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中,劉備為何不聽趙雲等臣勸阻而執意伐吳?
劉備一生很憋屈,最讓他憋屈的是荊州。好不容易有了荊州,讓關羽去守,最後卻因關羽大意,丟了荊州。不但丟了荊州,關羽還因此丟了性命。劉備想為關羽報仇,想收回荊州,想教訓孫權,想出口憋屈之氣。但遭到趙雲、孔明等大臣的反對,由此劉備更憋屈。到底要不要為關羽報仇,要不要收回荊州,要不要教訓孫權?他經過痛苦地思索,終於做出痛苦的決定,而這個痛苦的決定又使他痛苦終生。為什麼是這樣呢?下面我從兩個方面回答這個問題。
一、理應一戰。
到底要不要為關羽報仇,要不要收回荊州,要不要教訓孫權,要不要出兵討伐東吳?劉備經過痛苦地思索,認為理應一戰,其理由表現在三個方面。
第一個方面,是為義而戰。向天下表明,關羽是我劉備的生死兄弟。
關羽是劉備桃園結義的兄弟,結義時的誓言是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現在關羽為了荊州,為了他劉備匡扶漢室的理想征戰沙場,被東吳害死了,此仇不報,他的仁義之心何在?桃園結義的誓言何在?又何以義征服天下?用他自己的話說,朕不為弟報此仇,雖有萬里江山何足為貴?在他看來,不報關羽之仇,至九泉之下,有何面目見關公乎?所以必須出兵討伐東吳,為義而戰。
第二個方面,為理而戰。向天下表明,荊州是我劉備的。
劉備取得荊州可謂煞費苦心。早年,荊州是經過赤壁之戰從孫權那裡借來的,儘管是借來的,但幾經波折,後經雙方協商,有了君子協定,南郡、零陵、武陵三郡是他劉備的。現在孫權趁關羽在襄陽與曹仁交戰之機,用奸計奪走了荊州,不收回荊州於理不容。這是其一。其二,荊州是他出兵中原,討伐曹操的門戶。現在,荊州被孫權奪走了,堵死了他“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的門戶。其三,孫權雖然是盟友,還是國舅,但他為了荊州給自己製造了不少麻煩,把他劉備的老婆也賺回去了,差一點還賺走了他劉備的兒子。為此也得藉此教訓孫權,讓他在有了教訓後老實一點,少惹些麻煩。
第三個方面,為氣而戰。
表面上看,他劉備與諸葛亮是魚水關係,好得不得了。其實,這都是早年在赤壁之戰前後的事情。有了荊州之後,劉備就受不了諸葛亮的管制了。最可怕的是,在常人眼裡,他劉備是諸葛亮的影子,離不開諸葛亮。他劉備為此非常憋屈,他劉備想利用這次御駕親征的機會,顯示自己統帥三軍,馳騁沙場的文韜武略;告訴他的部下,他劉備離開了諸葛亮同樣能攻城略地;告訴諸葛亮,你不要太神氣,沒有你諸葛亮的日子,我劉備同樣能縱橫天下,以此發洩憋屈之氣。這些,並不是我妄加揣測,劉備對諸葛亮的不滿,對於以上的分析是有根據的。劉備曾在部下馬良面前公開表露過。馬良隨劉備出征,他們兩人有這樣一段對話。“馬良說,‘近聞諸葛丞相在東川,點看各處隘口,恐魏兵入寇。陛下何不將各營移居之地,畫成圖本,問於丞相?’先主曰,‘朕頗知兵法,何必又問丞相?’”這一問一答,透視兩條資訊。一是部下馬良還是相信軍事孔明,不大相信身邊統帥劉備。二是劉備對孔明有所不滿,對馬良也有所不滿,都有不屑的味道。馬良又曰,“古人云,兼聽則明,偏聽則暗,望陛下察之。”馬良搬出古人的忠告,劉備才勉強同意,“卿可自去各營,畫成四至八道圖本,親到東川,去問丞相,如有不便,可急來報之。”劉備原來對孔明軍師是言聽計從,這次不但沒有聽從孔明反對出兵東吳的建議,而且從言談中表露出對孔明的怨言。
