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廣西常言道
-
2 # 純鈞LHGR
古漢語裡說文王百子,是說他為王賢良,所有的臣民都如同他的孩子一樣。傳到後世,以訛傳訛,就衍變成一百個兒子的故事了。
傳說中,文王的確有百子,不過這當然是傳說,現實中是不可能的了。另外還要說的是,雖然說文王百子,但其實是一百零一個。
文王百歲得百子的傳說來歷很早。可考證的是,《詩經·大雅·思齊》中寫到,【大姒嗣徽音,則百斯男。】大姒也就是太姒,是文王的正妻。另外,春秋時期的文物齊侯鎛鐘上的銘文,也寫到【俾百斯男】,故而,傳說是由來已久的。
當然了,傳說畢竟是傳說,現實中是不太可能的,不然文王許早就掛了。根據史料記載,文王只有17個孩子。
而在傳統戲曲中,如崑曲、京劇、豫劇、粵劇、秦腔、山東梆子等等多個曲種裡都有《百子圖》這段曲目。以最古老的崑曲和秦腔為例,《百子圖》裡,其實文王親生的兒子也只有十幾個,其餘的孩子都是他收養的。連年戰亂,有太多的孩子無家可歸,文王就一個個收養起來。
有一句著名的散板,各曲種幾乎都有這句唱詞,【百歲人百個子膝下有存,來來來,我就踏實了心往前行。】
但是也如以上所說,說是百子,其實是一百零一個。
因為當文王收養了雷震子之後,再回到西岐,她老婆又給他生了一個,所以雷震兒的確是第一百個,但是文王有一百零一子。
所以,你看百子圖的畫,有興趣的話你可以數一下,說是百子圖,卻有101個小孩。
事實上,古漢語裡的“百”字,意思接近“無窮無盡”“所有”“一切”。比如《詩·邶風·雄雉》裡的【百爾君子】就是這個意思。
所以古漢語裡說文王百子,是說他為王賢良,所有的臣民都如同他的孩子一樣。這才是文王百子的本意,傳到後世,以訛傳訛,就逐漸演化成一百個兒子的故事了。
-
3 # 雨後待天晴
傳說雷震子是西岐周文王姬昌的第一百個兒子,兄為伯邑考,姬發和周公旦等。雷震子是神話小說《封神演義》中登場的虛擬角色,面如青靛,發似硃砂,眼睛暴湛,牙齒橫生,出於唇外;身軀長有二丈,使用一條黃金棍,是文王姬昌第一百子,也是闡教門人云中子的徒弟,封神演義人物之一。力大無窮,身懷異術,戰績普通,然忠心為周,孝順父親,福緣深厚,是書中的重要角色之一。對於雷震子的來歷傳說是這樣說的,一次文王在雨中行軍,突然聽到一嬰兒在啼哭,哭聲如雷叫,天地有異像,文王叫人把嬰兒抱來,看嬰兒可憐無人照料,於是把這個嬰兒收為義子,取名“雷震子”,並送到附近一所道觀的一位道士那裡寄養,讓雷震子認這位道士為師父。
雷震子長大一些後,由於偷吃山上的山果,長出了毛臉雷公嘴和翅膀。後成為雲中子弟子,下山助周文王脫險回西岐以及武王伐紂。後來與李靖、金吒、木吒、哪吒、楊戩、韋護七人肉身成聖,一說被封做了雷公。
周文王一百子也只是《封神演義》裡的傳說,古代君王雖有三宮六院,數十嬪妃,但沒有一個君王子女多達百人的。或許“多子多福兒,孫滿堂”是古代多數人的心願吧!文王百子的另一個傳說,《詩經·大雅·思齊》是一首歌頌周文王 修身、齊家、治國的詩。其中有一句“大娘嗣徽 音,則百男”,意思是“太姐繼承好遺風,多 子多男王室興”。大擬,即太似,文王之妻。這 一句從字面上看,很容易理解為周文王之妻 太姐生了一百個兒子。不少人以為文王有百 子,大概就源於此。其實這裡“百”表虛數,言 其多,並不是說周文王真的有一百個兒子。
