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工保網
-
2 # 眼看起高樓
雖然短期看對設計安全有必要,但長期看還是應該取消的。現在很多設計部門把施工圖審查當成校對稽核,設計人的責任心其實是降低了,而在追責上,審圖機構是不負設計質量責任的,造成審查機構其實並不能把所有問題找出來,甚至不能把真正的大問題找出來。
真正的設計健康發展,應該把責任明確化,激發設計人自身的責任感,激發本單位校對、稽核的責任意識,才是真正健康發展。
另外,施工圖審查,有些審查人過於迂腐,在非原則問題上也絲毫不讓步,單純強調無責,不能從整體出發去變通問題,有些時候是限制設計,成了一些優秀設計的絆腳石。
事實上,行業內有關“施工圖審查”的爭議由來已久,圖審制度的爭議焦點一直圍繞“工程設計質量”“設計師權利責任”“審批流程簡化”等幾個問題而來。不同立場具有不同的鮮明觀點:
政府方
作為政策的制定者,簡化審批流程首先符合國家深化“放管服”的政策方針,其次重新劃分設計師責任,實行告知承諾審批制,既減輕了職能部門的責任,又有效加強了事後的監察問責機制,一改此前事故責任含糊不清,政府收尾的尷尬境地;最後,從行業市場角度,也有利於重塑市場環境。
開發商
作為最直接的受益者自然是雙手贊成,縮短專案審批流程可以大大減少其花費的時間成本,縮短工期,緩解資金迴流壓力。
設計方
作為此次政策改革的焦點,主要有兩部分觀點聲音。一部分設計師支援政策改革,認為落實設計師責任,加強追責機制能夠淨化當前的建築設計市場亂象,重塑市場規則,清除一批良莠不齊的“低價惡意競爭者”;另一部分設計師則對政策中關於設計師“權利責任”的劃分抱有擔憂,行業現狀如此,設計師“受制於”甲方從來不是什麼新鮮事,責任全部落在設計師身上,難免人人自危。
整體上,此次政策改革對多方建築主體造成著不同的影響,之於設計方更是利弊兼具,而對於整個建築設計市場無疑也是一次巨大沖擊。
1
當前建築設計市場環境現狀
目前,國內建築設計市場普遍存在多方面的行業問題,對整體建築行業的發展造成不利影響,具體表現為:1.追趕工期,違規設計;2.惡意競爭,降低設計質量;3.市場準入門檻低,人員素質下滑。
追趕工期,違規設計
長期以來,由於受建築行業資金投入大、建設週期長、風險因素高的行業特點影響,大多數建設單位普遍存在追趕工期的行業通病。之於建設方,早一天完工則早一天資金迴流,多一天延遲則多一天資金投入、風險投入。因此,建設單位為追趕工期刻意壓縮設計週期,或因準備不充足臨時多次要求設計方調整設計,諸如此類現象並不少見。嚴重者,甚至會要求或暗示設計方違規設計。
惡意競爭,降低設計質量
當前工程設計市場存在惡意競爭現象。非良性的惡意競爭主要表現在任意承諾設計週期與低價獲取設計標的。如此一來的後果,一方面大量壓縮設計週期與成本投入,令工程質量降低,造成後期工程質量重大安全隱患;另一方面,良莠不齊的惡意競爭對手擠佔市場份額,令真正有能力、有責任心的設計單位艱難度日,甚至不得不向這樣的市場規則低頭。
市場準入門檻低,人員素質下滑
目前,國內勘察設計市場準入門檻低,登記在相關部門的企業數量眾多,但個體企業擁有的技術人員卻是寥寥,整體上呈現“小、弱、散、雜”等特點,即企業規模中小、設計技術力量薄弱、質量安全意識渙散、公司體制機制混雜。同時,由於長期以來的低價中標政策,基層設計人員待遇不高,責任重大,導致從業人員不斷流失,行業內人員素質整體下滑。
2
取消圖審落實設計責任的利與弊
面對上述市場環境,國家取消施工圖審,重新劃分設計責任,在大眾爭議中既有利處亦有弊端。
設計人員責任落實,重塑工程設計市場環境
如上文所言,中國工程設計市場長期存在低價惡意競爭現象,大量壓縮設計週期與成本投入,勢必影響最終工程設計質量,為工程質量埋下安全隱患,同時還擾亂正常的市場秩序,令有能力、有責任心者受制於畸形行業規則,無法真正實現市場競爭優勝劣汰的競爭原則。此次政策試點取消施工圖審,實行告知承諾制和設計人員終身負責制,從整體上來看,雖然放寬了准入門檻,但卻加強了事後監察與問責機制。
尤其實行設計人員終身負責制,落實了設計人員責任,重新強化工程設計環節,對相應的設計工作、設計人員提出要求,以保證工程設計質量。將責任集中,具體落實於設計人員,改變此前政府和審圖機構為設計分擔責任的情況,令惡意競爭的設計單位再不能強行壓縮設計週期,倒逼其遵守正常的市場競爭規則,從而重塑健康的市場環境。
取消施工圖審,設計權利保障再失一城
眾所周知,在建設工程實務當中,施工方、設計方、監理方、勘察方以及圖審方,只有圖審這一環節是較為獨立、權威,最重要是可以與開發商意見相“對抗”的。實務中,不少開發商會因追趕工期、或一些臨時調整而“要求”設計方臨時修改設計,由於當下市場環境原因,不少設計單位無法保持獨立立場,通常最有效的拒絕辦法,即是以“圖審無法過關”或直接將不規範修改交由圖審環節修正。
而此次政策改革,在沒有加強設計人員的“權利”保障措施前提下,將施工圖審環節取消,這無異於取掉了設計人員身上的“擋箭牌”,令其不得不直面開發商的無理要求。以目前的行業市場環境,對處於“弱勢”位置的設計單位,無疑令其“生存”環境更加艱難了。在這樣的客觀環境下,“終身責任”也許會成為許多建築設計師流出本行業的最後一根稻草。
此次政策改革利弊兼有,但從長遠的行業發展角度來看,設計師責任主體落實、提高工程設計質量、重塑行業市場環境,這都是國內建築業發展的必然結果。任何一種改革,都是對現有制度的打破,只有開啟“突破口”,行業才能開始新的發展。而取消施工圖審,實行告知承諾審批與設計人員終身負責制,也許正是重塑建築設計行業市場的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