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奶危害論”站不住腳**********
雖說牛奶好處很多,但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關於牛奶“危害”的研究不斷出現。去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頒獎單位瑞典卡羅林斯卡醫學院發表研究稱,大量飲用牛奶會增加卵巢癌發病率。去年9月,日本山梨醫科大學名譽教授佐藤章夫在《產業醫學雜誌》上撰文指出:芬蘭人和瑞典人雖然比日本人多喝了 4.5倍的牛奶,但卻更易骨折;過量飲用牛奶或吃乳製品可能引發心肌梗死和腦梗塞。他還懷疑前列腺癌、乳腺癌等都與牛奶中的激素有關。
總的來說,這些“危害論”包括4個方面:
1.導致蛋白質攝入過量,損害健康;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範志紅教授指出,這些說法是建立在針對西方人群的調查基礎上的。首先,西方人的膳食結構特點是高蛋白、高脂肪,再加上大量的牛奶、乳酪、冰淇淋等,但華人的蛋白質攝入則是普遍不足。她告訴記者,牛奶中蛋白質的含量是3%,遠遠低於肉類等食品,甚至低於豆製品(水豆腐5%,幹豆腐20%)。從膳食結構來看,它為人體提供的蛋白質比例是很小的,只能起到補充作用。因此,“蛋白質過量的棍子不能打在牛奶頭上”。
2.牛奶呈酸性,會溶解鈣,導致骨質疏鬆;
中國有幾千萬中老年骨質疏鬆患者,範教授表示,他們中的絕大多數人以前都不喝牛奶或者喝得很少。事實上,牛奶中富含鈣、鎂、鉀等金屬元素,總體呈弱鹼性——據權威部門測算,100克牛奶中含鉀120毫克—130毫克,鈣110毫克—140毫克。既然牛奶呈弱鹼性,就不會分解骨骼中的鈣質,導致骨質疏鬆。調查表明,中國大部分骨質疏鬆患者都生活在農村等牛奶消費量較低的地區。
3.導致患糖尿病、面板過敏的機率上升;
對於糖尿病、面板過敏等問題,範教授指出,研究發現,6個月以前的嬰兒如果接受了牛奶蛋白,成年後患糖尿病的機率會增加;4—6個月的孩子用牛奶餵養,有可能增加面板過敏的發病率。因此她表示,在嬰兒時期,我們要提倡喝母乳,少喝牛奶。但對於6個月以後的孩子,特別是成年人來說,飲用牛奶與糖尿病和過敏發病率沒有什麼關係。
這裡加菲說一下,對牛奶過敏是個體現象,一般是對牛奶中的一些乳蛋白過敏,就象有人會對花粉過敏一樣,不應該因為個體現象擴大。
4.導致患乳腺癌等癌症的機率上升。
“牛奶致癌論”近年來受到不少研究者的關注。他們的依據是世界乳癌學會渥太華會議的一個研究報告。該報告說奶牛被注射生長激素後,牛奶中會出現一種叫IGF—Ⅰ的生長激素,它會導致乳腺癌等癌症。範教授指出:“生產不規範的牛奶中含有生長激素,導致癌變,這類似於人吃了含有瘦肉精的豬肉會致病一樣。”要解決這個問題,必須要求牛奶生產企業嚴格控制飼養條件,不能說是牛奶致癌。“事實上,牛奶中含有大量類似亞油酸的物質,對很多癌症特別是結腸癌有抑制作用”。
********牛奶在全球範圍內受到重視,自然有它的好處***********
1.牛奶營養豐富,除了含豐富的鈣質外,B族維生素、維生素A和維生素D的含量也很豐富,而華人體內最缺的營養素恰好就是鈣和維生素A、D、 B2等。日本酪農乳業協會的資料顯示,牛奶的營養成分主要是乳糖、脂肪、蛋白質、礦物質和維生素等,營養結構優良,其中的乳糖還能促進鈣、鐵等微量元素的吸收。
2.牛奶蛋白質中含有8種人體必需而又不能自行合成的氨基酸,消化率高達98%—100%,能充分保證蛋白質的攝入量。
3.牛奶能增強人體免疫力,促進兒童骨骼生長,為他們提供發育所需的營養成分。對老人來說,牛奶能防止動脈粥樣硬化、高血壓和骨質疏鬆。另外,日本專家認為,牛奶能堅固牙齒、幫助睡眠,還能預防病菌感染,調整膽固醇水平以及減肥。
中國農業大學的南慶賢教授認為,不僅中國,全世界都在推廣牛奶,還沒發現有不良反應。在日本,上述“危害論”也只是個別聲音,大家依然認為牛奶是健康食品。範志紅教授說,對鮮牛奶不放心的人,可以多喝酸奶。酸奶是經乳酸菌或雙歧桿菌發酵處理的奶製品,營養價值高,對預防中風、心臟病有一定作用,還能降血壓。因此,無論東方還是西方都在大力提倡。
