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人性是與眾不同的,人的一生有本我,自我超我,甚至於無我的變化,他的學術至今令人深思,我想請你們暢遊一曰,說說看,三我存在,對我們的影響。謝謝
8
回覆列表
  • 1 # 酷炫腦科學

    我們生活的時代複雜多變,積極的一面是人類發展達到一個新的頂峰。暴力、貧困、癌症等問題日漸被消滅;教育、醫療、生活水平也在不斷提升;消極的一面則是,社會出現了前所未有的分裂的局面——各種主義劃地為營,凡事非得辯出個誰對誰錯才肯罷休。

    而近日來,媒體上的某些爭辯簡直令人頭暈腦脹。而這種“不管做什麼都要贏”的觀念似乎在人群中也變得越來越流行。這種觀念不僅沒有以辯證思想、善意主張或是客觀證據為原則,也不要考慮全體人類的發展前景,反倒是宣傳了一種“為求勝利不求手段也是可以接受的”觀念。

    一個值得玩味的悖論是這樣說的:越是剋制自我意識的,就越有可能達到自己的目標。但是要知道,人們會在很大程度上低估了所謂的“自我提升”對實現目標的阻礙——即使你所設定的目標就是為了自己。

    “Ego(自我)”一詞最早出現在佛洛依德提出來的三個關於“我”的概念中,剩下兩個分別為本我(ID)、和超我(superego)。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 “Ego” 一詞可以有很多種解釋。在本文中,“Ego”的定義為:個體渴望看到自己永恆的、積極的內心需求。這毋需懷疑,因為自我可以是我們最強大的資源,但它也可以變成我們最可怕的敵人。

    一方面,人類最基本的自我覺悟、自我反省以及自我控制,這三者對於個體最終能達成目標都缺一不可;另一方面,Ego卻會不惜一切代價,將我們與過去犯下的錯誤劃清界限。一名心理學家說過,Ego會創造出一個“採取自我防禦機制的動物園”。本文就認為這些看起來積極的防禦機制恰恰就是 “Ego” 。

    一個惹人煩的“Ego”常常令人花費大量時間在自我防禦上,搞得好像真有“自我”這回事似的。我們的“Ego”會竭盡所能來維護自己的主張,這樣導致的後果就是原本設定的目標反倒受到矇蔽。看著似乎有些矛盾的是,相比起一味叫囂著要自我提升,實際上能讓你的“自我”平靜下來反而會對擁有幸福、成長、效率和健康的自尊更為有益。

    這裡要做更多解釋的是,安靜的Ego與沉默的Ego並不是同一回事。過度壓抑導致Ego徹底失去其原有功能,對個人或世界都沒有任何好處。安靜的Ego真正強調的其實是“平衡”與“一體”。正如維蒙特團隊人員所說的:

    當Ego的音量被調低時,它就能像聆聽自我一樣聆聽他人的聲音,進而人們就能採用一種更富人性和同情的模式來看待生活。

    採取自我安靜的生活方式能令人將注意力放在平衡自己與對他人的興趣上,讓人能產生自我覺悟、相互依存的身份認知,並在同情能力等方面也有所成長。

    讓Ego保持安靜的意義在於讓人減少對他人或是自己的牴觸情緒,卻而代之的是更為包容的態度。讓Ego保持安靜同時也讓人不會失去自我或是產生否定自己有從他人那獲得尊重的需求。也就是說,讓人變得能在包容他人的同時,擁有找尋真實自我,並不被自戀想法和求生慾望衝昏頭腦。

    安靜的Ego也包括健康、積極的自尊心,能認清自己極限與承認不足的能力。讓人不需要時時刻刻想著要如何給自己辯護,同時也讓人對自己的能力持一個堅定的態度。

    維蒙特提出,安靜的Ego由以下這四個相互關聯的特徵共同構造了一種自我與他人相互平衡的全域性立場。

    分離的意識:安靜的Ego意味著你對當下持有認真、謙遜的態度。你對事物的積極和消極的兩面都能給出一定的判斷,而這個判斷與現實接軌,不會被輕易受自我的情緒左右。這意味著在你接觸到一些有關自我或是他人的新鮮資訊時,你會願意理性地去接受這些資訊而不是一味地為自己進行辯解。與此同時,你還會為以往的想法與過去的感情作客觀評價,進行適度調整,從而指引當下。

