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5
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3977671246998

    電影《大事件》講述的是香港某地區發生槍戰,社會各界譁然,警方遇到了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機”,警方一方面要抓人,一方面更需要挽回輿論導向與建立市民信心。警方與匪徒不斷髮生正面衝突,各有傷亡,迫於外界的壓力警方篩選了利於自己的資料交付媒體,而看到媒體的報道,匪徒也在釋出資料試圖引導輿論。電影最後以警方的成功剿匪而結束,警方也將一次公共危機事件力挽狂瀾。

    由於電影中警方與劫匪截然相反的立場,媒體最初只能完全信服警方釋出的資料,而當劫匪介入這場“作秀”時,輿論大驚,因而電影裡就出現了上述理論中的擬態環境與現實環境。

    電影中表現的擬態環境主要表現在警方為顧及自身形象,過濾掉那些表現警方傷亡、節節敗退、行動不力的資料片段公佈給媒體,篩選有利於表現警方英勇善戰的資料片段,媒體再透過自身渠道將訊息釋出給市民。同時,警方還打感情牌,製作宣傳片向媒體和市民宣講警察有家室的苦衷。此外,在用餐時間警方還給執勤警察和媒體記者送上豐盛的工作餐和水果飲料,表現出無微不至的善意與關懷。與此同時,當大樓內受困的劫匪透過電視報道得知警方公佈的言論時,他們也透過網路釋出自己錄製的資料與素材,資料內警方行動受挫,而劫匪關心人質,共進豐盛午餐再一次令輿論譁然。除了這雙方之外,裡面還有一方就是資訊傳播的媒介,即新聞媒體,我們視為較為立場上中立客觀的一方。衡量他們業績的就是收視率,而同時各家不同的新聞媒體之間也存在著競爭,因此他們會更大程度的去挖掘事件本身,儘量讓市民更多的被吸引到自己的傳播載體上。

    把關人掌握著核心內容的走向。在不同立場上的把關人也是不同的。就警方而言,把關人是負責這次行動的方警官(陳慧琳飾演),她所處的職責就是完成這場“公關秀”,目的意圖就是挽回警方在市民中的形象問題,而邵美琪只是協助她進行把關活動。就劫匪一屋子人而言,雖然釋出訊息到網上的是被劫持的小男孩,但是實際的把關人是劫匪阿元(任賢齊飾演),他控制著資訊的選取與釋出,同時他也是劫匪行動計劃的策劃頭目。

    在本片中擬態環境主要是警方面對公共危機事件作出處理和反應的結果,警方所營造擬態環境無疑是與現實環境有差距的,反映的僅僅是事件的單面性質,不夠真實和客觀,但是隨著劇情的發展,警方能反客為主打一場漂亮的翻身仗就是成功的,到後來現實環境幾乎完全為擬態環境所利用,方警官為了圓滿擬態環境甘願將自己放在現實環境中作賭注,而此時的這兩種環境是可以劃上等號的,方警官完全成為了與劫匪阿元兩人博弈中的把關人,不得不說,這就是危機處理,當然也反映出導演的功力。

  • 2 # 柯基柯基

    《大事件》是杜琪峰第一部被送到戛納電影節展映的影片,女主角陳慧琳也因此走向了國際舞臺,此時的陳慧琳已經從影近10年的時間,能收穫到這樣的成果自然是意義重大。《大事件》並非單純意義上的商業影片,這部作品的杜氏風格依然很明顯,出類拔萃的劇情設定依然是杜琪峰電影最突出的特點。陳慧琳在片中僅有三套戲份,本身電影中發生的時間也很短,杜琪峰要求陳慧琳以樸實無華的表演來征服觀眾,畢竟她所出演的人物方潔霞是一個事業心極強的女性,這個角色的剛毅果敢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對待敵人冷若冰霜的表情同樣美麗動人。