二、不得不戰。
本來這次出兵東吳,在劉備看來,理由充分、義無反顧、不得不戰,但由於部屬的反對,使他猶豫不決而痛苦,再加上軍師孔明對這次出兵東吳態度曖昧,使他更加痛苦。孔明對這次劉備出征東吳作壁上觀,劉備心知肚明,由此引起了劉備更加深刻地痛苦思索,做出了一個更加堅定的決定,那就是對東吳不得不戰。
為關羽報仇是導火索,是表面原因;討要荊州、教訓孫權是一個目的,不是主要目的。賭氣給孔明看也是做做樣子,出出憋在心裡的那口悶氣,也不是根本目的,只是最初的目的。現在不得不戰的根本目的是想借討伐東吳練兵,培植新生代,為政權順利過渡到劉禪儲備人才。
除了孔明不配合,劉備從孔明那裡感覺到了危機外,劉備還從現實中感覺到了危機。那就是跟隨他的老部下已是七零八落、明日黃花了。恩若兄弟的關羽、張飛,已經不在人世。目睹蜀漢人才匱乏,所以,劉備不得不借出兵東吳練兵,培植新生代。
從這次出兵東吳的人員配置狀況來看,從攻城略地的戰爭實踐來看,打頭陣的、衝鋒陷陣的都是新生代。說白了,主要是關羽、張飛的後人關興、張苞等,從這些現象中可以窺見劉備的真實意圖。而且劉備對這些新生代的表現洋洋得意,劉備對關興、張苞等人屢立大功無限感慨地說,“昔日從朕諸將,皆老邁無用矣,復有二侄如此英雄,朕何慮孫權乎?”進一步佐證了劉備有意栽培新生代的意圖。這也是現實給劉備帶來的危機感。從他劉備自身來看,劉備有時不我待的緊迫感。他已年過六旬,時間與精力都不允許他蹉跎,況且,劉備歷來就是一個有緊迫感的英雄。劉備當年寄居在劉表那裡,就為此掉下過傷感的眼淚。《三國演義》第三十四回有如此記載,“劉備見自己髀肉復生,亦不覺潸然淚下,劉表見玄德有淚容,怪聞之,玄德長嘆曰,備往常身不離鞍脾肉皆散,今久不騎,日月蹉跎,老將至矣,而功德不建,是以悲耳。”過去,為髀肉復生而感歲月蹉跎,老將至矣而流淚,今天,到手的荊州 復又被人奪走,劉備能善罷甘休嗎?更因他明白他的荊州,在他手上丟失,不在他手上收回,那麼靠劉禪是沒有指望的,劉備感覺到自己一天天老去,如不趁此時收回荊州,也許,老天不會給他機會了。他更明白不加快人才培養,蜀漢政權會因後繼無人而自毀長城。因此劉備要迫不及待地出兵東吳。
有人也許會問,出兵東吳,如果只是為了練兵,那麼出兵北伐,不也能練兵嗎?而且出兵北伐,在蜀漢內部是人心所向。不錯,出兵北伐,也能達到練兵的目的,也能達到培養新生代的目的,但是,相對出兵東吳來講,出兵北伐,難度更大,一是曹魏勢力大,二是路途艱險,三是理由沒有出兵東吳如此直截了當。至於第三點似乎為大多數人不可接受,但其一、二兩點是不應該懷疑的,因為後來諸葛亮,六出祁山都無功而返,最後,把在自己累死在五丈原。也因此掏空了蜀國。由此來看,當時,劉備出兵東吳相比出兵北伐是比較清醒、明智地選擇。
綜上所述,我們不難看出,劉備出兵東吳的真實目的。由於現實帶給他的危機感,由於自身帶給他的緊迫感,他終於做出痛苦的決定,面對東吳,劉備不得不戰。
可惜的是關羽自負丟了荊州,丟了性命!劉備也因為自負,被陸遜火燒七百里連營,最後落得白帝城託孤!
歷史真無情,對於自負、賭氣者讓他們自食其果!
