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現在還停留在電腦想象圖階段
9
回覆列表
  • 1 # 筆不意馳

    還是需求問題。

    大西洋太大了,只要俄羅斯保持友好的溝通渠道,歐盟是不願意受美國脅迫的。

    經濟上有些不景氣,需要錢來救場。這個要錢的領域,還是緩一緩的好。

    即便有相關需求的國家,互相探討需求和交換意見,也需要好幾年,歐盟又是個相對鬆散的政治結構,交換完意見,還要探討方案,然後是各國如何從中分利,之後才是具體的實際工作。

  • 2 # CHN物競天擇

    目前世界上只有美國、中國和俄羅斯擁有五代機,其中俄羅斯的蘇57還沒有正式交付空軍。看到中國研製出了殲20,很多國家蠢蠢欲動,日本、伊朗、印度也先後提出了五代機的研製計劃。

    不過歐洲各國似乎對此都表現的非常淡定,到現在也沒有一個國家提出五代機的研製計劃,依然非常安穩的用著他們的四代機。

    那麼為什麼歐洲國家不研製呢?

    其實根本原因之一是他們沒有必要研製五代機,他們在這方面沒有非常迫切的需求。

    歐洲國家面對的更多的是來自於恐怖分子的威脅,而對付這種威脅需要的並不是五代戰機。那些有需求的國家又是美國的盟友,不需要自己花費那麼大的精力去研製,只要向美國購買就可以了,也就是所謂的背靠大樹好乘涼。

    剩下的那些想要研製五代機的國家只是少數,對於他們來說研製出來非常不划算,所以四代機用一用就可以了。

    其次,資金也是個大問題。

    相對於陣風、颱風等四代機,研製五代機絕對是個燒錢的大坑,如果處理不好(比如F-35)那就更是個無底洞,需要有雄厚並且穩定的資金支援。雖然歐洲都是發達國家,特別是英法德三國經濟發達。但是其他國家則面臨著或大或小的經濟問題。再加上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小心思,歐盟作為一個聯盟也沒有強制要求各國的權力,所以各個國家很難在這個問題上達成統一,也就別提聯合研製了。

    再者,美國是不會同意的。

    歐洲各國自從開始結盟,各自的防務也基本在北約的統一安排下進行。而北約,實際上就是由美國控制的一個軍事集團,歐洲各國也基本上是有美國提供防衛的(特別是核保護傘)。既然靠的是美國,那麼美國自然不會允許歐洲各國研製自己的五代機。因為五代機無疑會加強歐洲自身的防衛能力,這樣就會減少對美國的依賴。不僅如此,歐洲的戰機歷來有一半都是用來出口的。這樣就會影響F-35的銷售。美國是無論如何不會答應歐洲自研五代機的,而且他們也是這樣做的,比如把應該拉近F-35專案裡,承諾以優惠價格賣給英國。實際上呢,我就呵呵一笑了。

  • 3 # 航空視界

    歐洲國家事實上已經放棄了第五代戰鬥機的研製工作,目前歐洲國家中具備戰鬥機研製能力的國家並不是很多,其中包括法國,義大利,英國,德國,瑞典和西班牙,而其中有些國家還需要聯合起來才具備研製的基礎。

    歐洲在四代戰鬥機的研製上曾經有過輝煌,這個就是歐洲聯合研製的颱風戰鬥機,法國獨立研製的陣風戰鬥機和瑞典研製的鷹獅戰鬥機。不過在五代戰鬥機的研製上歐洲各國突然全部都沒有。

    如今歐洲多個國家準備進行新的聯合來研製未來的戰鬥機,這就是英國為主,荷蘭和義大利參與的暴風雨戰鬥機,另外還有法國和德國主導的下一代戰鬥機專案,如今西班牙也開始參與其中。

