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我是小金呀01

    滿清的八旗制度是努爾哈赤在1616年統一女真各部後完善了八旗制度。

    剛開始只有四旗 正黃 紅 白 藍四旗,後來隨著軍隊的擴大,增設了鑲 黃 紅 白 藍四旗。

    八旗分為:八旗滿洲 八旗蒙古 八旗漢軍。

    入關之前上三旗是 正黃旗 鑲黃旗 正藍旗,由皇太極直接領導。

    入關以後,多爾袞將自己的正白旗納入上三旗,將豪格領導的正藍旗降入下午五旗。

    所以入關後的上三旗是 正黃 鑲黃 正白旗。

    上三旗是中央直屬,紫禁城內接近保護皇帝。

  • 2 # 四川達州人

    皇帝親將的就是上三旗。

    上三旗守備京畿熱河,屬皇帝親兵,以侍衛或者筆帖式出身,晉升迅速,前途非常好。

  • 3 # 當狗容易做人難

    從1616年努爾哈赤建立後金算起,到1644年清軍入關佔領北京,滿清政權以幾十萬人口擊敗人口近億的明朝,定鼎天下僅用了28年。滿清政權發展壯大所用時間之短讓人震驚,這其中除了愛新覺羅家族出了努爾哈赤、皇太極、多爾袞等傑出人物之外,起到最大作用的還是八旗制度。八旗初建時期是平等的,後來有了上三旗和下五旗之分、尊卑之別,是滿族政權從部落分權向封建集權轉化的必然結果。

    八旗制度的確立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是隨著滿族政權發展壯大而逐步完善的。1584年,努爾哈赤以祖、父遺留的十三副甲冑起兵開始統一女真各部的戰爭,當時以黑旗為標誌,這也是後來八旗以顏色區分的起源。1589年,統一建州三衛後,努爾哈赤新設紅旗軍由自己統領,將原來的黑旗軍交給弟弟舒爾哈齊指揮。1601年,隨著勢力發展,戰爭需要,努爾哈赤參照“猛安謀剋制”將女真人打獵時臨時性的“牛錄”改編成長期的正式組織,改編後的牛錄分別隸屬於黃、白、紅、藍四旗,這就是八旗制度的雛形。1615年,努爾哈赤基本上一統女真諸部,統轄的人口百倍於剛起兵的時候,因此對於原有的四旗進行拆分重組,以五牛錄為一甲喇,設一個參領;五甲喇為一旗,設一個都統、兩個副都統;而在參領之上的就是旗主,由努爾哈赤自己和他的子侄擔任,分別是正黃旗、鑲黃旗旗主努爾哈赤,正紅旗、鑲紅旗旗主代善,正白旗旗主皇太極,鑲白旗旗主杜度,正藍旗旗主莽古爾泰,鑲藍旗旗主阿敏,八旗制度自此確立。

    八旗建立初期,雖然正黃旗和鑲黃旗由努爾哈赤親領,但是八旗之間並沒有上下之別,畢竟當時滿族政權初創,需要所有人團結一心,不可能搞什麼差別化待遇。而且當時的權力架構屬於分權制,整個國家的大事小情、甚至於努爾哈赤繼承人的確立,都需要八旗旗主貝勒,宗室貴族,費英東、額亦都、何和裡、扈爾漢、安費揚古等開國功臣共同商定。

    上三旗和下五旗的區分是從皇太極統治時期開始的。1626年,努爾哈赤突然病逝,皇太極在眾人推舉下繼位。在努爾哈赤時期,八旗旗主地位、權力基本平等,努爾哈赤作為其他人的長輩和基業開創者自然能夠讓各方臣服於自己,是大家擰成一股繩;但當皇太極繼位後,就出了問題,皇太極不論是年齡、功績、威望在所有旗主中都不是能服眾的,這使得八旗旗主並立、事權不一,滿族貴族間的矛盾、衝突日益嚴重。為了改變這種局面,皇太極重用了大批漢族知識分子,對內進行加強中央集權的封建化改革,而整合、改革八旗就是重要舉措之一。

