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東蒙一小卒

    武家匯村隸屬於山東省臨沂市費縣南張莊鄉下一自然村 ,位於革命老區沂蒙山下,北有日東高速公路。是中國農村發展的一面鏡子,是當地有名的文明村,村內現 有中等規模超市,農家樂(劉家飯店),磨坊等等,村內所有道路已水泥硬化,現配備太陽能路燈、綠化帶、垃圾桶、垃圾池等等 ,衛生條件不斷的改善,同時村內還儲存著古老的磨盤供村民磨粗糧,村民吃的基本是自家種的綠色無汙染的農家蔬菜。

  • 2 # 心累力乏

    謝邀!我老家坡徐村位於尉氏縣東北方向,東鄰三幹河,西臨賈魯河。坡徐村可謂歷史悠久,人傑地靈,清朝末年徐四坤中舉,後成為遠近有名的開明紳士。坡徐村徐姓佔90%,有8個村民小組,兩千多口人,90年代以前,村中有小學和初中,容納周邊五六個自然村的學子上課,目前是保留有村小學。

    坡徐村在文革期問是一個追風的地方,部分人喜歡拉幫結派,造反人士倍出,每次運動都會走在全鄉的前列。記得小時候村裡經常召開批鬥會,有“日本特務”,有地主分子和右派分子等,造反派用白紙糊成“辣椒冒”戴在被批者的頭上,有時還掛胸牌遊街。

    坡徐村曾是水坡鄉經濟發展好的村莊,賈魯河灘幾千畝刺槐林中是村民割草積肥的好地方,街道上每家每戶門前常年堆放著大量農家有機肥,抗旱排澇水利設施齊全,加上土壤質量不錯,是周邊村姑娘們嚮往的地方,村上小夥子一般不用發娶媳婦的愁。

    改革開放以後,坡徐村的村民優越感代替了進取心,常以富裕而自居,常規的糧食種植讓村民的經濟條件日趨落後,周邊許多村窮則思變,多種經營,成了一個個的小康村。特別是八十年代後期開展的新村規劃活動中,村幹部不想得罪人,村民思想關閉自守,一度使村莊街道變成了《地道戰》中的地道,外村人進村找不到出村的路,錯過了許多美麗鄉村專案的實施,村容村貌可想而知,好在農民打工潮興起以後,年輕的坡徐人與時俱進,在黨的富民政策惠及之下,出現了許多成功人士,村民經濟狀況明顯提高,在奔向小康的大道上總算跟上了步伐!

    要說能感動我的人物,我就不得不講一下現任的村黨支部書記徐林河了。四年前,我們坡徐村到了讓鎮黨委政府最頭疼的地步,街道通不開,路燈沒處架,安全用水工程無法施工,村兩委己處於癱瘓狀態,民心一片散沙,坡徐村走向何處去?在這危難時刻,徐林河勇敢地站了出來,在鎮黨委的大力支援下,他以為民著想之心,用公平公正和不怕得罪人的精神,用耐心的思想工作與強硬的態度相結合的方法,很快打開了新村建設的新局面。現在,全村街道已基本疏通,一半以上已鋪上了水泥路,安全飲水讓每戶村民都用上了自來水,嶄新的村委大院成了幫民助民的服務中心,經他引進的青江魚養殖專案投資上億元,為幫困扶貧開批了新渠道,坡徐現在是芝麻開花節節高,一天更比一天強!

  • 3 # 其樂桃桃

    我村名叫孫孟村,真可謂歷史悠久,源遠流長。

    說到村名的由來,不得不提漢初名將孫猛。據《安丘縣.志》《高密縣誌》以及《史記.淮陰侯列傳》記載:孫猛,軍事猛人,隨淮陰侯韓信戰濰水。

    當時,齊楚聯軍約十二萬人,早已搶佔先機,佔領濰水東岸。韓信軍士不足三萬,駐紮在濰水東岸。

    雙方決定死磕到底。其結果必定一方被磕死。

    韓信心裡透亮,敵強我弱,須以智取勝。於是叫上孫猛,一同察看地形,尋找破敵良機。

    韓信循峽山南行,行不多遠,突然,仰天大笑(這個動作很眼熟)。聲震濰水,水鳥驚飛。

    但所謂英雄所見略同。孫猛曰:"三九天而水未凍,此天助我也"。

    於是,孫猛參謀長奉兵團司令韓信之命於濰水上游秘築堵水壩。具體位置在安丘的孫孟村東10裡,高密的柿子園村西2裡,諸城涼臺的"韓信壩"南10裡。當然,這些地方現在成了一家子,同屬濰坊峽山區了,這是後話。