*******************喝牛奶也要講方法***********************
範志紅教授說,從營養學的角度來說,各種營養成分必須均衡,否則就會導致營養不良。目前在牛奶的食用上,消費者存在一些明顯的誤區。有的人因為牛奶是健康食品就大量食用,甚至把牛奶當水喝,這會導致營養失衡。她強調,對老年人來說,每天兩杯以上的牛奶會增大患白內障的風險,每人每天一杯奶(200 毫升)比較恰當。
此外,有人覺得牛奶越香濃越好。一些企業為迎合消費者的這種觀念,人為新增香精、奶粉、增稠劑和穩定劑等,使牛奶的味道變得十分香濃。但是,奶粉新增過多,乳糖含量就會超標,超過8%—9%就會對人體造成危害,引起腹瀉等。此外,有些“特濃奶”還用了工業奶油和增稠劑,會影響營養吸收。
還有人認為牛奶“脂肪越低越好”,這使得“脫脂奶”非常流行。像美華人就特別喜歡喝減脂奶和脫脂奶,全脂奶則很少有人問津。但是,範志紅教授告訴記者,牛奶中的脂肪不能直接轉化為人體脂肪,而且天然牛奶的脂肪比例並不高,所以大家不用太擔心。其實,牛奶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又有少量的奶油和乳糖,能提供人體所需的能量。適當地喝牛奶,能減少主食的攝入,有利於減肥。
**************華人牛奶喝得不夠 *************
專家們指出,其實,我們現在的關鍵問題不是牛奶喝多了會怎樣,而是喝得不夠的問題。中國奶業協會發布的資料顯示,2000年—2004年的5年間,乳品業成為中國食品業中發展最快的產業,人均奶類佔有量由1999年的7公斤增加到2004年的18公斤。他們預測,中國乳品產量每年還將增長6%— 9%。一些業內人士認為,10年內中國的人均牛奶消費量可能達到美國當前水平的1/3。但是,產量的快速增長不能掩蓋華人牛奶喝得少的現實。據統計,中國居民平均每人每年攝入牛奶約8.1千克,不足世界平均值的1/12。歐美國家人均達300千克,日本也有62.1千克,我們的差距很明顯。範志紅教授說,在北京等大城市,基本可以達到每人每天一杯奶,但全國平均下來,每人每天就只有一勺了。
正是基於以上事實,中國營養學會在新的《中國居民膳食指南》第三條中首次提出要每天吃奶類及其製品。專家指出,奶製品不但營養豐富,而且價格便宜,因此,它們應該成為“終身食品”。
********“牛奶危害論”站不住腳**********
雖說牛奶好處很多,但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關於牛奶“危害”的研究不斷出現。去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頒獎單位瑞典卡羅林斯卡醫學院發表研究稱,大量飲用牛奶會增加卵巢癌發病率。去年9月,日本山梨醫科大學名譽教授佐藤章夫在《產業醫學雜誌》上撰文指出:芬蘭人和瑞典人雖然比日本人多喝了 4.5倍的牛奶,但卻更易骨折;過量飲用牛奶或吃乳製品可能引發心肌梗死和腦梗塞。他還懷疑前列腺癌、乳腺癌等都與牛奶中的激素有關。
總的來說,這些“危害論”包括4個方面:
1.導致蛋白質攝入過量,損害健康;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範志紅教授指出,這些說法是建立在針對西方人群的調查基礎上的。首先,西方人的膳食結構特點是高蛋白、高脂肪,再加上大量的牛奶、乳酪、冰淇淋等,但華人的蛋白質攝入則是普遍不足。她告訴記者,牛奶中蛋白質的含量是3%,遠遠低於肉類等食品,甚至低於豆製品(水豆腐5%,幹豆腐20%)。從膳食結構來看,它為人體提供的蛋白質比例是很小的,只能起到補充作用。因此,“蛋白質過量的棍子不能打在牛奶頭上”。
2.牛奶呈酸性,會溶解鈣,導致骨質疏鬆;
中國有幾千萬中老年骨質疏鬆患者,範教授表示,他們中的絕大多數人以前都不喝牛奶或者喝得很少。事實上,牛奶中富含鈣、鎂、鉀等金屬元素,總體呈弱鹼性——據權威部門測算,100克牛奶中含鉀120毫克—130毫克,鈣110毫克—140毫克。既然牛奶呈弱鹼性,就不會分解骨骼中的鈣質,導致骨質疏鬆。調查表明,中國大部分骨質疏鬆患者都生活在農村等牛奶消費量較低的地區。
3.導致患糖尿病、面板過敏的機率上升;
對於糖尿病、面板過敏等問題,範教授指出,研究發現,6個月以前的嬰兒如果接受了牛奶蛋白,成年後患糖尿病的機率會增加;4—6個月的孩子用牛奶餵養,有可能增加面板過敏的發病率。因此她表示,在嬰兒時期,我們要提倡喝母乳,少喝牛奶。但對於6個月以後的孩子,特別是成年人來說,飲用牛奶與糖尿病和過敏發病率沒有什麼關係。
