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6
回覆列表
  • 1 # 虎貓0221

    皇帝有:唐高祖,唐太宗,武則天,唐玄宗

    功臣將領有:(凌煙閣)

    趙公長孫無忌

    趙郡王李孝恭

    萊公杜如晦

    鄭公魏徵

    梁公房玄齡

    申公高士廉

    鄂公尉遲敬德

    衛公李靖

    宋公蕭禹

    褒公段志玄

    此外:郭子儀 秦叔寶.程咬金.羅成.薛仁貴 安祿山

    史思明,楊國忠等有好有壞

    詩人:大小李杜,白居易,李賀,賀之章,劉禹錫,駱賓王 王 勃 盧照鄰 楊 炯 陳子昂 張九齡 王 維 孟浩然

    王昌齡 岑 參 柳宗元 孟 郊 韓 愈 溫庭筠等

    書法家:歐陽詢、虞世南、禇遂良與薛稷 張旭、懷素、顏真卿和柳公權

    女性:平陽公主,高陽公主,太平公主,安樂公主,

    文成公主,長孫皇后,韋皇后,楊貴妃

  • 2 # 小萌萌說歷史

    賀知章的知名度,就不用說了,什麼吳中四士,飲中八仙,仙宗十友等娛樂組合,都有他在。

    典型的唐朝文藝界名人,不僅書法厲害,寫詩也有名,憑回鄉偶書那兩首,再加上詠柳,這些膾炙人口的經典之作,其地位就無法撼動。

    估計老賀也會和藹可親地說:小夥子最近發表的作品還不錯,青年有為啊,好好。。

    也難怪啊,老賀對唐朝詩歌,在創作上具有示範性,在繁榮上具有推動性,在發展上具有引領性。

    總之一句話,我怎麼玩都是規則,你們照規則玩就行。

    就這麼牛的一個人,也有其遺憾之處,留存下來的詩歌沒幾首,書法更是沒多少。

    這首詠柳,作為當下國學經典,可以說每個小學生都學習過。從此角度來說,老賀這詩已是民族的精髓,在學習詩歌上已無法繞開。

  • 3 # 隆中觀天下

                  “滅國神將”蘇定方

      唐朝是中華民族的一張名片,在歷史上和漢朝一起並稱“強漢盛唐”。大唐享國289年,從唐高祖李淵建國伊始,名臣名將輩出,老百姓耳熟能詳的武將有李靖、秦瓊、尉遲恭、程咬金等,文臣有魏徵、杜如晦、房玄齡、張九齡等。

      古語有云:寧為雞首,不為牛後。在強人輩出的時代,想要名震天下實為不易。在大唐,有一個人在後世也流傳甚廣。不過,他卻不是以偉岸的正面君子出現,而是以一個“壞人”的形象被後人所側目。這個人就是蘇定方。

      說起蘇定方,後人的第一印象就是他用計射殺了羅成。這要拜《說唐》《羅通掃北》等演義小說所賜,一個隳三國、擒三主的名將,被後世小說文人徹底打入了反派陣營。羅成只是小說裡虛構的人物,而蘇定方一生征戰,因功被封為刑國公,卻是實實在在被載入史冊的。用今天的眼光來看,不尊重史實的電視劇和小說,其顛倒黑白的筆法往往誤導大眾。所以說書生誤國不是沒有道理,不能秉公執筆的文人不僅誤古人之英名,更誤今人之眼耳。

      考慮到人不可能是十全十美、沒有缺陷的聖人,而世人又喜歡苛責公眾人物於完美,因而再有功於社稷、有功於人民的英雄和偉人,也有人緊抓其某一方面不放。像力保東南、斬倭數萬的戚繼光,就有人把他收錢的行為當成攻擊否定的矛頭。歷史人物本有爭議,但評價歷史人物時,還是要站在當時的歷史背景下。譬如戚繼光,假如他不收錢不送錢,以當時的官僚生態,他又怎能走到那個位置,去實現他保境安民的志向?他去世時身無所積,足以說明了他天下為公的節操。

