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禮儀之大,故稱夏
有服章之美,謂之華
漢服,又稱漢衣冠,中國漢民族的傳統服飾,是從黃帝即位(約西元前2698年)至明末 (公元17世紀中葉)這四千多年中,以華夏禮儀文化為中心,通過歷代漢人王朝推崇周禮、象天法地而形成千年不變的禮儀衣冠體系。
據《史記》載,華夏衣裳為黃帝所制。“黃帝之前,未有衣裳屋宇。及黃帝造屋宇,製衣服,營殯葬,萬民故免存亡之難。”(《史記》卷一五帝本紀第一)自黃帝、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漢服已具基本形式,歷經周朝禮法的繼承,到了漢朝形成完善的衣冠體系並普及至民眾。
清朝初年,滿族統治者執行“剃髮易服”政策,禁止人民穿著漢服、蓄長髮。從此漢服漸漸從人民生活中消失。由於清廷“十從十不從”政策,漢服並沒有完全消失,人們仍能看到她的影子。例如道教、佛教的僧侶服飾就保留了下來。
漢服歷史悠久、款式眾多,歷朝歷代皆有自己的特點,但主要特徵不變,以“交領右衽”、“褒衣寬袖”、“繫帶隱扣”等獨特服飾結構而聞名,帶著濃郁的民族文化風格。大家都知道漢服衣冠華美,但是否瞭解其中的文化內涵呢?
上古時期
中國傳統古籍的觀點一般認為,華夏衣裳為距今約五千年的黃帝所制或黃帝時期所制。例如,漢代《世本》記載:黃帝的臣子“伯余作衣裳”、“胡曹作冕衣”。《易·繫辭》說“黃帝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史記·五帝本紀》說黃帝之妻嫘祖養蠶制絲,以作衣裳。
考古發現則證實,距今七八千年前的裴李崗文化遺址、陝西臨潼白家村遺址中都發現骨針、紡輪,說明當時人們已會紡布製衣。到了約五千年前的仰韶文化時期,不但大量發現紡輪,還在陶器上發現大量布紋的印痕。同時期遺址中還發現了苧麻、蠶繭,說明此時已經產生了原始的農業和紡織業,用苧麻織成的麻布和飼蠶得到的絲紡來做衣服,人們的衣冠服飾日臻完備。只是此時期的服裝實物,在考古發掘中至今尚未發現。
夏商西周時期
這一時期的服裝繼承了上古時期的特徵,並且已有充分的實物可證實漢服的基本特徵已在此時確定:交領、右衽、繫帶為最基本的典型特徵,上衣下裳是最基本的式樣。在甲骨文、金文的多種字形中,很常見的一種字形的“衣”字即為交領右衽上衣的形象。河南安陽殷墟出土的玉人亦穿著此種特點的服裝,該玉人是中國目前出土的最早、最完整的服飾造型。與交領、右衽、繫帶的上衣相配的下裝是“裳”。上衣下裳是漢服最基本的式樣,至今漢語仍然用“衣裳”這兩個字作為服裝的統稱。
秦漢時期
秦漢服裝基本沿襲戰國時期,仍然以深衣為主,大致分為曲裾、直裾兩種,男女均可穿著。
秦漢時期曲裾深衣是女服中最為常見的一種服式,其通身緊窄、長可曳地,下襬一般呈喇叭狀,行不露足。如穿幾件衣服,每層領子必露於外,最多的達三層以上,時稱“三重衣”。由於漢代內衣的改進,曲裾繞襟深衣已屬多餘,所以至東漢以後,直裾逐漸普及。由於深衣的普遍流行,穿襦裙的婦女有所減少,但並沒有消失,在漢樂府詩中就有不少描寫。這個時期的襦裙樣式,一般上襦極短,只到腰間,而裙子很長,下垂至地。1957年在甘肅武威磨咀子漢墓中發現了襦裙實物。
