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何時明月夜

    高中考生型別一般分為兩種型別:藝術生、普通考生。

    藝術生一般又包括:音樂、美術、體育等專案的考生。藝術生屬於特殊才能的考生。

    然而,決定一個學校教學水平和層次的是高考考生考取名牌高校的數量。因此,普通考生更受學校重視。

    音樂考生屬於藝術考生的一種,需要一定的天賦成分在裡面,所以這樣就限制了很多學生的進入。再加上家長和學生的觀念,因此選擇音樂領域的考生更少。

    在我上學的高中,一般存在這樣的情況,除非個人在藝術領域有很好的天賦和興趣,一般情況情況下都是些學習成績不太好的考生選擇這些藝術類科目。畢竟選擇藝術類,對學生的文化水平有了一定程度的降低。

    除去那些專門培養藝術生的學生,大部分都對此不太重視,這與學校追求高考升學率有很大的關係。

  • 2 # CC的清寧時光

    我想如果才能特別特出,老師一定會重視的,如果一般的話,老師也會一般對待了。以我們這裡的情況來看,相比普通生,老師會更重視藝術生。不管老師重不重視吧,做好自己最重要。

  • 3 # 溫茶清風538

    現在雖然基本普及了九年義務教育,但是在農村,學生應該在學校學到的東西很不全面。音樂,就是一個典型的方面。多少年來學生都沒有見到過一名專業音樂老師,音樂課就成了形同虛設的課程,孩子們渴望學習音樂的願望也成了一種幻想,學校想重視音樂考試都是一件虛無縹緲的幻覺。

  • 4 # 兮語人生

    關於藝術生的問題,我作為九二的老人,說點自己經歷,在我上學時,高中以前,很少聽說藝術生,大家的生活水平低,藝術學習額外支出不是大多數家庭負擔的起,後來到高中,也就是零幾年,藝術生突然多了,一個班七十人藝術生能有三十個,為的就是考大學方便,只不過這些藝術生平時不怎麼上課,老師對他們的印象自然淡薄,並且藝術生很都是為了捷徑走路,本身能夠發展下去的不足十分之一,當然,現在生活水平提高,藝術生的面才廣泛起來,可以統考來算,終究比不過正經的考生,含金量也低很多!

  • 5 # 李康滿183397530

    我經歷過高考,又長期從事教育工作,現在談談對這個問題的看法。音樂生在學校得不到重視,這個問題由來已久,實際上根源出在應試教育上,雖然國家強調素質教育,許多人也知道應試教育的弊端,但在人們傳統理念中,應試教育已經根深蒂固,難以更改,高考是一根指揮棒,高考升學率一直牽引著教育的發展,而衡量一個學校升學率的,是語數英等文化課程,而不是音體美。

    音樂與體音、美術這三門藝體課被人們視為副科,在這種理念中,不但音樂生得不到重視,就連教音樂的老師也備受歧視,在晉職、升級、評優等各個環節都低人一等,不少音體美專職教師,不得不忍痛割愛,改教其他所謂的主課。在高考中,一些文化課基礎較差的同學往往被勸改為藝考生,這造成了差生成了藝考生的局面,這種先天不足,更加重了對包抬音樂在內的藝考生的歧視。

  • 6 # 中博教育財經

    1、從教育方面來說,大部分學生還是以文化課為主,學校中的藝體生相對較少,分佈在每個班級,學生學業過於繁重,學校主要考慮學生的升學率,相對來說更注重以文化課為主的學生學習情況,對於一些音樂生,學習成績不好,音樂成績一般,自然不太受學校重視!