      回到本文,筆者不知後世小說文人為何要將蘇定方黑化為大反派。如果要找蘇定方的黑料,那肯定一找一大堆。比如他打敗了唐軍李勣、李神通、羅藝、薛萬均等唐初名將,將演義小說裡羅成的原型驍將羅士信敗死於和劉黑闥的圍城戰。在兵荒馬亂的年代,殺人和被殺是每天上演的戲碼,受苦的永遠只是平民老百姓。蘇定方作為一個武將,一生為國征伐,平定叛亂開太平,保國安民滅異族,哪怕是小說,也不該落得這樣一個名聲。

      蘇定方滅第一國,在公元657年。蘇定方作為伊麗道行軍大總管出征西突厥,在曳咥河之戰中,蘇定方帶領萬餘名唐軍,對抗西突厥沙缽羅可汗阿史那賀魯率領的10萬大軍。是役,蘇定方命令步兵佔據高地,採取唐軍常用的超長矛方陣戰術對抗西突厥騎兵的衝擊,自己親率漢族精銳騎兵在北方平原列陣,趁著西突厥多次衝擊唐軍無果的隊形混亂時刻,發動致命一擊,大敗西突厥,追殺30裡,斬首數萬。

      第二天,西突厥各部紛紛投降,只有阿史那賀魯繼續逃竄。蘇定方猛追窮寇,在金牙山(今吉爾吉斯斯坦托克馬克)大破西突厥,又一路追擊到碎葉水(今吉爾吉斯和哈薩克境內楚河),徹底擊垮了阿史那賀魯的抵抗力量。最後,副將蕭嗣業在石國(今烏茲別克首都塔什干)抓住了阿史那賀魯,獻俘昭陵。西突厥原有領土化入大唐國境,餘部西遷,開啟了另一段蝴蝶效應。西突厥滅亡,至此成為歷史。

      蘇定方滅第二國,在公元659年。是年,西域戰端再起,原古突厥阿悉結部落首領都曼起兵叛亂。蘇定方領兵萬餘人,征途一萬三千里,翻越海拔3000米的帕米爾高原多朗山口,一晝夜奔襲數百里,於清晨抵達距離馬保城西10裡的地方。

      唐軍的突襲讓都曼毫無防備,在城門之外的狹窄地形倉促作站,被唐軍擊敗,敗退馬保城。唐軍隨即圍城,伐木製作攻城武器,擺出大軍滅頂之態勢。都曼震恐,開門出降,蘇定方於公元660年正月獻俘闕下。

      蘇定方滅第三國,在660年。百濟恃仗高句麗支援,多次侵犯新羅。公元659年,新羅王金春秋上表求救,同年冬,唐朝已決意東征百濟,但蘇定方此時尚在西域,故高宗遲遲未命將出師。蘇定方平定都曼叛亂後,馬不停蹄,以“持節神丘嵎夷馬韓熊津等一十四道大總管”之職,率唐軍渡海遠征百濟國。

      唐軍從城山(今山東省榮成市東部海邊)乘船橫渡黃海,直抵熊津江口(今北韓半島南部錦江口)。百濟軍沿江屯兵據守,蘇定方從東岸出兵,依山擺開陣勢,與百濟軍交戰,唐朝海軍揚帆前行,覆蓋了整個海洋,相繼到達。百濟軍戰敗,陣亡數千人,餘眾奔逃潰散。距城約二十里時,百濟舉傾國之兵來戰。蘇定方率軍迎擊,大敗百濟軍,斬殺一萬餘人,唐軍乘勝攻入外城。

    百濟國王扶余義慈及太子扶余隆向北境逃去,蘇定方進軍包圍百濟都城泗沘城(今南韓忠清南道扶余郡),扶余義慈的次子扶余泰自立為百濟王,率眾堅守。蘇定方趁勢命士卒登上城樓,樹起唐朝旗幟。扶余泰無可奈何,只好開城投降。百濟大將禰植又帶著扶余義慈來降,扶余隆與百濟眾城主都前來奉表歸誠。蘇定方滅亡百濟國,獻俘洛陽。次年,蘇定方征討高句麗,在大同江大破高句麗軍,圍困平壤。

      一生大小征戰無算,老將不休,公元663年,因吐蕃與吐谷渾交戰,蘇定方以72歲高齡任“安集大使”,再次抵達他曾經征戰的高原,並在那裡度過了他戎馬一生的最後日子。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詩經·載驅》全詩沒有一句譴責文姜,為何譏諷之意已在不言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