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青山不掩

    無限的生命,荒謬絕倫,違背事物發展規律,違背辯證唯物主義,完全是無稽之談!

    ①任何事物的發展,無不向著其相反的方向轉化。對生物而言,從出生開始,下一站就是死亡,具體死亡的時間可能是百歲,也可能是壯年,還可能是嬰兒階段,俗稱夭折;更不幸的

    是出生時窒息,出生即死亡;最不幸的是胎死腹中,還沒有出生,在母體內已經死了,所以俗話說得好,黃泉路上沒老少。所以,無限的生命違反了生物的規律,根本不能成立。

    ②生物壽命的研究,有心臟搏動總數學說,食物總量學說,孕期哺乳期學說,成人期學說等等,其特徵無非是取生物的某些特點,統計,歸納出生物壽命律,生命長短雖然不同,但總有終點,且壽命不太長,已經是科學界的共識。世界熱心統計長壽鄉鎮,至今為止,不過一百一二十歲而已,反正絕沒有到達兩百歲,這可以認為即是人類壽命的極限。我們知道,凡有極限,必然有多個,但只有一個最小(大)值,這裡的最小極限,即最精確的極限值,肯定還要少得多。但是,沒有關係,不妨把150歲,作為人生命的一個極限,作為期望值。

    而120歲,作為壽命的小機率事件。而七八十歲,作為生命的常見值。但世界人類壽命的平均值,遠遠不到六十歲。

    ④過了八十歲,則迅速衰老,只能呆在家裡,哪裡也不能去,唯一能去的地方是醫院,但這是被動,而且是被家人護送去的。

    所以研究壽命,追求壽命,其實最重要的是健康生活的年齡。超過了這個年齡,生活的質量急轉直下,質量很差,所謂苟延殘喘而已,沒有多大的意義,更多的是消耗社會資源。

    實際上,一些人的死亡,並不是不希望長壽,而是不能忍受這樣低質量的生活,寧願選擇早一點結束生命。這對於一味注重壽命的長短,無視生活質量的觀點,無疑是一記耳光。

    日本山區,到了六十歲,兒子即背父母上山洞,小屋裡。帶一點吃的,每帶一次吃的上山,就磊高一層,最後完全封閉,活活餓死。這樣殘酷的做法,實際上是保護生活資源,把資源留給子女,留給後人。這種樸素的生命觀,實際上從社會資源的角度,堅決的,徹底的,果斷的,否定了追求生命無限性的想法,對人類整體對社會,無疑有保護意義。

    從上面來看,人的健康年齡,一般不超過八十歲。超過八十歲,你還能做什麼?久病床前無孝子,兒女都嫌棄,何況他人?

  • 2 # 飝嘴巴子

    人類如果會永生的話最終結果毫無疑問是滅絕!我們可以從兩條時間軸遞推

    等一條時間線:人類即已永生,在不發生毀滅性自然災害的情況下人口在數年間必然幾何式增長,自然資源很快耗盡,此時分出兩條子時間線,一,人類為爭奪資源戰爭至種族滅絕,二,人類科技發達移民至其他星球繼續重複在地球上的過程,最終沒有更多的宜居星球,滅絕!

    第二條時間線:人類科技高度發達,可以任意跳躍星系尋找宜居星球,因為已經永生沒有繁殖的剛性需求,隨著擴張的速度加快個體損失的風險越來越高(墜毀,戰爭等擴張中不可預期之因素),單個生命體損失可能就意味著一次擴張的失敗,最終人口在擴張中損失嚴重,不得不象電影普羅米修斯中那幫大個兒一樣透過自我毀滅的方式把DNA分散開降低單個生命死亡就導致損失滅絕的風險,最終滅絕!

    繼承了部分大個兒DNA的新型人類閃亮登場!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三個人適合在外面玩什麼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