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如流水兮逝如風

    萬曆皇帝在明代皇帝中是一個比較另類的皇帝,小的時候,師傅張居正大權獨攬,自己的母親和自己的大伴馮寶又對他管束的比較嚴厲,甚至為一些小事就要罰跪做檢討,等他長大了才發現道貌岸然的師傅和自己的大伴都結黨營私,貪汙受賄,所以等他掌了權,肯定要大權獨攬,不肯相信那些文官集團,只相信自己和身邊的太監,因為只有太監最可靠,他們沒有子孫後代只有依靠皇帝的恩寵。萬曆三十年不上朝一方面是因為他厭倦那些文官的喋喋不休的,總是以勸諫皇帝為榮,皇帝有一個小小的過失就上奏疏。他們的信仰就是武死戰文死諫!能不讓皇帝煩惱嗎?再加上萬歷皇帝有腿疾,行動不便。建國後發掘定陵的時候考古學家證明過的,由此可見有腿疾的皇帝上朝容易被大臣看見影響很不好,堂堂一國之君是個瘸子!一則形象二則厭倦朝臣的喋喋不休。所以躲在皇宮裡,透過控制內閣和六部的大臣來處理朝政,他並不是不管朝政,三大徵更說明他把文臣武將的人事任命權緊緊攥在手裡,國家財政大權也控制在手上,這說明他對國家的掌控力並沒有減弱。之所以後世的文人們詆譭他是因為文官集團在萬曆皇帝時期不過是些書吏而已,大臣只能老老實實執行皇帝的命令,沒有實權,只能在書上罵罵老皇帝解氣。

  • 2 # 朗照千江月

    說明神宗朱翊鈞昏庸是比較恰當的,他曾經近三十年不上朝,本來好好的萬曆中興,在他的手下折騰的是面目全非。而朱翊鈞執政時期,能夠出現萬曆新政、遠征日本的功績,也可以看出,此人執政時期,也不是完全沒有作為的,這也是後世對這位皇帝爭議不斷的原因。

    先說萬曆皇帝的昏庸吧。最受後人詬病的一點就是萬曆皇帝近三十年不上朝。他的這種怠政的表現史學家將其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就是不上朝,,第二階段就是連奏摺都不批了。要知道,明朝的決策全部是有皇帝主導的,他後期這種不作為的行為導致了很多惡果。

    比如他手下的大臣是黨派林立,門戶之爭也非常嚴重,百官相互傾軋,東林黨、齊黨、浙當、昆黨是輪番上陣,這些都是萬曆執政後期的情況,他沉湎女色,還染上了鴉片煙癮,這樣的皇帝用昏庸來形容可以說是非常恰當的。然而,就是這種情況下,萬曆一朝還是出現了一些後世紀念的事情。

    第一件事情就是萬曆中興,這主要是因為他早期的時候,任用張居正等一系列名臣,張居正作為明朝最偉大的政治家,他實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比如著名的考成法和一條鞭法,這對明朝中期經濟的復甦,政治的清明都是有一定好處的。

    第二件事就是萬曆親政後主持的“萬曆三大徵”,這三大戰爭,都是萬曆皇帝親自主持的。分別是對西北、西南還有東北的北韓進行軍事行動。雖然明朝經歷了這三次戰爭,可是因為萬曆以及群臣的有效監管,三次戰爭過後內帑和太倉的庫銀並沒有被耗盡,這一點也是萬曆值得稱道的一點。

    萬曆這位三十年不上朝的皇帝,為什麼還能有如此成就呢。這主要因為,早期的時候,他有張居正這些人的監督,所以萬曆當時勤儉節約、勤於朝政,所以出現了萬曆中興的局面。

    而後期的時候,雖然他沉湎女色,懈怠朝政,但是萬曆一朝並沒有宦官的禍亂,也沒有外戚對政治進行干預,更沒有像嚴嵩一樣的大奸臣,朝內的黨爭也不是最厲害的時候,而且像遠征北韓這些舉動,萬曆都是有所反應的,所以萬曆還是關心國家大政的。這也是為什麼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

  • 3 # 殺仟陌38

    歷史上萬曆皇帝並不昏庸,不但不昏庸,而且還很睿智!

