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越詳細越好
8
回覆列表
  • 1 # 李祁oop

    先秦時期的人們因為重視婚姻,把締結雙方的婚姻關係看的十分嚴肅。因此,逐漸形成了一整套有著固定的儀節和莊重的形式的婚姻禮儀。婚禮的禮儀,其具體的程式,據《儀禮.士昏禮》有所謂的"六禮",主要有:①納采②問名③納吉④納徵⑤請期⑥親迎⑦共牢合巹⑧婦見舅姑或廟見

    (一)納采: 男家請媒人去女家說合提親,然後派使者以活雁(即鵝)作為禮物向女家提親。提親用雁有兩個方面的含義:一是古人認為雁是候鳥,順乎陰陽,往來有信,表明媒人是講信用的;二是說明被提親的男子剽勇,可以信賴。 女家在祖廟中舉行儀式來與使者應酬。男家的使者,服玄端禮服,至女家大門外,擯者(女家的接待人員)出門請事,使者說明來意。擯者入內,告知主人。主人玄端禮服,出大門迎接,向使者行再拜禮,使者不答拜。主人揖請使者入門。至於廟門,揖入。三揖,至階,三讓,使者從西階升,主人從東階升。使者致辭:"吾子有惠貺室某也,某有先人之禮,使某也納采。"主人對曰:"某之子蠢愚,叉弗能教。吾子命之,某不敢辭。"使者曰:""敢納采。,,主人再拜。使者面向南,授主人雁;主人亦面向南接受雁。使者下堂,出廟門。主人將雁授於管家,管家出還雁於使者。

    (二)問名: 使者出廟門之後,停留在那裡。擯者出門請事,使者執雁,曰:"請問名。"主人許,使者入,升階。使者El:"某即受名,將加諸卜,敢請女為誰氏?"主人對El:"吾子有命,且以備數而擇之,某不敢辭。"遂告女之名。授雁、受雁、還雁等如前儀。 主人為答謝使者的勞苦,行醴賓之禮,即以醴酒來感謝之。主人致辭:"子為事,故至於某之室,某有先人之禮,請醴從者。"使者對曰:"某既將事矣,敢辭。"主人曰:"先人之禮,敢固以請。"使者曰:"某辭不得命,敢不從也。"乃設筵几,贊者酌醴,薦脯醢。主人授醴,使者拜受醴。使者祭醴,祭脯醢,啐醴,拜,主人答拜。使者取脯。使者降,主人送於門外。 如果女家不滿意這樁婚姻,就拒絕男家使者的問名請求,兩家的親事,就此終結。在這個過程中,女子也可以表達自己的意願。《左傳·昭公元年》:"鄭徐吾犯之妹美,公孫楚聘之矣,公孫黑又使強委禽焉。犯懼,告子產。子產曰:"是國無政,非子之患也。唯所欲與。"犯請於二子,請使女擇焉。皆許之。子皙(公孫黑)盛飾入,布幣而出。子南(公孫楚)戎服入,左右射,超乘而出。女自房觀之,曰:"子皙信美矣,抑子南,夫也。夫夫婦婦,所謂順也。"適子南氏。"徐吾犯之妹就這樣以自己的意願挑選了未來的夫婿。

    (三)納吉:男家在祖廟卜問婚事的吉凶,卜得吉兆後,派使者向女家報喜。使者致辭說:"吾子有貺命,某加諸I-,佔曰吉,使某也敢告。"主人對El:"某之子不教,惟恐弗堪。子有吉,我與在,某不敢辭。"儀式如前。

    (四)納徵: 男家向女家致送聘禮,相當於後世的訂婚儀式。徵,即成的意思。聘禮為幣帛,一般為黑色或淺絳色的綢五匹(十端),鹿皮兩張。其儀式如前。使者致辭說:"吾子有嘉命貺室某也。某有先人之禮,儷皮束帛,使某也請納徵。致命曰:某敢納徵。"主人對曰:"吾子順先典,貺某重禮,某不敢辭,敢不承命。"

    (五)請期: 男家派使者向女家告知選擇好的結婚曰期。其儀式如前。使者致辭曰:"吾子有賜命,某既申受命矣。惟三族之不虞,使某也請吉曰。"主人對曰:"某既前受命矣,惟命是聽。"使者又說:"某使某聽命於吾子。"主人對曰:"某固惟命是聽。"使者曰:"某使某受命,吾子不許,某敢不告期。某曰。"主人曰:"某敢不敬須。"