    包容的身份認知:對安靜的自我來說,平衡與包容自我是一項不可或缺的能力。因為這意味著你需要打破自己與他人之間的認知屏障,並對人性產生深刻的理解。謹慎思考與意識獨立有助於你對自己以及他人進行身份認知判斷,尤其是在因觀點不同而引發的爭論中。假如你能做到不是儘想著自己,而是包容他人,那麼你就能成為一個樂於合作並富有同情心的人了。

    換位思考:透過對他人的觀點展開思考,安靜的自我能使人不再只是關注自身。這樣就能幫助你提高你的同理心與同情心。換位思考與前面提到的身份認知有著密切的聯絡,兩者相互激勵,協同發展。舉個例子,只有當你認識到了人與人之間的相互依存的意義,你才能有機會去更好地理解他人的觀點與站在他人的視角思考。

    成長式思維模式:在你擁有安靜的自我時,你的視界可以拓展到社會的發展與變化中,從而對自己的每個行為將產生的長遠後果給出帶有批判性的認識。這樣一來,你就不會只活在當下,也像從前那樣把某些現行的爭論看作是威脅。卻而代之,這一切將變成你漫長人生旅途中的一部分。只有在你懷有這樣的態度時,你才能獲得更多換位思考的空間,而成長式思維模式與之前的獨立意識也是緊密聯絡在一起的。

    以上所說的這四個特性並不是獨立存在的,它們同屬一個自我係統,是其不同的組成部分。

    (選段)

  • 2 # 阿斌之夢

    弗洛伊德在進行催眠治療的時候,悟出一個道理,人的意識背後有潛意識。如果把人的意識比作海洋裡面的冰山,那麼,露出海面的冰山部分是意識,未露出海面的冰山部分是潛意識。顯然,未露出海面的部分更大(約佔總體積的90%),於是,弗洛伊德提出:人的心理過程本身是潛意識的。但怎麼分析人的心理過程呢?弗洛伊德開始也沒找到方向。

    直到有一天,弗洛伊德受到能量守恆定律的啟發,創造性的提出人的心理活動需要一種能量,它把這種心理能量叫做力比多。力比多遵循能量守恆定律,系統的總能量保持不變,只能從一個狀態轉化為另外一個狀態。

    弗洛伊德認為,力比多的初始狀態對應人的本我,受到性和食物的驅動,遵循快樂原則。如果不能滿足,就會從本我狀態轉換為自我狀態,遵循現實原則。自我狀態可以退回到原始的自我狀態,也可以繼續成長,轉化為超我狀態,遵循道德原則。一個人格正常發展的人,內心有三條通道:本我,自我,超我,力比多就在這三條通道上自由流淌,雖然不同的人比例不同,有的人更物質一些,有的人更精神一些,但都是暢通無阻礙的。需要注意的是,人格發展在5歲之前就基本完成了。

    一個孩子,如果在5歲之前不接受挫折教育,大人無條件的滿足他的物質需求和精神需求,這個孩子的力比多就只有一個通道,沒有機會發展另外兩個通道。他會產生一個錯覺,所有的需求都可以被滿足,自己是全能的,只要想要就能實現。這種心態就叫全能自戀,一旦離開家庭的庇護,很容易產生嚴重的挫敗感,導致各種精神問題。

    現在很多年輕人不明白人為什麼需要道德,覺得焦裕祿、雷鋒的利他精神太傻,發展出了各種精緻的利己主義,追根溯源,都可以用弗洛伊德的理論獲得解釋,找到解決問題的方向。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天才在於積累,聰明在於勤奮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