    很多人說萬曆皇帝昏庸,是因為萬曆皇帝幾十年不上朝,任由官僚把持朝政,貪圖後宮佳麗,是二十幾年後大明王朝走向滅亡的直接原因。其實這些都是片面的,把王朝的滅亡歸咎於不上朝的皇帝,毫無依據!萬曆皇帝繼位後的前十年勵精圖治,政治朝鋼,改革創新,大明帝國出現了久違的繁榮景象,可以說是中興之主。後面三十年雖然不上朝,但是帝國依舊未出過大亂,依然平穩執行,由此可見,萬曆不上朝,卻在垂簾聽政,把手中的權術運用到了極致,用權術在文官,武將,宦官之間互相制衡。期間,萬曆皇帝還進行了三大徵,而且都打了大勝仗,還出國作戰,楊大明餘威,如果是一個昏君,又怎能帶領一個千瘡百孔的帝國依然雄霸天下,戰無不勝?最終王朝的覆滅實則是歷史的必然,國家的機制已經老化,各種零件已經腐蝕透頂,一個萬曆皇帝即使有再大作為也不能力挽狂瀾,王朝的覆滅是歷史的必然,不然中國就不會有那麼多朝代了。

    誠然,萬曆皇帝可以說是偉大的帝王,善用帝王權術制衡百官,有魄力,有骨氣,讓大明餘威遠揚,是一位有為的帝王!

  • 4 # 這些歷史要讀

    萬曆皇帝是明朝歷史上最有爭議的一位皇帝,如果全面否定他的歷史功績,單純的把他定義為昏君,認為他昏庸無能,這顯然有失偏頗。個人認為,用“譭譽參半”一詞來形容他的一生,還是比較貼切的。

    萬曆皇帝作為大明王朝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他統治明朝有近半個世紀之久。其執政執政的前期,在首輔張居正的輔助下,對日薄西山的明王朝推行全面改革。

    張居正在財政上推行“一條鞭法”,吏治上推行“考成法”,軍事上又重用戚繼光等名將,整頓軍務,訓練邊軍。一系列的舉措,使正處於風雨飄搖中的明朝,突然間重獲生機。萬曆中興無論從經濟文化,還是從軍事外交等角度來看,都是歷代大一統王朝後期中興時期中,最具質量的一次。

    但我們要把萬曆中興的全部功績,都歸功於張居正,這對萬曆也不公道。因為,張居正作為萬曆的老師,自幼便對萬曆嚴加管教。在他的培養下,萬曆應該是完全具備成為中興之主的能力的。而萬曆親政以後,前期也是頗有勤勉明君之風。

    那段時間,萬曆不僅力行節儉,還事必躬親。而且在政治上,也對張居正改革所產生的不良狀況進行了調整。

    而後萬曆的怠政,與其說他懶,還不如說是被那些咄咄逼人的文官集團給害的。再說,萬曆後期不上朝,並不代表他不理事,這顯然就不厚道了。

    因為萬曆三大徵都是萬曆親征後打的,尤其是抗日援朝的北韓之役,萬曆更是力排非議堅決出兵。最終,大明王朝憑此一戰重新確立了其在東亞範圍內的霸主地位。

    可以說,是萬曆將明王朝重新帶入輝煌的時代,但又是他一手毀掉明王朝。

    因為,萬曆十五年是這一切的轉折點!從這一年開始這位皇帝突然就變了,他厭倦了日理萬機的生活。從此,這個國家一切的進步,都順著帝國掌舵人的停止,戛然而止了。

    其實,萬曆以消極怠工,更多是因為要和文官集團鬥爭。但這卻害苦了明朝,因為這使萬曆改革所帶來的一切成果都化為烏有,使明朝更加的積重難返。

    到萬曆末年,隨著後金的崛起,薩爾滸的慘敗,明朝在滅亡的道路上加速。而這一切的根源,與萬曆後期三十多年的消極怠工,又是脫不了干係的。

    因此,也有不少人認為,明亡實始於萬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長虹功放機說明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