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兩部抗日神劇,你們怎麼看待,到底喜歡哪個多一點?《我的團長我的團》《亮劍》
3
回覆列表
  • 1 # 待盡易世樊花

    《亮劍》和《團長》兩部都非常的喜歡

    《亮劍》之所以能獲得那麼多的粉絲並不全是因為李雲龍,如果有時間能夠二刷《亮劍》的朋友,不妨把激烈的戰鬥場面先放下,著重的聆聽一下劇中主角們的臺詞

    就臺詞方面《亮劍》主要分為三個方面,首先是以李雲龍為代表的八路軍一方,其次是以楚雲飛晉綏軍三五八團為代表的國軍一方,以及以山本一木為代表太原方面的日本人

    首先李雲龍團長一方,基本以事實派為主。全劇從頭到尾,李團長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心思都在研究如何把仗打好,哪怕最後解放戰爭打完,李團長還在一個的勁研究海軍,閒暇之餘還會和幾個老戰友總結解放戰爭、抗美援朝戰爭等重要戰鬥的經驗,彷彿是在為未來的戰爭做準備

    大字不識一籮筐的李團長,連自己名字都不會寫,在抗日戰爭時期,卻對根據地周邊地圖情有獨鍾,愣是給它研究的透透徹徹明明白白嘞。而獨立團在面對日本人大掃蕩後,損兵折將,傷亡過半,全團幹部損失更為慘重,被團長當成寶貝的騎兵連為掩護部隊撤退,被追到彈盡糧絕,最後在與日本騎兵對決中全軍覆沒全團連編制都快被打沒了,成功突圍後,李雲龍把部隊全部撒開,自由發揮。只要不幹對不起黨和人民的事,隨便部下怎麼弄,他李雲龍都看不見,團長只要結果,只要隊伍有人,戰鬥能拉起來,怎麼做人你們這些營連排級幹部的事,他李雲龍只要結果。此時李雲龍個人魅力也是最耀眼的時候,他如此放權,又把部隊撒出去,居然一點都不擔心,最後在部隊集結時,獨立團各個幹部帶回來接近萬人,輕重火力樣樣俱全

    這就是務實派

    而已楚雲飛為代表的一方,雖然畫面感很足,但能讓楚雲飛大顯身手的地方並不多,劇中三五八團幾乎沒有參與過任何一場大戰,大多數都表現為休養生息從楚雲飛與部下的多次對話,以及其第一次到獨立團時與政委趙剛對話時從抗戰初期討論到未來戰爭的趨勢,種種方面都讓人覺得此人有將才之能

    而太原方面的為代表的山本一木對楚雲飛的評價也很高起初山本對李雲龍所部還是比較輕視,甚至有點看不起他們,在多次與其上級的對話中都有體現。而隨意李雲龍的不斷壯大,其上級對李雲龍不斷地重視,最終山本一木開始密切關注李雲龍所部

    這一段其實很有意思,李雲龍在劇中的表現雖然很突出,很有大將之風,但是一直未得到八路軍軍方的任何嘉獎或者認可。反而是在劇中由日本人給出的高度評價:此人不出手則已,一出手就一招斃命,這樣的對手我們居然如此輕視他。也正是這段話與李雲龍逢敵必亮劍的精神甚至有些遙相呼應的感覺,不得不佩服《亮劍》劇組的臺詞編排能力。

    而整部劇從開頭到結尾從李雲龍的亮劍精神,到山本一木對李雲龍所部的重視,以及後來幾場硬仗打下來楚雲飛對八路軍的認可。都指向了一個點——軍魂

    這個點在趙剛受傷復原時也在跟李雲龍談及了此觀點,就是軍魂。而在後來李雲龍劇中結尾時,做出的報告,貫穿了整部劇。

    就是中國軍魂,乃亮劍精神

    而《我的團長我的團》更注重描寫小人物在民族大義面前的抉擇

    《團長》讓我們清楚,我們的英雄也是普通人,他們並不是生下來就有撼動天地的能力和氣魄。他們在國難當頭時內心和我們一樣的恐懼、害怕。不同的是他們總能在最後緊要關頭奮起反抗,在他們眼裡,他們打仗只是為了一口飽飯,只是為了能在亂世找條活路。然而他們自己都沒有意識到,他們的行為已經在身後禪達百姓心裡留下了英雄的形象,他們已經在民族大義面前已經深深的為自己畫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將《亮劍》和《團長》做比較,就觀眾而言。亮劍整體體現了我軍軍魂,臺詞乾淨利落,劇情前後呼應,作為一名華人,我承認看得很爽

