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苔》清,袁枚 白日不到處,青春恰自來。 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 我們先來看看詩所表達的意境,青苔生長在陽光照耀不足的陰暗處,但是依然獨自在的生長,開出朵朵小花。雖然無人問津,比不上牡丹的鮮豔,也要為自己活的精彩。
7
回覆列表
  • 1 # 風雅宋

    清代著名文人袁枚(1716.3.25-1798.1.3),與趙翼和蔣士銓並稱“乾隆三大家”。他為詩主張書寫性靈,直抒作者胸臆。他多才多藝,風流倜儻,雖然進過翰林院,不過仕宦不達,只做過幾任七品芝麻官,卻能名揚天下。愛好美食,會吃能寫,與蘇軾相似。他還曾招收女弟子,在中國古代能夠這樣瀟灑自若,得以善終者,著實罕見。

    這般富有生活情趣的人,自然容易發現被人忽略的美來。比如五言絕句《苔》:

    白日不到處,青春恰自來。 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

    生活在陰暗處的苔蘚,沒有得到白日的照耀,但卻也能鬱然青青,彷彿也在迎春微笑。它的花朵兒如米粒一般微笑,竟像牡丹花一樣恣意盛放。

    詩人似乎只在描述一幅畫面,一個場景,彷彿在陳述事實。苔蘚喜陰喜溼,但對Sunny依舊有需求,否則難以存活。詩人卻有意無意忽略這點兒,僅言其不受Sunny澤被。由苔蘚的顏色——青綠,繼而聯想到春天。進而,言苔花雖小,卻不自棄,反而如富貴的牡丹花一樣,恣意開放。這種精神,多麼感動人心啊!

    然而,苔蘚實際上並不開花,無所謂苔花。詩人的眼神再好再敏銳,也無法為苔嫁接些許花蕾。故而,這首詩並非描摹具象的寫實之作,而寄予了詩人的精神。雖然沒能得到主流的認可和關注,不能得騁雄才,然而,卻不因命運欠佳而放棄自我。詩人從尋常微小的花草之中,讀出了自己的生命哲學,幫助自己超脫了現實的羈絆。

    由此詩可見,袁枚是個十分樂觀的人。

    苔本為微小陰暗之物,不易引人注目。詩人緣何能夠注意到晦暗之中的苔呢?現代心理學認為,人們會隨著心境的變化,關注不同的顏色。當心情愉快,情緒高漲之時,喜歡明快強烈的色彩。反之,則更易關注灰暗凝滯之物。苔蘚雖是綠色,然其多在幽暗之中,詩人注意到它們,若非賞心別具,偏愛幽靜,便是其時不甚如意,而希望靜心了。

    他的天資和性情,幫助他走出了可能的陰霾。其心情,或由低沉轉向明快堅定。這首絕句,實為卑者之讚歌,處在人生低谷,或者社會底層的人們,對之的共鳴感會更強吧。就像上世紀末下崗潮來臨之際,大批下崗工人處在人生的危機之中,而劉歡的一首《重頭再來》,幫助他們找回節奏,找回自我,開啟新的人生征程。這首《苔》,也是這樣的讚歌,只是更為簡介凝練了。

    更多精彩人文分析,敬請關注:風雅人文觀察。

  • 2 # 西樓月滿堂

    《苔》

    白日不到處,青春恰自來。

    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

    詩人從細微之處,領悟人生哲理,語言雖是樸實無華,卻道出大學文,人生大道,只把苔的生長狀況寫出,卻意味深長,一首好詩不在詩內,而在詩外,大到世間萬物,小到飛沙揚塵,感情表達欲露還藏若隱若現。

    “白日不到處,青風恰自來。”Sunny照射不到的地方,苔蘚卻生命頑強的生出綠意,這綠意就是青春,活在生命的陰暗處,在逆境中頑強的成長,不需要Sunny的呵護也能安然無恙,也能青春洋溢,散發光芒,清風徐來。是逆境造就了苔蘚,如果苔蘚受著Sunny的滋潤呵護,必會半路夭折。