漢朝時期,中國的文化、經濟、政治、軍事等各方面都空前繁榮、強大,漢族由此而得名。此時期的服飾禮儀制度也極大完備,並由此出現了一個成語“漢官威儀”來稱頌漢朝的服飾制度。“漢服”的名稱也間接由此而來。
魏晉南北朝時期
魏晉南北朝時期,服裝遺俗漢朝,但由於當時的風氣漢服的風格變得瀟灑飄逸。魏晉名士們多光身著寬大外衣,或者外衣內著一件類似今天吊帶衫的奇特內衣,並不穿中衣,此衣式僅見於這一時代,款式參見《北齊校書圖》。
或受北方遊牧民族的影響,中原男子在這一時代也開始流行上衣和褲裝。絝、褲互稱。由於南方溼熱氣候,高齒木屐開始流行。袿衣(雜裾)是魏晉女服中的禮服。魏晉時期衣冠承於東漢,一秉東漢追求繁華、奢麗的風格,袿衣即是衣兩側有尖角的款式,魏晉時,人們將尖角家常,敝屣旁邊加以垂飾飄帶。服裝看起來一場飄逸,這便是彼時辭賦中的“華袿飛髾”。
隋唐五代時期
隋唐漢服開始高階創新發展,但不脫離漢服基本特徵。隋唐婦女的主要服式仍然是襦裙是裙、衫、帔的統一。女性當中十分流行齊胸襦裙,即把下裙提至胸上的裙子,搭配以披帛。貴婦當中,也穿鈿釵禮衣。漢服工藝裝飾普遍使用花卉圖案,其構圖活潑自由、疏密勻稱、豐滿圓潤,顏色大膽。這時服飾圖案的設計趨向於表現自由、豐滿、肥壯的藝術風格。
唐代男子服飾,以幞頭袍衫為尚,幞頭又稱袱頭,是在漢魏幅巾基礎上形成的一種首服。官吏除穿圓領窄袖袍衫之外,在一些重要場合,如祭祀典禮時仍穿禮服。禮服的樣式,多承襲前朝舊制,頭戴介幘或籠冠,身穿對襟大袖衫,下著圍裳、玉佩組綬等。五代時期服飾基本筵沿襲了唐朝服飾,無太大變化。
兩宋時期
由於宋代初年的政治風氣,漢服不再豔麗奢華,而是簡潔質樸。宋朝漢族男子服飾沿襲了大襟右衽交領和圓領這兩種傳統服飾式樣。宋朝漢族女服在沿襲上一代的基本制式的基礎上,相比男裝要富於變化些。宋代的褙子為長袖、長衣身,腋下開胯,即衣服前後襟不縫合,而在腋下和背後綴有帶子的樣式。宋代中後期國家富足,人們的服飾也開始奢華起來,人們大多穿起了絲綢。
元朝時期(公元1271年至1368年)
元代雖然是蒙古人建立,但是蒙古人並沒有推行類似滿清的剃髮易服政策,故此民間仍然以漢服為主。元朝宮廷的官員和士庶的日常服裝多為窄袖長袍,蒙族婦女也穿長袍。而漢族婦女仍著漢服,其中襦裙較為流行。只是在風格上蒙古服裝和漢服多多少少都受了對方的影響。
明朝時期
明太祖朱元璋推翻元朝後,詔令天下“衣冠制度悉如唐宋之舊”,因此明朝服式恢復了漢服傳統。男子服飾基本沿襲了大襟右衽交領和圓領這兩種傳統服飾式樣。但又吸收了一些元代服飾特點,發展出曳撒等特色服飾。明代婦女的服裝仍以襦裙為主。
需要說明的是,明制女襖、女衫較有特色也很流行,外衣多為收袖口的琵琶袖,袖口可有緣邊領子加護領,下裙多配馬面褶裙和普通褶裙。除了一直流傳的衫、襖及裙子外,還流行霞帔、褙子、比甲等新鮮樣式,衣服的多變與款式做工達到一個高峰。
明代男裝,大人多穿寬大的直身,頭上戴四方平定巾,一般平民穿短衣,裹頭巾。
至明朝時期,漢民族服飾已深刻地影響了周邊國家。
漢服作為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歷經數千年的發展,已形成了相容幷包、異彩紛呈而又獨具東方韻味的服飾文化體系,已逐漸成為漢人的文化象徵,美與意的融合,更是中華民族精神、中國文化及中國歷史的承載物。
漢服既屬於中國,也屬於世界;既來自過去,也面向未來……
