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心願APP
-
2 # 偶買淚滴
看了第五期海天招牌拌飯醬超級贊助的《奇葩說5》,我的觀點是鍵盤俠不是俠。都說鍵盤俠代表了公正、正義。但是他們真的知道什麼是公正,什麼是正義嗎?我們不能否認鍵盤俠中真有一小部分“俠”的存在,但是絕對不可以說鍵盤俠是俠,畢竟事件的真假外人往往難以界定,或許因為一句不負責任的話,就會扭轉事實,謠言的成本很低,但是闢謠的成本卻是很高的。
“鍵盤俠”,你配當“俠”嗎?
語言,既是我們的疆界,也是我們的居所,更是我們的牢籠。
——《好好說話2》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總有這樣一群人,在網路上佔據道德高點,發表“個人正義感”言論,對社會各方面評頭論足。
他們,攻擊各大新聞熱點,指點江山,義憤填膺,變身當代大批評家,躲在鍵盤後面,盡情吐槽。
這群無所顧忌發表個人言論的人,就是我們最熟悉的“鍵盤俠”。
Part
1
最近看《奇葩說》,有一期的辯題直擊此群體:《鍵盤俠是不是俠?》。
有人認為“鍵盤俠”不是俠。認為TA們是一股走low系路線的黑暗勢力,是網路暴力的發動機,不正之風的助推劑。
的確,鍵盤俠中有一小部分人,用語言的力量推動社會的進步,起到正面的作用,用微小的力量推動社會的進步。但是大部分人都比較情緒化,只要自己看不順眼的,就都可以敲敲鍵盤罵兩句。
其中,反方辯手陳銘的發言電光火石般的擊中了我,他講述了遭受“鍵盤俠”攻擊的親身經歷。
他說六一兒童節當天,自己在家跟女兒拍了三張照片,然後發了一個六一兒童節快樂的微博。
當父母的人肯定懂,看到這樣的言論,第一反應就是炸了!
是的,那個站在宇宙中心呼喚愛,溫和的陳銘老師也瞬間怒了!
他舉這個例子,是要說明什麼?
是想說,鍵盤俠,是一種非常易於傳染的情緒狀態。
你不要以為TA離我們那麼遙遠,如果你在網路上,一旦碰到一個鍵盤俠,你離成為TA就只有一步之遙了。
Part
2
我們倡導言論自由,但不是誹謗謾罵和散播謠言的自由。
記得papi醬早前拍過一條關於“鍵盤俠”的影片,讓人瞬間引起共鳴。她所吐槽的,不正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幾種鍵盤俠嗎?
在鍵盤俠的世界裡,網路是他的保護色,鍵盤是武器,他們自詡為英雄正義的化身。
每當有人遇到危險:救命啊,有人偷我錢包。鍵盤俠便挺身而出:“誰讓你身上帶這麼多錢,活該!”
如果少女走夜路被侵犯,鍵盤俠立刻義正言辭:“誰讓你穿那麼少的,活該!”
莫一項體育比賽輸了,鍵盤俠就會立馬衝上前:“這種比賽都會輸?丟人!垃圾!”
每當有天災人禍哦,鍵盤俠就會一馬當先:“你怎麼還有心情旅遊,你為什麼不捐款,為什麼只捐這麼一點點?”
無論別人做對做錯,鍵盤俠們的狂歡從未停止過。
前段時間,《延禧攻略》和《香蜜沉沉燼如霜》兩部電視劇大火,正派的楚楚可憐,激發了大家對反派的憎恨。
按理說,正常人都能將演員和作品剝離,角色的善惡,只代表演員演技的好壞。
可對於鍵盤俠來說,角色的邪惡,就是演員本身的惡毒,所以她們去辱罵詆譭演員本人,更有甚者,還詛咒演員家人不得好死。這架勢,就像是在做一件懲惡揚善的大事。
《香蜜沉沉燼如霜》中,天后的扮演者周海媚,忍受不了網路的惡意謾罵後,宣佈徹底退出微博。
明明作為演員,演活一個角色是對自己演技的證明,可誰能想到,這也能夠成為鍵盤俠口誅筆伐的理由。
無獨有偶,因為藝人身份遭到鍵盤俠攻擊的例子不勝列舉。
《那年花開月正圓》反派杜明禮扮演者俞灝明,被鍵盤俠侮辱燒傷後“人醜心更醜”。
前幾天,因《如懿傳》熱播而被觀眾所熟知的女藝人李純在微博上遭受人身攻擊。
自己被罵要懟回去,網路暴力涉及家人,特別是子女時,就更讓人難以接受了。
近日,伊能靜因為和網友的觀念不同被噴,該網友更是出言不遜,攻擊伊能靜的女兒小米粒“智力不健康”,這一下可惹毛了這位媽媽。
針對這名網友的惡毒言論,伊能靜在微博上髮長文回懟,稱“最窮的時候我誰都不伺候!現在還伺候你不成?”
其實在當今社會,越來越多人把傷害別人作為發洩自己情緒的出口,越來越多人打著“鍵盤俠”的旗號跑到網路上用汙穢不堪的語言去攻擊別人,目的只為了讓自己過過癮、爽一下,反正說話打字也不犯法。
雖然伏爾泰曾說:“我不同意你說的每一個字,但是我願意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
如果有人說網路言論自由不可撼動,但是也請你先做到溫暖純良,再去談論愛與自由。
否則,多少罪惡假自由之名。
Part
3
面對謠言,面對侮辱謾罵,習慣了被人評頭論足的明星尚且不堪重負,那我們這些普通人呢?
很多時候,殺死一個普通人,鍵盤俠的一句話就夠了。
前一陣子,那個四川女醫生,因不堪網路壓力而自殺的新聞,現在還歷歷在目。
事件的起因,是因為兩個孩子對女醫生作出不禮貌的舉動,一旁的丈夫看不過去,便出手教訓了兩個孩子。
結果,孩子父母顛倒黑白地將剪輯過的影片放到網上去聲討正義。
可想而知,鍵盤俠們為“捍衛正義”紛紛出動,人肉騷擾辱罵,無所不用其極,讓女醫生受到來自全國各地噴子們深深的惡意。
最終,女醫生不堪重負選擇自殺。你不殺伯仁,伯仁卻因你而死。
當真相浮出水面的時候,他們用同樣的手法開始轉頭抨擊事件的另一方當事人。這劇情的反轉此刻顯得多麼的諷刺。
抒發正義感,懲惡揚善沒有錯,但是這些“鍵盤俠”們真的知道什麼是真相,什麼是正義嗎?
正如薛教授所言,我們都想站在雞蛋這一邊,但是最大的問題就是:你知道哪一方哪一方是雞蛋?哪一方是石頭?
“鍵盤俠”裡有“俠”,但不能說鍵盤俠是“俠”。希望大家在表達自己言論的同時,要對自己言論的後果有所判斷。
言論本身蘊藏巨大的能量,網路會將其無限放大,我們該如何使用這份力量?我們該如何抵達真相?
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
答應我,打字之前,先想一想,也許就能拯救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