    柿子要挑軟的捏,皇太極繼位後首先趁著多爾袞、多鐸年幼,將他們統領的正黃、鑲黃二旗改為正白旗與鑲白旗,而將自己的正白旗變為正黃旗;又剝奪了晚輩杜度(努爾哈赤長子褚英的兒子,也就是皇太極的侄子)的鑲白旗,改為鑲黃旗後交給自己的長子豪格統領。但是這個時候正黃旗和鑲黃旗的實力還相對弱小,皇太極為了對抗其他兄弟,極力拉攏年紀幼小、但旗下實力強大的多爾袞兄弟,這使得皇太極實力大增。此後皇太極採用計策分別於1630年剷除鑲藍旗旗主阿敏,1635年剷除正藍旗主莽古爾泰,鑲藍旗被交給了皇太極的親信濟爾哈朗,正藍旗和正黃旗混編成為新的正黃和鑲黃旗,將豪格的鑲黃旗擴充後改為正藍旗,從此正黃旗、鑲黃旗、正藍旗由皇太極親自統領,為“上三旗”,是皇帝的親軍,地位崇高,也使得皇太極手握117個牛錄,成為八旗的第一大勢力。

    1643年,52歲的皇太極猝死於盛京,經過多方博弈,皇太極六歲的兒子福臨繼位,而實力強大的多爾袞成為攝政王。多爾袞真是個非常厲害的人物,將哥哥皇太極的手段學了個十成十,一方面指揮清軍入關,使清朝入主中原,極大的增強了自己的權勢威望;另一方面借征戰之機分化、拉攏八旗中反對自己的勢力。1648年,清朝基本平定天下的時候,多爾袞趁機弄死了自己的主要反對者、皇太極長子豪格,奪走了豪格的正藍旗。即是要削弱反對自己的勢力、擴充自己的力量,又是要體現自己至高無上的地位,多爾袞將豪格的正藍旗和自己的正白旗混編重組,成為新的正白旗和鑲白旗,原本多鐸的鑲白旗變為正藍旗;同時正白旗納入上三旗,正藍旗降入下五旗,這個行為可以說當時多爾袞已經自比為皇帝了。

    1650年,年僅39歲的皇父攝政王多爾袞突然去世,順治皇帝親政開始清算多爾袞勢力,列出十四條罪狀,剝奪多爾袞一切封號、毀墓掘屍。而在八旗方面。順治恢復兩黃旗貴族的地位,並接管了多爾袞精心打造的正白旗,從此“上三旗”鑲黃、正黃、正白,“下五旗”正紅、鑲紅、正藍、鑲白、鑲藍的次序和旗色再未變化過。

    皇太極在八旗內劃分“上三旗”和“下五旗”是非常厲害的一招。一方面皇太極從法理上確立了自己高於其他八旗旗主的地位,名正言順的擴充自己旗下的實力;另一方面突出“上三旗”的權勢地位,使得“上三旗”為了自身利益團結在皇太極及其子嗣身邊,擁護皇太極及其子嗣的統治地位。皇太極死後,正是“上三旗”將領索尼、鰲拜等人的拼死抵抗,阻止了多爾袞奪位的企圖,使得皇位一直留在了皇太極一脈手中。

  • 4 # 南柯多萌

    “正黃旗、鑲黃旗、正白旗、鑲白旗、正紅旗、鑲紅旗、正藍旗、鑲藍旗”這是清朝著名的八旗制度,也是清朝旗人的基本社會組織形式,凡是旗人,必定就有屬於他們的旗籍,和今天當代我們的戶籍制度很是相似。實際上清朝的八旗制度總共有二十四旗,有人說問了,明明不是八旗嗎?你為什麼偏偏說是二十四旗。

    淡定,繼續往下看!

    八旗制度雖然都是當時清朝統治者出於統治的需要而劃分的,但是八旗的旗人和滿人並不是劃為等好的,也就是說他們之間的地位也是有區別的。清朝的旗人大致可以分為三種,分別為:八旗滿洲、八旗蒙古、八旗漢軍。從字面的就可以看出來,八旗滿洲的旗人都是滿人,八旗蒙古的旗人都是蒙古人,八旗漢軍的旗人都是漢人。

    八旗中的最高的領導人是旗主,八旗制度初創時期,每旗都有自己的旗主,只不過後來隨著皇權的擴大,正黃旗、鑲紅旗、正白旗都歸皇帝親自統領。因此這三旗就是所謂的上三旗,都是皇帝的親兵,剩下的五旗還是由各自的旗主統領。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社會上為何喜歡拿教師、醫生說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