漢朝人穿的服裝,外套寬袍大袖,一般在接待場合穿的,海青就是漢服的一種,普通漢服顏色比較單一。以灰色為主,衣領較寬,現在搞傳統文化的人穿的比較多。
有禮儀之大,故稱夏
有服章之美,謂之華
漢服,又稱漢衣冠,中國漢民族的傳統服飾,是從黃帝即位(約西元前2698年)至明末 (公元17世紀中葉)這四千多年中,以華夏禮儀文化為中心,通過歷代漢人王朝推崇周禮、象天法地而形成千年不變的禮儀衣冠體系。
據《史記》載,華夏衣裳為黃帝所制。“黃帝之前,未有衣裳屋宇。及黃帝造屋宇,製衣服,營殯葬,萬民故免存亡之難。”(《史記》卷一五帝本紀第一)自黃帝、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漢服已具基本形式,歷經周朝禮法的繼承,到了漢朝形成完善的衣冠體系並普及至民眾。
清朝初年,滿族統治者執行“剃髮易服”政策,禁止人民穿著漢服、蓄長髮。從此漢服漸漸從人民生活中消失。由於清廷“十從十不從”政策,漢服並沒有完全消失,人們仍能看到她的影子。例如道教、佛教的僧侶服飾就保留了下來。
漢服歷史悠久、款式眾多,歷朝歷代皆有自己的特點,但主要特徵不變,以“交領右衽”、“褒衣寬袖”、“繫帶隱扣”等獨特服飾結構而聞名,帶著濃郁的民族文化風格。大家都知道漢服衣冠華美,但是否瞭解其中的文化內涵呢?
上古時期
中國傳統古籍的觀點一般認為,華夏衣裳為距今約五千年的黃帝所制或黃帝時期所制。例如,漢代《世本》記載:黃帝的臣子“伯余作衣裳”、“胡曹作冕衣”。《易·繫辭》說“黃帝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史記·五帝本紀》說黃帝之妻嫘祖養蠶制絲,以作衣裳。
考古發現則證實,距今七八千年前的裴李崗文化遺址、陝西臨潼白家村遺址中都發現骨針、紡輪,說明當時人們已會紡布製衣。到了約五千年前的仰韶文化時期,不但大量發現紡輪,還在陶器上發現大量布紋的印痕。同時期遺址中還發現了苧麻、蠶繭,說明此時已經產生了原始的農業和紡織業,用苧麻織成的麻布和飼蠶得到的絲紡來做衣服,人們的衣冠服飾日臻完備。只是此時期的服裝實物,在考古發掘中至今尚未發現。
夏商西周時期
這一時期的服裝繼承了上古時期的特徵,並且已有充分的實物可證實漢服的基本特徵已在此時確定:交領、右衽、繫帶為最基本的典型特徵,上衣下裳是最基本的式樣。在甲骨文、金文的多種字形中,很常見的一種字形的“衣”字即為交領右衽上衣的形象。河南安陽殷墟出土的玉人亦穿著此種特點的服裝,該玉人是中國目前出土的最早、最完整的服飾造型。與交領、右衽、繫帶的上衣相配的下裝是“裳”。上衣下裳是漢服最基本的式樣,至今漢語仍然用“衣裳”這兩個字作為服裝的統稱。
秦漢時期
秦漢服裝基本沿襲戰國時期,仍然以深衣為主,大致分為曲裾、直裾兩種,男女均可穿著。
秦漢時期曲裾深衣是女服中最為常見的一種服式,其通身緊窄、長可曳地,下襬一般呈喇叭狀,行不露足。如穿幾件衣服,每層領子必露於外,最多的達三層以上,時稱“三重衣”。由於漢代內衣的改進,曲裾繞襟深衣已屬多餘,所以至東漢以後,直裾逐漸普及。由於深衣的普遍流行,穿襦裙的婦女有所減少,但並沒有消失,在漢樂府詩中就有不少描寫。這個時期的襦裙樣式,一般上襦極短,只到腰間,而裙子很長,下垂至地。1957年在甘肅武威磨咀子漢墓中發現了襦裙實物。
漢朝時期,中國的文化、經濟、政治、軍事等各方面都空前繁榮、強大,漢族由此而得名。此時期的服飾禮儀制度也極大完備,並由此出現了一個成語“漢官威儀”來稱頌漢朝的服飾制度。“漢服”的名稱也間接由此而來。