    但反觀《團長》,描述的都是小人物,這些小人物裡有書生、廚子、惡霸、小孩、逃兵、甚至還有個像龍文章這樣似人似妖的死啦死啦(畢竟從死人隊裡爬出來的人),這裡人人都有私心,都打著自己的小算盤。《團長》裡不僅角色鮮明,重要的是這些人更貼近生活,這些人可能是你是我是任何人,時常能將人的思緒帶入到劇情中去,常常能讓你更加深刻的去反應戰爭,讓我們活在和平社會的人能夠更加的珍惜和平,而不是一味的去渴望戰爭,去復仇在觀看兩部劇時,前者讓你去聽劇中的話語,去熱血的觀看每一場戰鬥。而後者讓你不由自主的去細想每一場情節,甚至到了生活中雞毛蒜皮的小事,是否在精神層面更上一個臺階。所以相比之下,更喜歡《團長》的真實

  • 2 # 嚴笑雲飛

    《亮劍》和《我的團長我的團》兩部都是近年來比較優質的抗戰劇,兩部劇目前都深受觀眾喜愛。但能讓筆者保持每年最低一刷的還是團長,今天簡單講述一下對兩部劇的看法

    《亮劍》先入為主,最早進入觀眾的視野,也具備足夠強的觀賞性。劇中無論是八路軍、國軍、日本人甚至是土匪,每個人物的性格都刻畫的生動形象,劇情跌宕起伏,主題曲高昂激情等等至今都為人津津樂道

    李幼斌老師向觀眾展現的獨立團團長是一個有血有肉、敢打敢拼、逢敵必亮劍的一個人物,在作戰時審時度勢,絕不放過一絲反咬敵人的機會。戰場上屢立戰功,勝仗越打越多,最終成為軍中一位舉足輕重的將軍,這非常符合我們心目中的英雄形象,所以深受觀眾喜愛

    相比之下,《團長》的風格則大不相同,團長中炮灰團的精銳們形象沒有那麼高大威猛,反而破爛不堪,虞嘯卿對他們的評價是:似軍、似匪、似民、似賊。在剛接觸《團長》時,對炮灰團難免也會有這樣的偏見,因為他們一點都不符合英雄在我們心中的定義

    可能是因為他們在在緬甸作戰失利時,沒有像我們想象中那種奮起反抗,然後出其不意的偷襲敵人最終取得戰場的勝利;可能是因為他們像一群驚弓之鳥一樣惶恐不安,被追著四處逃命,過程狼狽至極。就算遇到團長龍文章,在他的帶領下開始與敵人周旋作戰,卻仍然是一副貪生怕死的模樣。在抵達南天門腳下時,身後敵人的炮火震天,敵人眨眼便到情況下,他們最初的選擇是爭先渡河,而不是將僅有的竹筏留給傷員婦孺,這也不符合我們心中的英雄形象。最終是在龍文章強留並且身先士卒的情況下才在最後時刻發起反擊但是《團長》正是以這樣的人物性格向我們展示了抗戰時期中國軍人真正的一面。在哪個動盪不安的年代,中國國土半數失守的情況下,他們也在死亡的邊緣苦苦掙扎,在一次次的戰鬥中,失敗消磨了他們意志,那種情況下,活著就已經很難了。但他們任然保持著對勝利的渴望,在虞嘯卿對的一頓忽悠下,他們清楚此去生死未卜,但還是選擇了踏向了緬甸戰場。

    直到遇到了團長龍文章,從開始的不信任,到後來的生死追隨,彷彿龍文章是他們的靈魂。哪怕知道自己的團是炮灰團也毅然決然的追隨,在南天門戰役中,為了取得這場戰鬥的勝利,玩命的跟著龍文章去中心開花。這應該才是那個年代的英雄,他們來自五湖四海,操著各地的方言,在哪個艱難的時期做了他們能做的所有事情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定製傢俱時出現“實物不符”“甲醛超標”等問題,該怎麼規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