《三國》中,劉備為何不聽趙雲等臣勸阻而執意伐吳?
劉備一生很憋屈,最讓他憋屈的是荊州。好不容易有了荊州,讓關羽去守,最後卻因關羽大意,丟了荊州。不但丟了荊州,關羽還因此丟了性命。劉備想為關羽報仇,想收回荊州,想教訓孫權,想出口憋屈之氣。但遭到趙雲、孔明等大臣的反對,由此劉備更憋屈。到底要不要為關羽報仇,要不要收回荊州,要不要教訓孫權?他經過痛苦地思索,終於做出痛苦的決定,而這個痛苦的決定又使他痛苦終生。為什麼是這樣呢?下面我從兩個方面回答這個問題。
一、理應一戰。
到底要不要為關羽報仇,要不要收回荊州,要不要教訓孫權,要不要出兵討伐東吳?劉備經過痛苦地思索,認為理應一戰,其理由表現在三個方面。
第一個方面,是為義而戰。向天下表明,關羽是我劉備的生死兄弟。
關羽是劉備桃園結義的兄弟,結義時的誓言是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現在關羽為了荊州,為了他劉備匡扶漢室的理想征戰沙場,被東吳害死了,此仇不報,他的仁義之心何在?桃園結義的誓言何在?又何以義征服天下?用他自己的話說,朕不為弟報此仇,雖有萬里江山何足為貴?在他看來,不報關羽之仇,至九泉之下,有何面目見關公乎?所以必須出兵討伐東吳,為義而戰。
第二個方面,為理而戰。向天下表明,荊州是我劉備的。
劉備取得荊州可謂煞費苦心。早年,荊州是經過赤壁之戰從孫權那裡借來的,儘管是借來的,但幾經波折,後經雙方協商,有了君子協定,南郡、零陵、武陵三郡是他劉備的。現在孫權趁關羽在襄陽與曹仁交戰之機,用奸計奪走了荊州,不收回荊州於理不容。這是其一。其二,荊州是他出兵中原,討伐曹操的門戶。現在,荊州被孫權奪走了,堵死了他“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的門戶。其三,孫權雖然是盟友,還是國舅,但他為了荊州給自己製造了不少麻煩,把他劉備的老婆也賺回去了,差一點還賺走了他劉備的兒子。為此也得藉此教訓孫權,讓他在有了教訓後老實一點,少惹些麻煩。
第三個方面,為氣而戰。
表面上看,他劉備與諸葛亮是魚水關係,好得不得了。其實,這都是早年在赤壁之戰前後的事情。有了荊州之後,劉備就受不了諸葛亮的管制了。最可怕的是,在常人眼裡,他劉備是諸葛亮的影子,離不開諸葛亮。他劉備為此非常憋屈,他劉備想利用這次御駕親征的機會,顯示自己統帥三軍,馳騁沙場的文韜武略;告訴他的部下,他劉備離開了諸葛亮同樣能攻城略地;告訴諸葛亮,你不要太神氣,沒有你諸葛亮的日子,我劉備同樣能縱橫天下,以此發洩憋屈之氣。這些,並不是我妄加揣測,劉備對諸葛亮的不滿,對於以上的分析是有根據的。劉備曾在部下馬良面前公開表露過。馬良隨劉備出征,他們兩人有這樣一段對話。“馬良說,‘近聞諸葛丞相在東川,點看各處隘口,恐魏兵入寇。陛下何不將各營移居之地,畫成圖本,問於丞相?’先主曰,‘朕頗知兵法,何必又問丞相?’”這一問一答,透視兩條資訊。一是部下馬良還是相信軍事孔明,不大相信身邊統帥劉備。二是劉備對孔明有所不滿,對馬良也有所不滿,都有不屑的味道。馬良又曰,“古人云,兼聽則明,偏聽則暗,望陛下察之。”馬良搬出古人的忠告,劉備才勉強同意,“卿可自去各營,畫成四至八道圖本,親到東川,去問丞相,如有不便,可急來報之。”劉備原來對孔明軍師是言聽計從,這次不但沒有聽從孔明反對出兵東吳的建議,而且從言談中表露出對孔明的怨言。