據記載周 文 王 只有 十 個 兒 子 :長子,伯邑考,作為長子,為求得商紂王的對周放心,被質於商都朝歌。據說商紂王為試驗伯邑考的忠誠,把他作為御騎任意侮辱。疆場出身的戰士,怎能忍受得了這般的戲辱?但為了國家民族的大業,伯邑考甘願忍辱負重,在不幸的歲月中度過了自己的青春,後來又被商紂王秘密殺害於朝歌。可以說伯邑考的短暫一生是一個男兒壯烈的歸宿。
次子,武王姬發,同四弟周公旦,作為文王的文武雙臂,在建周立國的歷史上,創造了不朽的業績。他作為戰場大將,能指揮千軍萬馬;作為國君,於危難之際承擔起滅商的大任;作為諸侯會盟的首領,顯示出超群的組織才能,他終以得天獨厚的優勢,為奴隸社會的發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遺憾的是,新興的周朝剛剛建立,他就勞頓成疾,齎志以沒。
而三子管叔和五子蔡叔,卻走向了罪惡的深淵。他們私慾燻心,陰謀竊取王位,聯合商紂王子武庚發動判亂,在周朝剛剛建立不久,就爆發了內部戰爭,這給國家和民族造成極大的災難。時經三年的平叛,周公終於取得了完全勝利,殺了武庚和管叔,流放了蔡叔,使這些敗類受到了應有的懲處。
四子;周公旦,是一個文王、武王接連死去後,承接歷史使命的特殊人物。他為人誠實忠厚,多才多藝,具有非凡的政治和軍事才幹,一向受到朝野的敬重。文、武在世時,他協助籌劃滅商大計,是得力的大臣;年幼的成王繼位,他撫孤掌政,鎮壓叛亂,維護國家統一,從不計較個人恩怨得失;他建洛邑,撫殷民,治亂理政,發展生產,制定法律,以法治國,把一個千瘡百痍的國家推向了繁榮發達的時代。他對中華民族的貢獻,連同周公這個光輝的名字一起永載史冊。
六子曹叔振鐸、七子成叔武、八子霍叔處都分封在曹、成、霍三地。雖然沒能像周公旦那樣才華出眾、業績顯赫,但作為中央的分封諸侯,努力於發展地方生產,帶領各族人民維護國家統一,為政清明廉潔,也都無愧於自己的一生。
最年幼的是康叔和冉季載。康叔受封於康、衛,還擔任周的大法官司寇。他在發生過武庚叛亂的商地故都嚴明法紀,明德慎罰,成了上古的一個知名大法官。冉,被封於冉地,同時擔任周的大司空職務。雖年紀輕輕,卻胸懷大志。他在任期間,致力於建設,發展科學技術,名行天下,成了輔佐年幼成王的一位賢叔名臣。
回覆列表
西伯侯姬昌有99個兒子加雷震子,是不是聽起來就覺得很沉迷女色,要生這麼多孩子,那後宮得有多少妃子呀。
姬昌的妃子數量沒有明確寫出來,但是紂王的妃子,在原著中都有出場,總共也就幾個。
這樣聽來,是不是和姬昌完美的形象很不符?
所以這怎麼辦呢?有些人就幫忙解釋說,很多都是義子。
但其實很無奈,在原著中,有99個確實都是親生的,只有雷震子是撿的。文中姬昌自己說的,他命中該有百子之福,但如今只有99個,撿到這個雷震子是天意。
如果之前就有很多義子,那他知道自己命中有百子,直接認領夠100個就好了,不用等這個天意。
而且如果大部分都是認領的,那也不算什麼百子之福了。紂王可以認領一千個,一萬個。
那為什麼大家口中驕奢淫逸的紂王,只有兩個兒子,死了就要絕後?而近乎完美的西伯侯姬昌,卻生了99個兒子呢?
這其實就是作者思想中的福報思想在作怪。就他是認為:好人多子多福,人丁興旺。惡人斷子絕孫。所以就會出現這種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