    “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苔花雖小可以為春日增光添彩,他傾盡所有把最美麗最芬芳的一面奉獻給這生機怏然的春天,牡丹有牡丹的妖嬈富貴,苔蘚有苔蘚的質樸芬芳,都在把最美麗的一面奉獻,盡情的跳舞盡情的芬芳。麻雀雖小五臟俱全,麻雀不能像雄鷹展翅翱翔與藍色天際,卻可以自由飛翔點綴天空。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做將軍,做不了將軍可以做馬前走卒。將軍可以統兵百萬,保衛國家,奉獻自我,走卒可以視死如歸奮勇殺敵報效國家,這些都是在盡其所能,傾盡所有的去報效國家,都在奉獻,“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大事見真招,小事見本色。國家安定和平年代,可以不用去出生入死,奮勇殺敵,奉獻不一定在大處,可以細微到生活。像那無私奉獻邊遠山區支教的老師,像那見義勇為的英雄,像那無私奉獻的科學家……他們把青春奉獻,他們默默無聞。他們就像苔蘚把最美麗的一面奉獻給了春天,而這牡丹興許就是那些公眾人物……

  • 3 # 杜興華51775718998

    袁枚(1716-1797)清代詩人、散文家。字子才,號簡齋,晚年自號倉山居士、隨園主人、隨園老人,漢族,錢塘(今浙江杭州)人。乾隆四年進士,選庶吉士;曾在江南地區任縣令,為官政治勤政頗有名聲,奈仕途不順,無意吏祿;於乾隆十四年(1749)辭官隱居於南京小倉山隨園,四十歲即辭官歸隱。代表作品有《小倉山房詩文集》、《隨園詩話》、《隨園隨筆》等。

    這首《苔》詩,是一首五言絕句。

    白日不到處,青春恰自來。

    苔花如米小,亦學牡丹開。

    詩作的大意是,苔蘚生在陰暗潮溼不見Sunny的地方,卻是那樣的生機盎然,獨自開芳,一股青春的氣息,使人心恬靜氣舒暢。小米大的花開的自然自若,猶如牡丹一樣競相開放,高貴而有氣質。

    白日不到處,一個不宜生命成長的地方,可是苔蘚卻長出綠意來,展現出自己的青春,而這青春從何而來?青春恰自來。自問自答,呵,她並不擇生處,沒有Sunny的普照,她旺盛生命力是自己自強不息的結果!它就是憑著堅強的信念,突破陰溼不向陽的環境,煥發出青春的光采。 以小見大,讚美苔花多麼的了不起!首句“白日不到處”,“到”為仄聲,此字位出律,用“暉”字替代,就可解決出律的疵點。

    開的花淡雅而宜人,花如米粒般碎小,都還勃然開放,開花結子,繁衍後代,這便是生命的力量。寫到此處,苔花,真的另人憐惜,另人感動。駐足欣賞,詩而歌之,回味無窮。苔花枝體雖微小,而向牡丹學習,既謙微,而又驕傲!與牡丹競相開放,點綴著春的天真與浪漫。

    透過上面的意境分析,這首五絕短詩直鋪直敘,語言洗煉,白描裡繪製出一幅淡雅苔花詠春圖,含意豐富,如同從一沙壘塔般照析人生,感嘆大千世界。

    的確,苔蘚常常生長在高寒、耐旱、陰溼、貧瘠的湖畔、澤邊、石縫、山崖上,有頑強的生命力。

    從而暗喻了詩人處世思想:澹泊以明志,普善而忘憂的情懷,表達了詩人“不以小為小,不以大為大”的人生態度。欣賞一朵微小的苔花的持貧樂觀的心情,讚美小生命的善良與頑強,感悟平淡人生,對不同際遇下不同生命的同情。善者也。

  • 4 # 碎言細語

    《苔》 袁枚

    白日不到處,青春恰自來。 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

    非常喜歡《經典詠流傳》上唱這首歌的小女孩和她的聲音

    濃密厚實的長在院子的板縫牆角,泱泱青色。沒有Sunny又如何,我眼裡有Sunny,心裡有亮光。再微小的事物都渴望旺盛的青春,再卑微的生命都向往高潔的愛情,我身處簡陋之地,也依然不會放棄對理想的追求,小也無懼,醜也不怕,我的生命會像牡丹一樣灼灼開花。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錯過雙十一的姐妹們,雙十二不遠了!日本必買護膚品清單哪位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