員也變得越來越不爽。外界和媒體的貶低可以假裝聽不到,歌迷的辱罵和不理解也可以忍受,但是做不了自己想做的音樂,這太難受了。要知道,也許改變初心別人可以習以為常,但黃家駒,受不了!
我最佩服家駒的一點就是,他可以毅然放下在香港積累多年的人氣而去日本發展,這需要巨大的勇氣和決心。為了音樂夢想選擇背井離鄉,有多少人可以做得到?我記得有個人評價說,黃家駒去日本是那裡因為有更高的收入,他並非是不食人間煙火的……看的我差點笑死,在這些人眼裡,音樂人是不用吃飯的,歌手都是鐵打的。他們站在道德的制高點上對別人指指點點,然而卻看不到自己身上的一堆汙穢。
黃家駒不是神,更不是不食人間煙火的仙,正因為他是和我們一樣的血肉之軀,才更值得去愛。因為同為血肉之軀,我們卻做不到他的高度和深度!
後面的故事好像不用說了,因為太過悲傷。家駒確實有精神潔癖,他做音樂講求原創,做人真實純粹,愛做夢更愛圓夢。他短暫的一生,有太多東西可以大書特書,然而又什麼都不用刻意強調。僅憑他的作品,就足夠展現他的內心了。有人很喜歡去挖家駒的各種資料,大可不必,他的想法和天賦從來都在音樂裡,不必捨近求遠。
Beyond的歌給了樂壇很大的衝擊,讓很多人不得不靜下心來研究Beyond現象。家駒除了作品之外,還給這世界留下了很多啟示:1、原創才能表達自己,一味的複製抄襲不會被時代銘記。2、音樂是純粹的藝術,不容褻瀆和摻入雜質。3、徹底向市場和銷量妥協的作品,一定跑不贏時間,被遺忘是早晚的事兒。4、如果你有興趣,千萬不要辜負和冷落它。5、人人都有做夢的權利,即使沒有出身沒有背景,你也可以是傳奇……
要達到哪些標準才能被稱為某領域的傳奇?
1、有很多經典作品傳世,注意是很多,不是一個,是傳世而不是一時。既有數量又有質量。
2、在本領域內做出了傑出貢獻,並極大推動了整個行業的發展。
3、除作品外,還有因人品或氣質而產生的強大的自身價值效應。
這並非是一個絕對標準,成蹊只是儘量讓它具有可衡量的功能。它不僅適用於已經是傳奇的人,也能適用在我們身上,因為沒有任何一個規定說我們不可以成為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