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冷國儉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是孔子學生曾參所撰著的《大學》一書中在“經文”部分提出來的“三綱領八條目",“八條目”中的最後四條目,也稱目的條。前四條是方式方法手段,“正心、誠意、致知、格物”。“修身”指個人的修養,提高素質,應包括學習、品質、道德、人格、人品、能力、智慧諸方面。“齊家”,齊,形容詞活用為動詞,因帶賓語“家”

    ,使動用法,亦簡稱形容詞的使動用法,訓作“使……整齊";“家”指春秋時期大夫的食邑,亦即大夫所管轄的地方,收取奉祿。齊家就是使大夫的食邑整齊,也就是管理好大夫的“家”,與現代的“家"不是一個概念,不是一回事。“治國”中的“國”,也不現代的國家的概念,“國”指諸侯的封地;周朝的諸侯按親疏遠近功勞大小分為公侯伯子男五等,他們的領地為“國”。“治國”即諸侯治理自己的封地。“平天下”,平,形容詞的使動用法,譯為“使……太平";天下,指整個周朝。“平天下”即“使天下太平“或譯為“使整個周朝安定"。

    現代,人們也要“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與時俱進地看問題,與時俱進地吸取其精華,與時俱進地古為今用。這一切都是老祖宗留下來的寶貴的精神財富,萬萬不能拋棄,要繼承,要發掦光大。沒有過去,那有現在;沒有從前,那有今天;沒有古代,那有現代。不能忘本,水有源,樹有根。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判斷榴蓮熟還是不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