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頂尖瘋人
-
2 # A委員長說我帥
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和人類提高環保意識。個人認為,未來的出行更多還是會圍繞環保這個主題來發展。新能源是必然的一條道路,但是會加入更多的黑科技。另外也會從緩解道路壓力著手,出現很多新奇特的出行工具,不乏有會飛行的汽車、無軌無輪車等。
-
3 # 琪心視訊
中國目前高速路網排在世界第二僅次美國,但高鐵這一項我們排世界第一,隨著交通及智慧化發展,越來越向便利智慧化話人性化。
-
4 # 科技公元
中國的高鐵技術世界領先,想必大部分人都體驗過它的速度與平穩。許多人也乘坐過飛機,可是飛機的起降階段,是存在較高風險的。但是高鐵和飛機的綜合體,你聽說過嗎?
俄羅斯公司Dahir Insaat就結合了高鐵和飛機的優點,推出了一套“飛行火車系統”。它外形跟普通飛機區別不大,主要是推動力和運作原理的區別。飛機頭有兩瓣小的機翼用於微調方向,大機翼和尾翼上共有12個螺旋槳,能隨意翻轉,給不同方向提供推動力,從而可以帶來更平穩的降落和飛行感。他們還設計了其他不同機型,飛行原理也是相似的。當然了,最重要的就是,它結合了火車軌道的特點,整架飛機飛行零耗油,原因在於飛機機身下多出的這條尾巴。它是給飛機提供電力的輸電管道,連線著細長的電軌,能自動伸縮,不會給機身造成負擔。它還能把控機身的方向,看起來就跟放風箏一樣。進站也同樣簡單,固定住位置後就能平穩降落了。一個航站的佔地面積也就相當於一個高速路休息站的大小,建造起來省時省空間。
Dahir Insaat公司表示,這臺裝置能同時承載1000-2000名乘客,以500km/h的平均速度行駛。這一概念一出,就驚豔全球,目前正在融資階段。但是也有國網路友表示,這也就是臺被牽制著的飛機,軌道的建設和各個站點的建設也需要花費更多的費用。充滿未來感的飛行火車,你怎麼看呢?
。。。到2020年,高速鐵路營業里程達到3萬公里,覆蓋80%以上的大城市。新改建高速公路通車裡程約3萬公里。具備條件的建制村通硬化路和班車。村村直接通郵。
到2020年,基本建成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長江中游、中原、成渝、山東半島城市群城際鐵路網。加快300萬以上人口城市軌道交通成網,新增城市軌道交通運營里程約3000公里。加強郵政、快遞網路終端建設。
擴充套件資料
“十三五”時期,中國交通運輸發展將按照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佈局,牢固樹立和貫徹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提高發展質量和綜合效率,積極發揮不同運輸方式的比較優勢,堅持網路化佈局、智慧化管理、一體化服務、綠色化發展,建設國內國際通道聯通、區域城鄉覆蓋廣泛、樞紐節點功能完善、運輸服務一體高效的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交通運輸保障,更好地服務中國經濟發展,更好地連通中國與世界。我們出行的方式在不斷改變。現今,Uber的估值可能已達上萬億,美國通用汽車公司正在建立一個獨立的無人駕駛汽車研發部門,Maven則致力於“拼車”市場的發展;福特稱自己是一家“移動出行”公司,正在涉足無人駕駛汽車領域;而特斯拉,也在市場上領盡風騷。
汽車行業的迅猛發展,引起了華爾街的關注。相關人士對此進行了研究,試圖為投資者在這個新領域找準定位。
在對美國交通現狀進行了大量的研究和分析之後,摩根士丹利團隊得出了結論:未來美國將形成以無人駕駛汽車為主導,軟體輔助系統為協助的智慧交通體系。
“一支共享的電動無人駕駛汽車車隊將構成全國公共交通體系的基礎,且不會給政府帶來大量的財政負擔;這也有利於決策者實現減排目標。”
美華人真正想要的是什麼
上述構想聽著很不錯,但是美華人是否真的想要這樣一個全國性公共交通體系,抑或是他們是否願意為此買單,我們不得而知。
基於現有的汽車產業發展模型,摩根士丹利團隊也給出了下列論斷:
“在當前美國,私家車擁有量過剩,為“共享移動出行”市場的發展提供了契機。平均每戶美國家庭擁有汽車2.2輛,20%以上的美國家庭擁有三輛或三輛以上的汽車。然而,在已有兩輛車的家庭,每新購入一輛車,就意味著家中所有車的使用率都會急劇下降,導致每公里的行車經濟成本增加。”
上述結果中“過剩”一詞的使用就有待商榷。很多美華人可能並不想要建立全國性公共交通體系——即使這個體系是由蘋果或者谷歌公司製造的酷炫無人駕駛汽車構成的——美華人依舊想要更多的私人汽車。在美國,就最普通的家庭而言(通常有兩個孩子,家長雙方都要工作),家中少於兩輛車幾乎是不可能的。
而兩輛車的持有也僅僅是滿足了最基本的交通需求。大部分人在家中都有一輛備用車——可能是一輛敞篷車,可以在夏天開著遛彎兜風;也可能是一輛小卡車,方便週末進行園藝工作;抑或是一輛帶行李架的SUV,用於野營、釣魚或者山地腳踏車騎行等活動。
太有錢——也麻煩
美國是個富有的國家。相對而言,“太有錢”帶來的結果就是每戶家庭都擁有更多的車。並且,青少年或者大學生的用車需求也是不容忽視的。
在汽車行業,經濟學似乎行不通;不過,用經濟學來解釋汽車持有率變化從未出現行得通的狀況。舉例而言,你借錢買了一輛新車,剛上手它就已經貶值了15%。你用它十年,期間在汽車維護上花了大筆大筆的錢,然而最終,你的汽車依舊分文不值。
可是,美華人倒是很樂意忽視這一點,因為他們覺得,在家裡有一堆車實在是太方便了。Uber其實很方便,可以隨時叫車,但是缺點是它並不能隨叫隨到,有很多時候,我們不得不等個十個二十分鐘才行。
誰都想擁有一輛屬於自己的車
在這樣的情況下,“隨著高科技的發展和新產品的出現,未來交通將產生巨大的變革”這一說法似乎依舊很有吸引力——有吸引力是因為,既然在這波變革大潮中可以獲得大量利益,為何不進行投資呢?但是,直面事實吧——要想讓當前的汽車產業翻身變革,美華人還是先改變民族性格吧。
摩根士丹利團隊的推理分析漏洞百出,但是他們並不是唯一一群在這條錯誤道路上越走越遠的人;一些傳統的汽車公司也在針對一些莫須有的問題進行積極地投資: 沒有任何有意義的證據顯示——我們不想擁有屬於自己的私人汽車。真實情況是,去年美國賣出的汽車數量破了記錄;與此同時,中國超越美國,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汽車市場。現在看來,我們都錯了——千禧一代依舊想要擁有屬於自己的車。
摩根士丹利團隊對於未來交通行業發展的分析,我們不敢苟同。至於未來交通最終將如何發展,讓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