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孤竹國人1

    李師師是宋朝名妓,確有其人,她不但受到達官顯貴的青睞,還受到了大宋皇帝的恩寵。當時李師師名噪朝野,稱得上是國色天香,但,她也是個悲劇人物,雖然是國色天香,但野花是登不了大雅之堂的。她只能是封建統治階級玩弄於股掌之中的玩物而已。她不可能和歷史上的上層美女們排名次,反動統治階層容納不了她。

  • 2 # 北望大坡灘

    大宋雖然地域不廣,比不了漢唐,更遠遜色於元清,卻是在當時,經濟富饒,遠播四海,勝於宇內。張擇端一幅《清明上河圖》,勾勒出帝都春華,一派繁榮昌盛之景象。

    作為北宋第八位皇帝徽宗趙佶,正是宋朝財富積累鼎盛時期,當然也是積重難返之時。天皇貴胄培養出來一個審美藝術極其高超的人,面對大宋建國已久矛盾重重,宋徽宗不是一個好的治國理政之帝王,但其才華橫溢,藝術修為精湛,在歷史皇帝中可以與後主李煜並稱“雙子星座”。

    身為皇帝,其風流韻事卻也不少,流連於勾欄院,沉迷於煙花巷,與李師師的緋聞穿越千年依然讓人八卦。

    李師師,乃開封人士,自幼流落風塵,歌喉動人,色藝俱佳,“人風流、歌婉轉”,在首都各教坊中獨領風騷,高樹豔幟。並與歷史名人多有交往。尤以張先、晏幾道、秦觀、周邦彥等,還有一個宋徽宗趙佶。

    周彥邦曾以《少年遊•並刀如水》,描寫了一段李師師與徽宗皇帝約會之事:“低聲問:向誰行宿?城上已三更,馬滑霜濃,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

    可以作證李師師果真有其人。

    而四大美人,對應的是“沉魚落雁,閉月羞花”,西施、貂蟬、昭君、楊妃。被入選為四大美人,原因主要有其二。

    一來她們都是良家子,西施浣紗女,貂蟬乃司徒王允之婢女,昭君是元帝夜庭宮人,楊妃卻是玄宗皇帝之貴妃。身份雖然不同,但是身家清白,遠遠高於出身風塵的李師師,那些士子文人自視甚高,相比之下,如何能夠拿一個妓女作為推崇的物件,能夠落一句俠姬就算不錯了。

    二來她們為家國做出犧牲。西施前去吳國姑蘇,迷惑夫差,意圖幫助勾踐復國。貂蟬以美色為武器,離間董卓與呂布,挽留漢室。昭君不畏苦寒,和親塞外,為免兩國戰爭立下功勞。楊妃馬嵬坡前面對三軍譁變,無奈慘死,成全玄宗皇帝。所以,這些女子的共性,都是為了他人的利益而奉獻個人。而北宋滅亡,和李師師扯不上任何關係,而她也沒有在其中承擔任何可以被稱道的角色。

    所以,李師師以美貌,才藝,驚豔絕倫,橫掃開封汴梁時,卻無緣那些所謂的“四大美人”,也許其本人根本不在意這樣的虛名。

  • 3 # 身份證原名叫潘雲忠

    所謂歷史上的四大美人,其實說的是她們的心靈美,並非簡單的言其外貌,而是對國家有巨大貢獻的美稱。

    比如西施,是為了幫助勾戔復國,而捨身成仁。

    昭君出使西域,化干戈為玉帛,為朝庭與西域的和平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貂蟬為了保全漢家江山社翼,捨身離間懂卓與呂布的關係。

    楊玉環為了唐明皇的利益,而犧牲了自己。說明當時是有很多知曉內情的人。

    全都是為了他人利益而捨身成仁。而且對他具有一定的貢獻,才得到了後人稱之為四大美女的美譽。其實際是後人對她們的敬重。並非單指外貌而言。

    宋朝的李師師不具備這些條件,自然無法相提並論。

  • 4 # 希望星晨58298869

    李師師歷史上確有其人!約出生於公元1090年,其父是在東京城內經營染房的王寅,師師天生一副好嗓子,當了青樓妓女後,經老鴇的耐心調教,她不滿15歲就已經是“人風流、歌婉轉”了,在首都獨領風騷。