魏晉南北朝時期
魏晉南北朝時期,服裝遺俗漢朝,但由於當時的風氣漢服的風格變得瀟灑飄逸。魏晉名士們多光身著寬大外衣,或者外衣內著一件類似今天吊帶衫的奇特內衣,並不穿中衣,此衣式僅見於這一時代,款式參見《北齊校書圖》。
或受北方遊牧民族的影響,中原男子在這一時代也開始流行上衣和褲裝。絝、褲互稱。由於南方溼熱氣候,高齒木屐開始流行。袿衣(雜裾)是魏晉女服中的禮服。魏晉時期衣冠承於東漢,一秉東漢追求繁華、奢麗的風格,袿衣即是衣兩側有尖角的款式,魏晉時,人們將尖角家常,敝屣旁邊加以垂飾飄帶。服裝看起來一場飄逸,這便是彼時辭賦中的“華袿飛髾”。
隋唐五代時期
隋唐漢服開始高階創新發展,但不脫離漢服基本特徵。隋唐婦女的主要服式仍然是襦裙是裙、衫、帔的統一。女性當中十分流行齊胸襦裙,即把下裙提至胸上的裙子,搭配以披帛。貴婦當中,也穿鈿釵禮衣。漢服工藝裝飾普遍使用花卉圖案,其構圖活潑自由、疏密勻稱、豐滿圓潤,顏色大膽。這時服飾圖案的設計趨向於表現自由、豐滿、肥壯的藝術風格。
唐代男子服飾,以幞頭袍衫為尚,幞頭又稱袱頭,是在漢魏幅巾基礎上形成的一種首服。官吏除穿圓領窄袖袍衫之外,在一些重要場合,如祭祀典禮時仍穿禮服。禮服的樣式,多承襲前朝舊制,頭戴介幘或籠冠,身穿對襟大袖衫,下著圍裳、玉佩組綬等。五代時期服飾基本筵沿襲了唐朝服飾,無太大變化。
兩宋時期
由於宋代初年的政治風氣,漢服不再豔麗奢華,而是簡潔質樸。宋朝漢族男子服飾沿襲了大襟右衽交領和圓領這兩種傳統服飾式樣。宋朝漢族女服在沿襲上一代的基本制式的基礎上,相比男裝要富於變化些。宋代的褙子為長袖、長衣身,腋下開胯,即衣服前後襟不縫合,而在腋下和背後綴有帶子的樣式。宋代中後期國家富足,人們的服飾也開始奢華起來,人們大多穿起了絲綢。
元朝時期(公元1271年至1368年)
元代雖然是蒙古人建立,但是蒙古人並沒有推行類似滿清的剃髮易服政策,故此民間仍然以漢服為主。元朝宮廷的官員和士庶的日常服裝多為窄袖長袍,蒙族婦女也穿長袍。而漢族婦女仍著漢服,其中襦裙較為流行。只是在風格上蒙古服裝和漢服多多少少都受了對方的影響。
明朝時期
明太祖朱元璋推翻元朝後,詔令天下“衣冠制度悉如唐宋之舊”,因此明朝服式恢復了漢服傳統。男子服飾基本沿襲了大襟右衽交領和圓領這兩種傳統服飾式樣。但又吸收了一些元代服飾特點,發展出曳撒等特色服飾。明代婦女的服裝仍以襦裙為主。
需要說明的是,明制女襖、女衫較有特色也很流行,外衣多為收袖口的琵琶袖,袖口可有緣邊領子加護領,下裙多配馬面褶裙和普通褶裙。除了一直流傳的衫、襖及裙子外,還流行霞帔、褙子、比甲等新鮮樣式,衣服的多變與款式做工達到一個高峰。
明代男裝,大人多穿寬大的直身,頭上戴四方平定巾,一般平民穿短衣,裹頭巾。
至明朝時期,漢民族服飾已深刻地影響了周邊國家。
漢服作為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歷經數千年的發展,已形成了相容幷包、異彩紛呈而又獨具東方韻味的服飾文化體系,已逐漸成為漢人的文化象徵,美與意的融合,更是中華民族精神、中國文化及中國歷史的承載物。
漢服既屬於中國,也屬於世界;既來自過去,也面向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