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1358940
-
2 # 鹹魚眼看世界
最著名的“燭影斧聲”,那句著名的“陛下有子不傳,況兄弟乎”,言猶在耳。
再就是牽扯無數人命運的“狸貓換太子”,最後居然換出一個盛世來,也是有趣。
來到南宋,就悽慘多了。高宗被金兵嚇尿了不說,最後居然被“苗劉宮變”嚇得睡不著覺。歷代皇帝者,此人也算苦逼一枚了。
-
3 # 慕信
終宋一朝,政局相對穩定,但表面的死水微瀾之下,是暗流洶湧,宮廷政變其實不少
一.最著名的當然是燭影斧聲,或者金匱之盟,這個說法不一,記載也有出入。一種說法是,開寶九年,976年,十月冬日某夜,趙匡胤重病,召見時為晉王的趙光義,屏退左右,單獨交代。宮人遠遠見殿內燭影搖動,彷彿趙光義離座退避,又聽到太祖聲音:好為之,又過片刻,聽到斧子戳地擊物聲音,當夜,太祖駕崩…這就是燭影斧聲,千古之謎。
另一種說法是,太祖崩後,太祖孝章宋皇后讓內官王繼恩去宣召太祖子趙德芳入宮,以定後事,結果王繼恩沒有去召趙德芳,而是直接去了趙光義府上。
“癸丑,帝崩於萬歲殿。時夜四鼓,皇后使王繼恩出,召貴州防禦使德芳。繼恩以太祖傳國晉王之志素定,乃不詣德芳,徑趨開封府召晉王”
隨後趙光義直接入宮,進入大內,宋皇后見了王繼恩,還在問,德芳來了?王繼恩卻說:是晉王。宋皇后見是趙光義,大吃一驚!知道事有變故,但已無力迴天,只得以官家稱呼趙光義,並假以辭色:“吾母子之命,皆託於官家。”趙光義答道:“共保富貴,無憂也!”
話說的漂亮,帝位最後還是被趙光義拿去。甚至後來宋後薨逝,趙光義不以皇后之禮安葬,既不與太祖合葬,神主亦不祔廟,無禮薄情之極。
二.太宗自己得位不正,擔心其四弟秦王趙廷美有樣學樣,遂於太平興國七年,982年,以趙廷美與盧多遜謀逆為名,將趙廷美廢為庶人,遷居涪陵。後來趙廷美於雍熙元年,984年憂悸成疾病逝,此為趙廷美案。由於目睹皇室股肉相殘,太宗長子趙元佐還因病發瘋。
三.趙光義在位二十一年後,於至道三年,997年崩,這次輪到他兒子,趙恆領教宮廷政變。
至道三年二月,太宗病重,還是當年那個宦官王繼恩,還想再來一次擁立之功,暗中勾結參知政事李昌齡、殿前都指揮使李繼勳、知制誥胡旦等,與太宗明德皇后一起,企圖發動政變,謀廢太子趙恆,改立趙元佐。
最後是宰相呂端一力挫敗政變,扶立趙恆繼位,是為宋真宗,這正是呂端大事不糊塗。此為王繼恩之亂。
“及帝崩。繼恩白後至中書召端,議所立。端前知其謀,即紿繼恩,使入書閣檢太宗先賜墨詔,遂鎖之,亟入宮。”
後來真宗朝末年有狸貓換太子故事,講真宗妃劉娥(後為劉太后)將李宸妃所生皇子,趙禎,以狸貓偷換據為己有,趙楨後登基為帝,劉太后臨朝稱制等。這更多是民間演義,宮闈詭計,還算不得宮廷政變。
四. 仁宗慶曆八年,1048年,正月,戍衛崇政殿的侍衛顏秀、郭逵、王勝、孫利等人作亂,擊殺禁衛軍校,劫掠武器兵杖,還砍殺宮人,攀爬延和殿屋頂,闖入禁中,直抵仁宗寢殿,放火燒宮。後在曹皇后果斷處置之下,變亂被平,顏秀等三人當場被殺,剩下一人也很快被抓住就地正法。此為顏秀之亂。
仁宗之後,歷英、神、哲宗三朝,然後徽、欽二帝遇靖康之變,北宋為金人所滅,宋室南遷,高宗建立南宋,偏安一隅。