二、不得不戰。
本來這次出兵東吳,在劉備看來,理由充分、義無反顧、不得不戰,但由於部屬的反對,使他猶豫不決而痛苦,再加上軍師孔明對這次出兵東吳態度曖昧,使他更加痛苦。孔明對這次劉備出征東吳作壁上觀,劉備心知肚明,由此引起了劉備更加深刻地痛苦思索,做出了一個更加堅定的決定,那就是對東吳不得不戰。
為關羽報仇是導火索,是表面原因;討要荊州、教訓孫權是一個目的,不是主要目的。賭氣給孔明看也是做做樣子,出出憋在心裡的那口悶氣,也不是根本目的,只是最初的目的。現在不得不戰的根本目的是想借討伐東吳練兵,培植新生代,為政權順利過渡到劉禪儲備人才。
除了孔明不配合,劉備從孔明那裡感覺到了危機外,劉備還從現實中感覺到了危機。那就是跟隨他的老部下已是七零八落、明日黃花了。恩若兄弟的關羽、張飛,已經不在人世。目睹蜀漢人才匱乏,所以,劉備不得不借出兵東吳練兵,培植新生代。
從這次出兵東吳的人員配置狀況來看,從攻城略地的戰爭實踐來看,打頭陣的、衝鋒陷陣的都是新生代。說白了,主要是關羽、張飛的後人關興、張苞等,從這些現象中可以窺見劉備的真實意圖。而且劉備對這些新生代的表現洋洋得意,劉備對關興、張苞等人屢立大功無限感慨地說,“昔日從朕諸將,皆老邁無用矣,復有二侄如此英雄,朕何慮孫權乎?”進一步佐證了劉備有意栽培新生代的意圖。這也是現實給劉備帶來的危機感。從他劉備自身來看,劉備有時不我待的緊迫感。他已年過六旬,時間與精力都不允許他蹉跎,況且,劉備歷來就是一個有緊迫感的英雄。劉備當年寄居在劉表那裡,就為此掉下過傷感的眼淚。《三國演義》第三十四回有如此記載,“劉備見自己髀肉復生,亦不覺潸然淚下,劉表見玄德有淚容,怪聞之,玄德長嘆曰,備往常身不離鞍脾肉皆散,今久不騎,日月蹉跎,老將至矣,而功德不建,是以悲耳。”過去,為髀肉復生而感歲月蹉跎,老將至矣而流淚,今天,到手的荊州 復又被人奪走,劉備能善罷甘休嗎?更因他明白他的荊州,在他手上丟失,不在他手上收回,那麼靠劉禪是沒有指望的,劉備感覺到自己一天天老去,如不趁此時收回荊州,也許,老天不會給他機會了。他更明白不加快人才培養,蜀漢政權會因後繼無人而自毀長城。因此劉備要迫不及待地出兵東吳。
有人也許會問,出兵東吳,如果只是為了練兵,那麼出兵北伐,不也能練兵嗎?而且出兵北伐,在蜀漢內部是人心所向。不錯,出兵北伐,也能達到練兵的目的,也能達到培養新生代的目的,但是,相對出兵東吳來講,出兵北伐,難度更大,一是曹魏勢力大,二是路途艱險,三是理由沒有出兵東吳如此直截了當。至於第三點似乎為大多數人不可接受,但其一、二兩點是不應該懷疑的,因為後來諸葛亮,六出祁山都無功而返,最後,把在自己累死在五丈原。也因此掏空了蜀國。由此來看,當時,劉備出兵東吳相比出兵北伐是比較清醒、明智地選擇。
綜上所述,我們不難看出,劉備出兵東吳的真實目的。由於現實帶給他的危機感,由於自身帶給他的緊迫感,他終於做出痛苦的決定,面對東吳,劉備不得不戰。
可惜的是關羽自負丟了荊州,丟了性命!劉備也因為自負,被陸遜火燒七百里連營,最後落得白帝城託孤!
歷史真無情,對於自負、賭氣者讓他們自食其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