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兔哥哨位

    核潛艇也不是到處瞎跑,跑到沒有任何敵情的地方去有什麼用,核潛艇的航行區域都是有目標的,在其武器打擊射程範圍內的海域隱蔽航行,或者是懸浮於某一個海域隱蔽待機。核潛艇有攻擊型核潛艇,有戰略導彈核潛艇。核攻擊型潛艇的活動頻率要大,隱蔽機動海域廣,但都是在對手的附近海域隱蔽機動或者的隱蔽待機,攻擊核潛艇有一個重要任務就是抓戰略導彈核潛艇,當然,它也保護己方的戰略導彈核潛艇,還可以對陸打擊,伴隨航母編隊負責前方水下開路。戰略導彈核潛艇的隱蔽機動相對要規範一些,不需要它過於活躍,隱蔽是第一位。攻擊核攻擊的行動如果比做“脫兔”,戰略導彈核潛艇就是靜如“處子”。

    所有核潛艇都不是到處滿世界海域隨便跑,而是有各自的活動範圍,通常是能有效對抗和防禦對手的位置。戰略導彈核潛艇都有一個活動區域,也叫做任務海域,這是它們的“窩”,什麼時候在哪個海域是有一個計劃的,並不能瞎跑。戰略導彈核潛艇攜帶戰略潛射導彈,其活動區域根據潛射導彈的射程而做為第一要素,要能夠打擊到對手本土的射程。我們通常把戰略導彈射程越遠看做越好,這種看法對於陸基戰略導彈適合,因為陸基戰略導彈是在本土發射的,要打擊到對手本土,就需要更遠的射程。

    而對於潛射戰略導彈而言,其射程受潛艇的效能影響,如果潛艇的隱蔽性差,就需要潛射導彈射程更遠,因為,你不敢跑到距離對手很近的位置。如果潛艇隱蔽效能好,潛射導彈的射程即便是看似不佔優勢,但它可以協助潛艇的力量實現更遠的打擊距離。戰略導彈核潛艇在家門口隱蔽待機並不是一個優勢,雖然這裡更安全,但也有劣勢,就是被對手防範著。如果能夠隱蔽於對手想不到的位置,無疑更具威懾力。

    戰略導彈核潛艇所攜帶的導彈都有一個射程,其活動區域都是針對對手本土而做為參考,要保證核導彈能夠打擊到對手本土。另外,潛射彈道導彈並不能雖意一個位置就可以發射戰略導彈後直奔對手本土,而是需要有一個慣性彈道。戰略彈道導彈通常不採用衛星輔助制導,而是依靠慣性制導,星光輔助制導,這樣就不怕被幹擾,因此,需要有一個發射陣位做為初始彈道,所以,戰略導彈核潛艇並不能雖然亂跑,它有發射陣位,它要麼就是在多個陣位區域慢慢的潛航,要麼就是靜默隱蔽。這樣做很難被發現,也可以突破對方彈道導彈防禦圈,你不知道它在哪裡,但你知道它在所攜帶的戰略潛射導彈打擊到你的本土的某個位置,並且已經把射擊諸元標定好了,隨時可以發射導彈。

  • 2 # 紅色手電筒

    核潛艇又不是遊艇,那能隨便跑呀。

    彈道導彈核潛艇通常在稱為“海上堡壘區”的區域內巡航,這個堡壘區是根據彈道導彈的射程,要攻擊的目標位置,綜合各種因素考慮選定的,這個區域內能夠得到本國海空兵力的掩護。

    海上堡壘區對於某些國家比如英法是有重疊的,在09年兩國的核潛艇就在某個地方發生了碰撞。

    核潛艇按照用途分成彈道導彈核潛艇和攻擊型核潛艇兩種。其中彈道導彈核潛艇是有自己的巡航區域的,在這個區域內巡航可以受到本方的航空、水面艦艇等力量的保護,這些保護力量可以保護核潛艇在巡航時可以不受對方反潛兵力的襲擾。從而保證在需要的時候,能夠執行核反擊任務,一般把這個活動區域叫做海上堡壘區。

    攻擊核潛艇的活動範圍相對更大一些,但是也要事先制定航線,不能亂跑。

    而攻擊型核潛艇的活動範圍要大一些,主要是攻擊型核潛艇執行的任務更多一些,攻擊型核潛艇的活動範圍是根據自己的任務來決定的。

    攻擊型核潛艇執行護航任務的時候,肯定就是跟著護航的目標運動,護航彈道導彈核潛艇一般是跟在彈道導彈核潛艇的後邊幾海里的地方,而如果是給航空母艦護航一般是在航母編隊前方几十海里的地方,但是肯定是根據護航目標的運動軌跡來決定自己的航線,而不是亂轉。

    執行偵察任務的時候,攻擊核潛艇的活動空間大一些,不過在執行這種任務的時候,首先也是要制定自己的航線,並且按照制定的航線航行,不會亂跑。

    美軍幾年前在關島就發生了潛艇撞山的事故,這說明對於海底的地形還有很多的空白點,潛艇開到山上的情況搞不好就會發生。

    所以說,核潛艇都是按照自己執行的任務來制定航線,然後按照航線航行,而不是亂跑。如果亂跑的很容易發生意外情況,幾年前美國駐關島的一艘洛杉磯核潛艇,就是在海底發生了撞山的事故,就是由於制定航線的時候,用的海圖沒有更新,而海底由於造山運動或者是珊瑚的生長,地形發生了變化所以導致了撞船的事故,這種事在淺水區域特別容易發生。而且本身現在海底的地形海圖並不完備,還有很多空白地區,如果在這些空白地區航行,發生撞船的可能性更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收割理論和精明的捕食者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