這裡加菲說一下,對牛奶過敏是個體現象,一般是對牛奶中的一些乳蛋白過敏,就象有人會對花粉過敏一樣,不應該因為個體現象擴大。
4.導致患乳腺癌等癌症的機率上升。
“牛奶致癌論”近年來受到不少研究者的關注。他們的依據是世界乳癌學會渥太華會議的一個研究報告。該報告說奶牛被注射生長激素後,牛奶中會出現一種叫IGF—Ⅰ的生長激素,它會導致乳腺癌等癌症。範教授指出:“生產不規範的牛奶中含有生長激素,導致癌變,這類似於人吃了含有瘦肉精的豬肉會致病一樣。”要解決這個問題,必須要求牛奶生產企業嚴格控制飼養條件,不能說是牛奶致癌。“事實上,牛奶中含有大量類似亞油酸的物質,對很多癌症特別是結腸癌有抑制作用”。
********牛奶在全球範圍內受到重視,自然有它的好處***********
1.牛奶營養豐富,除了含豐富的鈣質外,B族維生素、維生素A和維生素D的含量也很豐富,而華人體內最缺的營養素恰好就是鈣和維生素A、D、 B2等。日本酪農乳業協會的資料顯示,牛奶的營養成分主要是乳糖、脂肪、蛋白質、礦物質和維生素等,營養結構優良,其中的乳糖還能促進鈣、鐵等微量元素的吸收。
2.牛奶蛋白質中含有8種人體必需而又不能自行合成的氨基酸,消化率高達98%—100%,能充分保證蛋白質的攝入量。
3.牛奶能增強人體免疫力,促進兒童骨骼生長,為他們提供發育所需的營養成分。對老人來說,牛奶能防止動脈粥樣硬化、高血壓和骨質疏鬆。另外,日本專家認為,牛奶能堅固牙齒、幫助睡眠,還能預防病菌感染,調整膽固醇水平以及減肥。
中國農業大學的南慶賢教授認為,不僅中國,全世界都在推廣牛奶,還沒發現有不良反應。在日本,上述“危害論”也只是個別聲音,大家依然認為牛奶是健康食品。範志紅教授說,對鮮牛奶不放心的人,可以多喝酸奶。酸奶是經乳酸菌或雙歧桿菌發酵處理的奶製品,營養價值高,對預防中風、心臟病有一定作用,還能降血壓。因此,無論東方還是西方都在大力提倡。
*******************喝牛奶也要講方法***********************
範志紅教授說,從營養學的角度來說,各種營養成分必須均衡,否則就會導致營養不良。目前在牛奶的食用上,消費者存在一些明顯的誤區。有的人因為牛奶是健康食品就大量食用,甚至把牛奶當水喝,這會導致營養失衡。她強調,對老年人來說,每天兩杯以上的牛奶會增大患白內障的風險,每人每天一杯奶(200 毫升)比較恰當。
此外,有人覺得牛奶越香濃越好。一些企業為迎合消費者的這種觀念,人為新增香精、奶粉、增稠劑和穩定劑等,使牛奶的味道變得十分香濃。但是,奶粉新增過多,乳糖含量就會超標,超過8%—9%就會對人體造成危害,引起腹瀉等。此外,有些“特濃奶”還用了工業奶油和增稠劑,會影響營養吸收。
還有人認為牛奶“脂肪越低越好”,這使得“脫脂奶”非常流行。像美華人就特別喜歡喝減脂奶和脫脂奶,全脂奶則很少有人問津。但是,範志紅教授告訴記者,牛奶中的脂肪不能直接轉化為人體脂肪,而且天然牛奶的脂肪比例並不高,所以大家不用太擔心。其實,牛奶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又有少量的奶油和乳糖,能提供人體所需的能量。適當地喝牛奶,能減少主食的攝入,有利於減肥。
**************華人牛奶喝得不夠 *************
專家們指出,其實,我們現在的關鍵問題不是牛奶喝多了會怎樣,而是喝得不夠的問題。中國奶業協會發布的資料顯示,2000年—2004年的5年間,乳品業成為中國食品業中發展最快的產業,人均奶類佔有量由1999年的7公斤增加到2004年的18公斤。他們預測,中國乳品產量每年還將增長6%— 9%。一些業內人士認為,10年內中國的人均牛奶消費量可能達到美國當前水平的1/3。但是,產量的快速增長不能掩蓋華人牛奶喝得少的現實。據統計,中國居民平均每人每年攝入牛奶約8.1千克,不足世界平均值的1/12。歐美國家人均達300千克,日本也有62.1千克,我們的差距很明顯。範志紅教授說,在北京等大城市,基本可以達到每人每天一杯奶,但全國平均下來,每人每天就只有一勺了。
正是基於以上事實,中國營養學會在新的《中國居民膳食指南》第三條中首次提出要每天吃奶類及其製品。專家指出,奶製品不但營養豐富,而且價格便宜,因此,它們應該成為“終身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