    韓信率先發起攻擊。聯軍統帥名叫龍雎,此人是一位顏值很高,思維細胞缺乏的肌肉男。當時勃然大怒曰:"韓信,腦袋離濰水太近,滲水了不成?"於是,全線反擊。

    韓信的演技堪比北京電影學院的表演生。遇敵即潰,誘敵來追。

    孫猛見敵軍大部進入河床之內,隨發軍令:"去他孃的!"眾軍士決壩放水,盡淹敵軍。韓信隨後率軍掩殺。

    其後的結果真嚇人,史書的記載是八個字:"積屍阻塞,濰水斷流。"通俗的說法是,屍體多得可以壘峽山大壩,水都淌不動。

    龍雎知道中了韓信的陰招,氣得跺腳罵娘。但他知道,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現在而今眼目下,保命要緊。龍雎拼死突圍後,向蓋公山方向跑來。

    蓋公山,峽山區王家莊街道朱子一村南山。上世紀七八十年代,華人民解放軍駐景芝鎮王固疃部隊幾乎每年在北搞軍事演習,可見其地形在軍事學上的重要性。本著對敘述負責的態度,我去過幾次。該山綿延峭拔,騎馬不能通行,只能走右邊山腳下的小路,路的右邊不遠處即是濰水,中間隔一溼地,蘆葦叢生。

    地形險要,韓信心狠,命兵團政委灌嬰設伏於此。真要了命了!

    這位政委實在有一套,他命軍士在山上擂鼓吶喊,不讓人靠近,弓箭手堵死路口,伏兵設於蘆葦叢中,張網以待。

    龍雎不出所料地向蓋公山跑來,不出所料地衝入蘆葦蕩,不出所料地被漢軍斬殺,一點懸念也沒有。就像導演在排戲。

    真沒想到,龍雎死後兩千多年,鄭公街道有了一處省級文物單位一一龍雎冢。龍雎死在王家莊街道還是死在鄭公街道?這真是一個不解之謎。沒辦法,現在都想經濟搭臺,名人唱戲,連死人都成了香湯。

    再說孫猛見敵一部沿浯河逃竄,急忙率軍追殺。鑑於孫猛同志是位猛人,追得太猛,砍得太猛,又鑑於人急了兇,狗急了瘋,潰敵猛烈反撲,孫猛不慎被冷箭所傷,不治身亡。

    英雄就是英雄。彌留之際,孫猛面對汩汩流淌的浯河水,看一眼兩岸挺拔青翠的樹林,慨然曰:"吾死此處,亦無憾矣!"

    唉,浯水悠悠,忠魂遠逝。孫猛同志,一路好走!嗚呼!哀哉!

    經此戰,漢軍由戰略防禦轉為戰略反攻。據史學家評價,此戰意義不亞於國共戰爭史上的遼瀋戰役。韓信功績不亞於東北野戰軍司令林彪,而孫猛功績亦不亞於東北野戰軍參謀長劉亞樓。孫猛以身報國的精神永遠為後世所景仰!

    一杆子又扯到了明初。

    話說朱洪武坐天下,實行人口遷移政策。從河北棗強縣遷出數人,他們風塵僕僕,千里跋涉,就像遊孑尋找故鄉水,餓漢尋找烤羊腿,尋找一片適宜居住的地方。

    這群人到了浯河岸畔,見野花燦燦,樹葉青青,水流潺潺,當即決定:不走了,就是它了,建村居住!

    相信當時沒有電腦查詢,只有一個悠久的傳說,他們決定,就叫孫孟村!

    本來是"猛",卻被訛傳成"孟"。其實,猛也好,孟也罷,那段塵封的往事早已湮沒在歷史的塵埃中。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旮旯堆裡趴雞群,名字就是個記號,當下活得滋潤就好!

    此一下,孫孟村的歷史又掀開了新的一頁!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農民不懂如何種植和管理農作物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