    2、相對於文科和理科的繁重學習,音樂生生升高中、大學分數較低,相對好考一些。這就導致一些同學因為文理科學習都不好,音樂成績一般,也可以轉成音樂生。這也是有些音樂生不受學校重視的原因。

  • 7 # 青雲焱先生

    在英國,每個綜合性大學都有自己的藝術學院,裡邊有很多音樂系的學生備受崇拜,他們有藝術修養,同時也散發著獨特的人格魅力。我想說,其實國內也是一樣的,歧視藝術生的時代早就過去了吧!我身邊的朋友,從小學起就學聲樂,後來以特長生的資格考入了我們區最好的高中,後來又以藝術生的資格考入了一所不錯的2本院校。我曾經一度認為藝術生就是一個BUG,居然可以減分降檔錄取。由此可見,藝術生,音樂生還是挺受國家重視的。

    至於你說在某些學校不受重視,第一可能是因為當地的教育文化出現了問題。校長或者教育局長不重視藝術生的培養,認為藝術生沒有好出路的,這是一方面。第二,可能是當地的藝術培訓水平本身就差,所以導致沒有優秀的人才誕生,久而久之惡性迴圈,不受重視。第三,就是藝術生本身存在屬性不被傳統教育認可。因為你畫個畫,彈個琴就想上大學,這在21世紀某些老師的腦子裡還是天方夜譚,他們不接受這種脫離傳統教育的改變。第四就是有些藝術生確實自身品性較差,毀了一批人的口碑。有些藝術生仗著家勢,不學無術,打著學藝術的名號到處惹事,這就破壞了藝術生的名聲。

    最後,我想說,其實學音樂,做藝術挺好的,修身養性。現在的社會最缺乏的就是突出的專業型人才,綜合教學模式讓我們培養成了全都會,又全都不會的怪咖。所以以後的教育肯定要從創新,獨特,因材施教做起。分門別類的培養專業技術人才才是真。

  • 8 # 迷小弟知錯了

    這是一個很遺憾的問題!因為中國的現實教育是文化學習第一,一切都是為了就業而考學、為了升學而考試、為了考試而學習。還記得我高中的音樂課幾乎全被佔用了,連學習的機會都不給你,大多數人都是音盲,音樂特長生雖然不少但很難受到學校重視,個別音樂學院除外哈,但是既然你喜歡就不要在意這些了,畢竟音樂特長生就業前景還是很廣的!加油吧!

  • 9 # 衛丹音樂

    孩子有幸在讀小學的時候進入本地區唯一有民樂團的學校,被安排到比較難學而冷門的二胡,本來就是鬧著玩的,誰知道半年後老師打電話來,說孩子很有天賦,提醒我們重視並尋求好的老師,孩子四年級的時候參加了全國青少年才藝大賽獲得金獎,同時獲得了國家級藝術特長生的稱號所以能順利進入本市數一數二的中學就讀初中(因是跨區,屬於特招)。但在初中的三年時間,所在學校只重視學習成績,對這些所謂的的藝術(音樂)特長生並不重視,即使老師和家長聊天時候也都說學這些特長沒有用的(因為孩子的成績不是特別好,只屬中上),還好我們一直堅持,沒有放棄,為了給孩子上專業課,賓士4、5百公里到省城也不覺得辛苦,只要為了孩子好,什麼都值得。孩子也爭氣,初中階段獲得了大型國際二胡大賽和省級比賽的金獎,但學校對這些好像都不感興趣,只是重視學習成績特別優秀的學生。

    經過孩子的努力,今年中考,我們的孩子作為唯一的省招民樂特長生進入省級重點中學,在這所中學,合唱團是世界頂尖水平的,民樂團和交響樂團也是全國出名的,學校有幾十種社團,孩子的能力能夠得到淋漓盡致的發揮。用校長的話說:只要你覺得自己足夠優秀,歡迎來**(學校);我們**(學校)不僅有學霸、球霸、歌霸;沒有成績,就沒有今天,只有成績,就沒有明天;今天你以**(學校)為榮,明天**(學校)以你為榮……。在這裡讓學生感覺到被當人看待,這是多麼好的教學理念啊。現階段我們中國的教育,很多學校都沒能對孩子因材施教,只是採取填鴨式教育,造就了高分低能,扼殺了孩子的創新能力,這些都是有待改善的地方。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石猴出世的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