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眼小一樣看世界
-
2 # 成都本土美食文化
合眾是一種理想狀態,畢竟都各懷目的,各自有各自的打算,既然有合眾就會有分化,而分化的目的只有一個,所以操作起來簡單有效
-
3 # 一壺清茗品春秋
戰國時期,五國伐齊能夠成功,六國合縱抗秦失敗的原因:
首先,五國伐齊是由燕國牽頭的。當年由於燕易王把王位禪讓給相國子之,導致燕國大亂。齊宣王以討伐子之的名義攻打燕國,並很快攻佔燕國都城,齊宣王“毀其宗廟,遷其重器”等於滅亡了燕國。後來,燕昭王在趙國幫助下復國,但燕國與齊國結下了深仇。燕昭王伐齊時,燕軍志在滅齊,起到主力軍作用,其它四國分別佔領一部分土地,就不想再打了。只有燕國不肯罷休,一直佔領了齊國70多座城。隨意看似五國攻齊,其實只有燕國一家全力攻齊。而六國抗秦,六家各懷鬼胎,都想讓其他國家出力,儲存自己實力,結果或被秦軍擊敗,或者無所作為。
其次,秦國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函谷關。諸侯合縱任憑多少大軍都只能攻打函谷關,無法分兵,限制了人數優勢的發揮。每到諸侯聯合攻打函谷關,秦國只要守好函谷關大門,就可以靜觀諸侯各國發生內亂,被迫退兵。而齊國地處丘陵,背靠大海,雖然地理位置也比較優越,但卻沒有函谷關那樣獨特的位置。樂毅帶領五國,在擊潰齊國主力後,命趙軍進攻河間,讓魏軍轉向東南,燕軍直搗齊都,透過合理擺佈兵力,充分發揮了各國的兵力優勢,確保了取得最大戰果。攻佔臨淄後,樂毅分五路大軍,繼續攻略齊地,僅半年就攻克了齊國70多座城。
第三,齊泯王好大喜功,在位期間征伐不斷。將士們疲於征戰,加上齊泯王不體恤士卒,以高壓手段,逼迫將士作戰,導致齊兵士氣低落。特別是齊湣王滅掉宋國,雖然使齊國勢力達到頂峰,但在戰略上卻威脅了韓、魏、楚,也遭到想染指宋國的秦、趙等國的嫉恨,齊國被徹底孤立,促成了五國伐齊。齊湣王迷信武力,六國伐秦時,秦國總是武力和外交兩手爪,在武力抵抗的同時,積極採取外交分化的策略,但是從齊湣王執政期間,看不到他主動運用外交手段,參與大國博弈。
最後,五國伐齊和樂毅高超的軍事指揮藝術是分不開的。齊湣王既無秦國之險,又無樂毅之智,更是惹的天怒人怨,自然無法抵抗五國聯軍。
-
4 # 歪史
進入戰國中期,有戰略遠見的謀略家已經發現將來趨勢走向,秦楚齊趙成為大部分謀臣說客著力的主要物件,一來這一些國家開明,不排斥其他國家的人才投奔效力。
另一個主要原因就是這一些國家有著天然的地緣優勢,東西南北各霸一方,國力方面也都有著不同的優勢,所以,有遠見的謀士為了實現自己的野心、滿足自己的慾望而選擇自己認為可以扶持的國家,然後兜售自己的主張。
當時的謀士,雖然大部分認為秦楚齊趙都是差不多的強國,但是提出了兩種主張,並不是四種,分別是合縱連橫,合縱以楚為首,連橫以秦為主,所謂合成則楚王,縱成則秦帝。
這種主張以蘇秦的合縱、張儀的連橫為代表,兩派人士先後幾十年樂此不疲的為自己的謀劃奔走。因為趙國率先接受了合縱戰略,並且組成反秦聯盟,使得秦國15年不敢東出函谷關,秦國為了打破合縱,採用張儀的連橫策略。
