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純野生科學家

    迄今為止,我們還沒有發現完全冷卻的行星,所有已知行星的中心都是高溫的。

    地球是顆體量很大的岩石行星,它的核心溫度是4000到6800度(爭議較大,所以多取5000度)。水、火二星的核心要冷得多,木星的核心溫度則有35000度之高。我們可以發現一個規律:太陽系中個頭越小的行星,它的核心溫度就越低。

    為什麼人們認為水星“涼”了呢?因為從目前掌握的水星照片看,很多跡象表明它的內部經歷了大規模的劇烈收縮。

    水星的表面有很多巨大的急斜面地形,最明顯的那些有幾百公里長,3公里高。這些急斜面是星球內部收縮造成的,我們知道金屬冷卻收縮量比岩石冷卻收縮量更大,所以行星表面的岩石層被擠壓,形成了那些巨大的皺褶。水星個頭小,卻有一個比月球還大些的鐵質星核,冷卻使星核帶動整顆行星收縮。據估計,近10億年來,水星的體積收縮了大約0.1%,相當於星球半徑減少了大約1公里。

    相似地,我們的衛星月球也在冷卻收縮。有人說“月震”是月球仍有地質活動的證據,扯,那只是月核收縮引發的月幔物質受擠壓造成的震動。還有那個“月球空心論”,月球內部局地出現空洞甚至空層的原因也是月核收縮。

    木星名為氣態行星,其實它最裡面也是一個巖鐵核心,成分與地球相似但質量約為地球的十倍。按說那裡的溫度足以氣化一切,但巨大的壓力卻強迫木星核心的物質保持了固、液體的狀態。

    這股巨大的熱能並非來自太陽輻射,也不是核聚變或者放射性元素衰變,而是經過轉化的重力勢能。木星核心的熱量是由開爾文.赫爾姆霍茲原理生成的,也就是大體量行星的慢速重力壓縮生熱。木星的壓縮過程一直在持續著,據測算,木星的直徑每年都得縮小約2釐米,天知道它幾十億年後會縮成個什麼。

    至於那些小到無法坍塌成球狀的小天體,還有柯伊伯帶矮行星之類的小星球,估計應該已經涼透了吧。

  • 2 # 加點藍吧

    類地行星都有個鐵核,主要成份是鐵和鎳。溫度在5000攝氏度左右。

    類木行星多為含鐵的岩石核,最內的也是鐵核。它們溫度有些差異,木星核心溫度達到30000攝氏度以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月經前七天和月經後八天相比,哪個時期更容易懷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