五.高宗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苗傅,劉正彥以清君側之名逼宋高宗退位,事敗,苗劉被誅。本次政變造成直接後果就是高宗唯一兒子,太子趙旉在兵變中受盡顛連,不久後就一病不起,不幸夭折,趙構本人之前也因故失去了生育能力,自此絕嗣,此後才有太祖後裔入繼大統的帝系轉移。此為明受之變,又稱苗劉之變。
此後,高宗越發不相信武人,也無恢復之志。
六. 高宗無後,以太祖七世孫趙昚入繼大統,為宋孝宗;孝宗執政二十七年後,禪位給三子趙惇,即宋光宗,結果光宗與李皇后事孝宗不孝,光宗還有瘋疾。
紹熙五年,1194年,宋孝宗病篤、後崩,期間,光宗始終未去重華宮問疾,又以生病為由,拒絕主持喪禮。宋朝以孝行治天下,光宗如此作為,朝中騷動,已經失去執政的道義根基。
知樞密院事趙汝愚與外戚、知閤門事韓侂冑、殿帥郭杲等人謀議,決定以太皇太后名義,迫使宋光宗退位,擁立皇子、嘉王趙擴為皇帝。當時太皇太后吳氏住在慈福宮中,而韓侂冑是吳太后的外甥,遂被遣往慈福宮,密告謀議,取得吳太后支援。趙汝愚又命郭杲率殿前司進駐大內,進行軍事佈置,控制皇宮。
太皇太后命趙汝愚以懿旨諭嘉王趙擴即位,為宋寧宗,光宗被尊為太上皇帝,此為紹熙內禪。
七.紹熙內禪後,趙汝愚先為獨相,後來被罷。韓侂冑拜相,掌握朝政,為岳飛徹底平反,追封鄂王,削去秦檜爵位,改諡為繆醜。又舉兵北伐金國,是為開禧北伐。但是由於統籌混亂,將帥乏人,北伐失敗。宋金議和,但金人要求宋朝先獻上北伐主謀韓侂冑首級,方才議和。
早前,寧宗韓皇后去世,議立新後,韓侂冑得罪了時為貴妃,現在的楊皇后。現在金人要韓侂冑的項上人頭,楊後與其兄,及禮部侍郎史彌遠秘密勾結,陰謀對韓侂冑暗下毒手。
開禧三年,1207年十一月,中軍統制、權管殿前司公事夏震等在史彌遠等的指使下,於韓侂冑上朝途中突然襲擊,將他挾持至臨安城南的玉津園夾牆內害死,事後才奏報給寧宗。此為玉津園之變。
八.史彌遠在玉津園之變後拜相,掌握朝政,權勢燻灼。寧宗太子趙竑心中氣憤不平,趙竑好古琴,史彌遠進獻一善琴的美人,監視太子。趙竑曾經手書:“彌遠當決配八千里”,又把彌遠稱為“新恩”,意為他日當將史彌遠流放新州或恩州等偏遠之地。結果這些情況都被美人彙報史彌遠,史彌遠大懼,陰謀廢立。從越州求得太祖十世孫趙與莒,改名趙貴誠,立為沂王后,亟力扶植。嘉定十七年,1224年,宋寧宗駕崩,史彌遠矯詔擁立貴誠,改名昀,是為宋理宗,趙竑被廢為濟王,後被殺。這是史彌遠矯詔立理宗之變。
王繼恩、史彌遠第一次參與宮廷政變獲利甚豐,然後就有了第二次,這就是行為模式,人一旦參與什麼事情並從中獲利,之後多半都會複製。
有宋319年,歷18帝,國祚綿長。太祖吸取唐末五代武人干政的教訓,偃武修文,注重內政,加強皇權,北宋時期的宮廷政變更多還是宗室內部鬥爭。到了南宋,特別是孝宗以後,相權加強,內閣與樞密院合流,才有了趙汝愚、韓侂冑、史彌遠等權臣操控的政變。
回覆列表
976年十月,宋太祖趙匡胤死。傳有其被弟趙光義殺害之說。“燭影斧聲,千古之謎”,“燭影搖紅,千古之謎”。但此事正史不載,後世史家也不取此說法。近年又有人考證趙匡胤是患腦血管疾病正常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