隨著時間的發展,合縱的核心依靠在楚國,連橫的焦點聚集在秦國很明顯,後來的發展當中,趙國喝齊國被甩開了,甩開的原因是趙國後繼乏力,胡服騎射之後沒有及時的改變起戰略目標。而齊國先開始試圖和秦國二分天下,野心超過實力經過五國伐齊一蹶不振。
即使這樣,依然有南霸天楚國撐著,軍事上有趙國扛著,最後的結果卻是,合縱戰略一次次的失敗,自從合縱第一次被秦國突破之後,秦國已經知道如何拆撒合縱聯盟,越來越得心應手,最後根本對合縱不感冒。
秦昭王后期,為了適應新的環境,秦國制定遠交近攻的策略,拉攏齊燕,重點進攻韓魏,為了需要,偶爾聯合、偶爾打擊趙楚,這種結果是韓魏被打殘,楚趙被重挫。佔據天府之國的秦國的綜合國力和東方六國總和差別不大。
也就是說在長平之戰以後,六國對秦國依然有著優勢,但是已經沒辦法阻擋秦軍進一步的擴張。主要原因各國間的利益無法平衡,使得秦國有了各個擊破的機會。
各國間有著不同的利益,往往矛盾很深,在面對秦軍的威脅之下,可以做到貌合,一旦威脅解除,各國的矛盾就地開花,譬如齊國一副山高皇帝遠能耐我何的態度,燕國時不時的噁心一下趙國,剩下的時間就是打醬油。
這一些為了眼前的利益根本不顧大局,往往互相攻伐,甚至最後不約而同地倒向秦國,來尋求秦國的幫助。最奇葩的屬於楚國,多次和秦國結盟,每一次都被秦國戲弄,一直這樣的反反覆覆中度過。
當秦國攻打某個國家的時候,先是作壁上觀,看看再說,過段時間,發現這個國家扛不住,於是動了分一杯羹的想法,於是和秦國一起攻打這個國家,這樣的例子枚不勝舉,結果呢,瓜分之後,秦國退出,這兩個國家繼續廝打,進一步的消耗自己的實力。
最終的結果就是秦國坐收漁翁之利。慢慢一步步的統一天下。六國合縱無法發揮有效的作用。
回覆列表
從外部力量來看,其失敗原因主要有兩點:
其一,六國君主中了秦國的挑撥離間的詭計,造成六國之間相互怨恨、猜忌,致使不同心協力,不能“合縱”聯合抗秦。所以山東六國根本就不是一個整體,它們相互拆臺,相互攻打,甚至聯合秦國攻打其他國家。國家之間的關係是由彼此的國家利益所決定的,國家利益的不同決定了山東六國根本不可能真正聯合在一起。(現在社會,國家利益也是決定國家對外方針的主要決策力量,國家利益至上!!)
其二,六國之間互相侵奪以及六國與秦的頻繁戰爭,造成六國壯年勞動力的大量死亡,使生產力遭到嚴重破壞。戰爭的頻繁,統治者的橫徵暴斂,使廣大人民處於水深火熱之中,民窮國衰,六國滅亡,勢所必然。 (《阿房宮賦》中“興百姓苦,亡百姓苦”也是封建社會的真實寫照)
從內部力量來看,其成功的原因也是有兩點:
一是,秦國採納張儀連橫之計,引誘六國各自割地和秦,破壞六國合縱,挑撥六國互相殘殺,削弱六國力量,秦乘機從中取利。先是透過張儀欺楚破壞了齊楚聯盟,然後多次擊敗楚國將其削弱,又參與“五國伐齊”削弱齊國。後來范雎提出的“遠交近攻”策略被秦昭襄王採納,秦國與同自己不接壤的燕、齊交好,專門打擊三晉(韓、趙、魏)和楚國,基本上打垮了楚國和趙武靈王胡服騎射後崛起的趙國。
二是,秦國具有雄厚的經濟力量和優越的物質條件,能支援連年的對外戰爭。更加重視人才,能夠給予高官厚祿,對六華人移民秦國有優惠政策,同時代表新興庶族利益,秦國重視軍功,一個有本事的小兵能夠得到比王親貴族更多的賞賜等等;這些主客觀條件為秦國在七國中造成極大優勢,這也使秦國成為有統一全國能力的強大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