    杜琪峰原本現在戲尾為任賢齊和陳慧琳安排一場吻別的戲,任賢齊也為此興奮了好久,誰知杜琪峰最終還是改變了主意,讓任賢齊孤獨的死去。任賢齊的美夢也未能實現。

  • 3 # 人生莫如意

    影片講述了香港警察在一次失敗的任務後如何同悍匪對峙,挽回公眾信心和重新樹立形象的故事。杜琪峰憑藉此片於第42屆臺灣金馬獎獲得最佳導演獎。 影片評價

    正面觀點:

    演員

    杜琪峰在配角陣容裡雖可看見林雪、任達華、邵美琪等熟面孔,但主角卻是以往從未合作的任賢齊、張家輝和陳慧琳。3位主演以往的角色偏於型別化,給人感覺深度不夠、演技平平,杜琪峰起用他們,大量用長鏡頭、大場面運鏡,挖掘出了這3個演員的另一面。

    有兩位劫匪由內地演員尤勇、丁海峰擔綱,是表演最出彩的角色。丁海峰臺詞極少,但冷悍的肢體語言和眼神很有說服力;尤勇表面的冷靜給人留下極深的印象,他與任賢齊在廚房共同掌勺的那場戲,更將兩個大盜的個性表現得淋漓盡致。 故事情節:

    警匪對峙的故事情節以往的電影講得已夠多,但杜琪峰選擇了新鮮的角度插入,正邪雙方運用媒體大打心理戰的情節,觀眾卻見得很少。一切為“秀”的舉動,正是正邪兩方的談判和拉鋸,似曾有理,卻著實荒謬;似曾相識,又十分新鮮;看似光鮮,也非常殘酷。

    影片風格:

    《暗戰》、《槍火》、《PTU》都是涉及到槍、黑幫的影片,但很少聽見槍聲,總是用場面的排程和人物動作折射角色心理,並用深藍色調烙下明顯的影像痕跡。然而《大事件》不是。《大事件》一反香港動作片傳統,不以精心設計的動作出位,偏走紀實道路,宛如一部粗剪而成的新聞紀錄片,讓事件本身的節奏成為最大的噱頭。

    媒體一再炒作的“長鏡頭”正是這一風格的寫照。影片一開始的寫實長鏡頭初看漫長得近乎無趣,但場面偏營造得極為真實。大樓對峙戰中,顆粒感十足、純用自然光的畫面,更像煞了新聞紀錄片。杜琪峰是個善求自我突破的人,也善於將這種突破體現在演員和影片中。《大事件》再一次顛覆了他自己以往的風格,給人新鮮感受。 反面觀點

    演員

    任賢齊的表現未如人意,詮釋大賊的處危不亂、料敵先機已夠吃力;再演繹這種男性情感戲,同樣不見動人之處。與他類似的是陳慧琳和張家輝,指揮若定的高階女警與拼命莽撞的重案組長角色,雖可見演出賣力,於他們自身也算最佳發揮,但整體感覺就遠不如林雪、邵美琪、張兆輝、任達華幾位杜Sir舊部來得精彩傳神。

    題材

    《大事件》在題材和視點上讓人眼前一亮,但是片中事件產生的根本原因和傳媒積弊所在,影片並未深挖到底。影片對於傳媒的態度更偏於否定,影片在立場上自覺不自覺地站到了傳媒的對立面。

    整體

    《大事件》儘管比杜琪峰之前作品多了新鮮感,實際卻少了幾分個人特色。平媒介入警匪鬥智,又有全港警察總動員的大陣仗,不過是平添許多熱鬧及黑色趣味,與影片情節並未產生化學反應,反不及游乃海編劇的《槍火》、《PTU》於簡單中見錯綜的意味悠長。而此次老杜一改以往拍靜態槍戰戲的手法,大拍火爆激烈的槍戰場面,亦令不少觀眾以為本片不如《槍火》風格明顯,似乎過於商業大眾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孩子在學校遭受老師和同學冷落,錯在家長不討好老師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