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TT君是新手不是新人

    一個人能感受到的哀慟有多深?

    我不知道,沒有人能知道。流淚姑且還是他面對著這世界,童話卻是他開始逃離這世界的證明了。

    逃離,顧城。

    不管後人給他多夢幻的讚美,童話詩人,迷戀著童話的兒童是天真的,迷戀著童話的成人卻已經開始瘋魔。

    顧城,他就像個孩子,一個殘忍又天真的孩子。也許他的心裡有座城,沒有人能知道那座城的面目,他是那座城的國王,一切美麗與醜惡都由他來定。

    死神的斗篷開始將他籠罩時,他寫詩了。

    看到那麼大的月亮/我知道 我要死了/安排好最後的事/每一刻都有無限的時間

    1993年的夏天,顧城和鋼筋水泥裡的人們一樣,來來去去,呼吸著同一片藍天下的臭濁空氣,踏著同一方土地上的皸裂地磚,看過大家都看過的風景,聽著大家都知道的新聞。他卻沒有和我們在同一個世界。

    哪怕我們和他擦肩而過,哪怕他對我們微笑,哪怕我們說:“你好,顧城。”

    他永遠沒有和我們在一個世界,1993年如此,從他做一個詩人起亦是如此。

    顧城的城在他心中,他不滿這處境,他想要把這座城搬到我們的世界中來。

    於是,曾經溫婉賢淑的謝燁身上那層完美的女神外衣開始剝落了,露出凡人的面板來,年輕活潑的英兒走了進來,披上姑射山神人的皮。

    詩人是貪心的。既要自己的詩讓萬千人拜讀,又在別人助他成功後嫌棄對方的市儈來。

    他很自私。兒子無法進入自己心中的女兒國,便不要兒子了,絲毫不在意自己是對方的生身父親,是否在自己“成仙”前還需自己負起凡人應負的撫養責任。

    好像每一個詩人都是哀傷的。在過去,我不知道他們在哀傷什麼,明明地球照常運轉,你也沒變世界也沒變,如今也許模糊懂一點了。他們沒有理由,不需要理由。

    他們就像被上帝放錯了空間的人,與70億人共存的這世界格格不入。解救自己的唯一辦法就是離開這世界。

    不是死亡。原本不是死亡。然而我們太無知,太愚蠢,除了死亡,沒有第二種逃離的方法。於是詩人死了。

    顧城在這個世上存在的最後一段日子,放蕩的讓人驚心動魄。

    他對謝燁說,我想殺死英兒,然後自己也死吧。謝燁說好。

    遺書寫好後,他又不想死了,謝燁不滿了,中間發生了什麼,我們無從得知,只能知道,他殺死了謝燁,然後自己也自殺。

    一個男人對自己的妻子說,我想殺死我的情人,然後自己也去死,他的妻子還 說,好。

    是我們的邏輯混亂了,還是他們三個都瘋了?

    你說我的信過於冰冷/你說我的心沒有溫存/是呵,熱烈的青春早已逝去/只剩下漫長蒼老的嚴冬

    假如你愛的是太陽/請千萬不要向我靠近/即使太陽也不能溶化幻滅/反而會失去燦燦的光輪

    顧城從一開始就不是一個樂觀Sunny的人。他那句“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來尋找光明”騙了多少人。不知情的以為他在黑暗中苦苦掙扎,只為求一縷Sunny,奮發向上。我不敢說然而,讀了太久的顧城,我仍不能窺的一點點他的心。

    他的基調是怎樣的?陰暗還是光明?無情還是多情?痴傻還是睿智?都不知道。

    這就是顧城,誰能讀懂他,誰能看得清他。

  • 2 # 錦觀世界

    先說說這首詩,內容如下

    暴風雨使我安睡

    讓機器抬腳

    我看見它們

    一個事情走來

    觸到了空氣

    說她們的時候

    我總帶著惶惑

    光明的汁液

    在空氣裡響著

    路都死了

    用我頭造貨幣

    我無法訴說廣場

    碗飛來飛去

    仰面躺著

    鴿子很忙

    暴風雨暴風雨

    使我安睡

    說說本詩的特點:

    童話和哲思都是顧城的詩特點,以優美的詩形式講了那麼多好聽的寓言故事,更是顧城的獨樹一幟。寫詩不為留存,但留世詩歌仍超過兩千首(畫作幾百幅)。這裡輯其童話色彩鮮明的一些短詩和更富於哲思意味的另些小詩各自成集,同時將其難能可貴的百餘首寓言故事詩擇九十一首成集。

    “人可生如蟻而美如神”,“感性即自然的理性”,“生命與生活無關”……循著他的聲音,走進他的詩吧。

    《顧城詩選》之《暴風雨使我安睡》輯合顧城的哲思情景短詩。

  • 3 # 知雪聞竹

    我很喜歡他的詩作每一個喜歡寫詩的人的最終願望大概都是能擁有這樣一本詩集,裝幀精美、封面含蘊、紙張厚實、每一頁一首詩,底下會有小星號標出校對......這樣一本,屬於自己的詩集。

    在顧城死去十八年後,出了這樣一套詩集,厚厚的三本,潔白無瑕。也算是對這個詩人最好的回顧與悼念。現在讓我們回到十八年前,看看他的詩,到底怎麼樣。

    很多人說“他的每一句都充滿詩意”“人類的希望”這些話,其實我想說,顧城寫詩其實是把寫詩當做自己的習慣,想寫就寫了,就像大家吃飯一樣,餓了就吃。所以他留下了很多很多的詩,這些詩有的意味深長,有的就像白開水一樣,刪掉也無所謂。一個詩人最重要的就是有感而發,當他的感情沒有到噴薄而出的時候,寫出來的詩必然沒有感情,而一旦控制不好或思路不佳,就容易寫出一些乾巴巴的爛詩,如同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談談他早期的詩作

    我看見一些評論(主要是不靠譜的百度百科)說他早期的詩“有著孩童一般的純淨”“如大自然的精靈”什麼的,估計是他的追隨者所編,他早期的詩,確實寫了很多水、石頭、蟲子那些東西,但是大部分都是名詞與形容詞的羅列堆積,沒有透過內心感受賦予更深層次的感情象徵,沒有進行詩詞需要做到的對意象敘述的昇華。這和他的年代是脫離不了關係的,如他1984年所作“知了叫了一箇中午,我們非常興奮,回到家還說著,拿枕頭繼續當堤壩。”這種話在現在,估計很多小學生都會寫,但是在那個時候,朦朧詩剛剛興起,並沒有多少先例可以借鑑。顧城可以說是發展者,寫出這種詩,只能說是在不斷嘗試,沒有多大的文學價值,並不能一味叫好,推到無上的高度。

    他中年的詩篇很有氣度

      他中期的詩,大量運用天空、星星、河流、人類、世界、時間這些詞,給人一種”他的詩胸懷很大、氣度很高、要拯救全人類“的錯覺。其實如果初期開始嘗試寫詩的人,運用這些意象排列填充,也會給人以思想深刻的感覺,顧城十分喜愛運用這些詞,一個方面說明他喜歡這些事務,一個方面說明他的詩有偷巧之嫌。

    晚期的臻於沉鬱

      晚期的詩,逐漸成熟,並且拋棄了輕盈夢幻的感覺而變得沉痛和內斂。好像有很多話想說但是憋起來不說,居高臨下,並且開始大量寫禪意詩或古體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數碼攝影時代,攝影還需要測光表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