    依各種史料記載,北宋末年著名的詞人張先、秦觀、晏幾道、周邦彥都與之有過交往,我們靜下心來閱讀這些文人的作品,還能發現這位天姿國色的蛛絲馬跡,依後世諸多通俗小說的說辭,甚至至高無上的皇帝宋徽宗趙佶與她也是情人關係,儘管她的形象在歷史的風吹雨打下已經模糊了,她的事蹟也有很多演義的成分,但是,歷史上有這麼一位不同凡響的人物是確鑿的事實。

    李師師最擅長唱宋詞。著有《元曲三百首箋》《周邦彥清真集箋》的羅忼烈先生在《兩小山齋論文集》中有此考證,羅忼烈有記載張先曾專為李師師創作新詞牌《師師令》,還作詞一首:

    “香鈿寶珥。拂菱花如水。學妝皆道稱時宜,粉色有、天然春意。蜀綵衣長勝未起。縱亂雲垂地。都城池苑誇桃李。問東風何似。不須回扇障清歌,唇一點、小於珠子。正是殘英和月墜。寄此情千里。”。

    羅忼烈是位嚴謹的學者,1940年畢業於中山大學文學院中文系,對詩、詞、曲和文字學、訓詁學、古音學深有研究,曾在多所高等學府任教,指導過碩士、博士生的詩詞研究與描述。

    從上面的一首詞中可以看出:李師師當時尚屬豆蔻年華,而張先生於990年,卒於1078年,耄耋之年作此《師師令》一詞,那麼李師師最晚在1066年就出生了。80餘歲高齡的張先在秦樓歌坊中年老望重,由他專為李師師創作新詞牌《師師令》,這有為天生麗質的李師師捧場的意思。

    晏幾道曾作《一叢花》詞贈李師師:

    “年來今夜見師師。雙頰酒紅滋。疏簾半卷微燈外,露華上、煙嫋涼口。簪髻亂拋,偎人不起,彈淚唱新詞。佳期誰料久參差。愁緒暗縈絲。相應妙舞清歌夜,又還對、秋色嗟諮。惟有畫樓,當時明月,兩處照相思。”。

    把個才子佳人互相愛慕的情景展現了出來,這本是一段佳話,也從側面印證了李師師的真實存在。

    與名聞遐邇的李師師交往最密切的文人當數週邦彥了。周邦彥精通音律、工於文詞,他的詞作綺麗絕倫,首都歌伎都以唱他的新詞為榮。初見李師師時,周邦彥激情噴發,填了一首《玉蘭兒》記錄他對李師師的印象:

    “鉛華淡佇新妝束,好風韻,天然異俗。彼此知名,雖然初見,情分先熟。爐煙淡淡雲屏曲,睡半醒,生香透玉。賴得相逢,若還虛度、生世不足。 ”。

    師師欣賞他的文采,喜歡與他接近,二人一度情好日蜜。

    真實的李師師的身份好特殊,她曾遇到了宋徽宗趙佶。李師師和宋徽宗趙佶交往的故事實在太多了,尤其是小說; 元末明初施耐庵的《水滸傳》,南宋張端義的《貴耳集》,明代梅鼎祚《青泥蓮花記》都詳細記述了李師師和宋徽宗趙佶交往,這不是空穴來風吧?

    靖康之恥發生後,師師也隨著逃難人流漂泊到了江南,過著顛沛流離的日子,印證了自古紅顏多薄命的諺語。詩人劉子翬在湖南境內與她偶遇時,李師師已垂垂老矣,徒經喪亂,縷衣檀板早已失落,不亦悽慘!金性堯先生說:

    “從一曲當年到垂老湖湘,中間就包含著東京與杭宋兩朝掌故”。

    作為北宋末年色藝雙絕的名伎,李師師慷慨有快名,號為“飛將軍”,相傳李師師還為保護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畫卷作出了很大的貢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鍵盤俠是俠嗎?你的觀點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