    歐洲目前著手研製的是第六代戰鬥機,德國和法國的目標是在2040年開始裝備,而英國由於購買了美國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的F-35B,所以沒有什麼緊迫性。歐洲目前是跨過了第五代戰鬥機直接研製六代機,所以就沒有五代機研製速度慢的問題了。

  • 4 # VP—GAO高哥

    武器的研發是面對威脅。前蘇聯解體後,歐洲沒有大的外來威脅,沒有必要大力發展軍事,所以在此方面沒有大量投入。但歐洲的技術儲備及製造工藝依然世界一流,不可小覷。目前防空方面,法德的戰機足矣應對蘇34/35及米格系列,所以歐洲目前預研六代機了。

  • 5 # 五嶽掩赤城

    歐洲雙風原本就是標榜為五代機(四代機),是F-22太牛逼將其打成四代半(三代半)

    先注意一個事實,法國的陣風戰鬥機是2004年才開始交付,1986年首飛驗證機陣風A,1993年才首飛陣風C的原型機。而歐洲颱風戰鬥機則是2003年交付,其原型機是1994年開始首飛。對比下F-22的進度,技術驗證機YF-22是1990年首飛,原型機1996年首飛,2006年開始服役。三者實際上是同一時期作品!

    歐洲雙風實際上在研發之初標榜為與F-22相同的第四代(第五代)戰鬥機。在三代機(四代機)領域法國原本有Phantom2000,英國德國義大利有合作狂風ADV。在設計思路上,跟蘇聯末代機米格1.44一樣,設計上採用鴨翼改善超音速和大仰角效能,同時進行一定的隱身化效能。實際上當時美國進行ATF計劃之初,也是這樣思路,交上來的設計也是一大堆鴨翼。洛克希德馬丁的早期鴨翼設計方案,不過美國空軍後來更改設計指標,將雷達反射要求從1平方米提高到0.01平方,所以鴨翼方案紛紛放棄,最後依靠極牛逼的發動機和航電技術堆出了F-22,而且強行給四代機定義了廣為人知的4S標準。

    雖然西歐國家雖多,但是真正有能力可以帶領大家進行新一代戰鬥機研究就兩個,法國和英國。整機設計領域法國有達索、英國有BAE;發動機領域法國有賽峰、英國有勞斯萊斯。雖然之前還有個瑞典薩博,但更多是玩組裝機,現在更是英國BAE控股,快成為其下屬企業。瑞典薩博的FS2020是歐洲最早提出的五代機計劃,但瑞典無法獨立完成相關設計,規劃使用的F119發動機美國又不肯賣,所以基本黃了。

    而在歐洲雙風之後,按理應該進行下一代戰鬥機研製工作時。又遇到需求減弱和JSF(聯合戰鬥機計劃)的勾引,遲遲沒有展開。冷戰結束後毛子只剩半條命,各國安全環境大幅度改善,白左主義和裁軍主義盛行,注意力集中在國內福利上。

    與此同時美國非常好的丟擲了JSF聯合戰鬥機計劃,當時該計劃是如此有誘惑力。三種型號,包括給你們輕型航母用的垂直起降機都有,而且可以通用零部件降低使用費用。裝備和維護成本比三代機還便宜,當初口號是4000萬美元的採購價格,30年維護費用僅為3500萬美元。於是不少歐洲國家就淪陷了,英國成為F-35的level-1合作伙伴,義大利參與F-35全球合作生產計劃。F-35原型機側面的參與國國旗,荷蘭、丹麥和挪威也已入坑

    兩者一耽擱,歐洲又浪費了十多年時間。直到最近才發現,還是不能放棄獨立研發的能力。不過跟前一次不一樣,這次德國選擇跟法國合作加強法德核心,雙方共同開戰下一代戰鬥機FCAS的研究。設計上突出隱身效能和資訊化,特別強調與無人機進行配合作戰。受脫歐等因素影響,這次英國被晾在一邊,其趕忙推出下一代風暴戰鬥機計劃,爭奪其他歐洲國家市場進行合作。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結婚了,愛上別人了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