    (六)親迎: 新郎親自赴女家迎娶新娘。成親之曰的黃昏,男家在寢(作為新房的臥室)陳設鼎、尊等飲食之饌具。新郎服爵弁、緇衣、繅裳、緇帶。出發之前,父命子曰:"往迎爾相,承我宗事。勖帥以敬,先妣之嗣,若則有常。"子曰:"諾。惟恐弗堪,不敢忘命。"新郎乘黑色漆車,副車二乘;婦車一乘,有車幃。隨行者服玄端禮服。有人執火炬前導。女家在祖廟中設神筵於堂上戶西,新娘戴首飾,緇衣縹邊,立於房中。保姆站在她的右側,隨從的女伴穿黑色的衣服,站在她的身後。新郎到女家的大門,擯者出請事,入告。新娘的父親服玄端禮服,迎於大門外,西面再拜,新郎東面答拜。新娘的父親揖入。至廟門,揖入,升堂,新郎奠雁,再拜稽首。新娘從房中出,其父戒之曰:"戒之敬之,夙夜毋違命。"母戒之曰:"勉之敬之,夙夜無違宮事。"庶母戒之曰:"敬恭聽宗爾父母之言,夙夜無愆,視諸衿擎。"新郎乃出,新娘從。新娘的父親不下堂送。 新郎駕新娘所乘坐的馬車,授新娘綏。保姆推辭不接受,說:"未教,不足與為禮也。"新娘登車用幾。女伴為她披上景衣(類似今天的披風)。車輪轉三圈,御者代新郎駕車。新郎從新娘的車上下來,乘坐自己的車為前導。到達新郎家,在門外等待。 《戰國策。衛策》記載了婚禮迎親時的一則笑話:"衛人迎新婦,婦上車,問:"驂馬,誰馬也?"御曰:"借之。"新婦謂僕曰:"拊驂,無笞服。"車至門,扶,教送母曰:"滅灶,將失火。"入室見臼,曰:"徙之牖下,妨往來者。"主人笑之。此三言者,皆要言也,然而不免為笑者,早晚之時失也。"

    (七)共牢合巹: 新娘下車。新郎向新娘作揖,人寢門,二人從西階升堂。媵(隨嫁之女)設筵席於室中西南。御為新娘盥洗手,媵為新郎盥洗手。贊者(輔助行禮者)設俎、敦、籩豆。新郎揖請新娘入席,二人入席對坐,新郎在西,面東;新娘在東,面西,共牢而食,皆先祭後食。贊者洗爵,先酌新郎,後酌新娘。前二次用爵,第三次用巹。巹,即剖瓠(葫蘆)為二,表示二人分則為二,合則為一,夫妻共體。後世稱之為"合歡酒"、"交杯酒"。卒食,撤饌。御為新娘設臥席於西,媵為新郎設臥席於東。新郎為新娘親自解衣帶。下人執火燭出,新郎、新娘休息。 與此同時,男家要"為酒食以召鄉黨僚友"。①而鄉黨僚友則要以禮祝賀,《禮記·曲禮上》雲:"賀取妻者曰:"某子使某,聞子有客,使某羞。"貧者不以貨財為禮,老者不以筋力為禮。"

    (八)婦見舅姑或廟見: 第二天清晨,新娘沐浴,梳妝,到舅姑(即公婆)寢房門外。贊者人告,堂上東序設舅席,房戶之西設姑席。舅姑入席。新娘手執算(盛果蔬的竹器),內盛棗、慄,自西階升堂,先向舅拜,將算置於席上,舅手撫棗、慄,起身答拜。新娘答拜。新娘下堂,執算升堂,拜姑,將算置於席上,姑端起算,起身答拜。贊者代舅姑醴新娘。新娘受醴,取脯出。 舅姑人室,新娘饋舅姑,獻特豚,食畢,新娘撤席。新娘食舅姑之餘。撤回房中,媵食新娘之餘。 舅姑饗新娘,以一獻之禮。禮畢,舅姑自西階下,新娘自東階下,表示新娘將代替自己主持家事。新娘將食餘之肉交給送親之人,帶回孃家覆命。 至此,新娘正式成為新郎家的成員。這一婚禮的儀式,在直到清代的兩千多年的時間裡基本沿用,沒有太大的改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理想的女朋友是什麼樣子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