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JJGS518

    清朝的滅亡本質上是社會發展的規律所致,並非是漢官造成的。漢官在少數民族統治時期屢見不鮮,像南北朝、元朝都有。並非漢官加速其滅之,是其本身的統治出了問題,內因是根據,外因是條件,外因透過內因起作用。

  • 2 # 南朝居士

    滿清如果不用漢人,他都入不了山海關,談何建立滿清?

    你似乎把統治想的太簡單了。

    打個比喻你就懂了。

    如果你巨有錢,收購了華為那大的公司,你怎麼管理公司?

    按你想法,你總不能把當官的都換了吧?那你買來的就是空殼,別說盈利了,垮了也是分分鐘的事。

    你甚至一個當官的人都不能換,只能把自己人滲透進去,過幾年時間把幾個高層可以換了,這樣可以。

    治國也是一樣,你佔領一個地區,你只能拉攏地方的既得利益集團,維持地方的官僚系統不變,繼續讓他們統治,你派人做地方一把手就行,然後派軍隊,

    不然,你以為金國滅了北宋,為什麼立個偽齊傀儡政府?曰本佔領東北,立個傀儡政府是為了什麼?

    遼太宗耶律德光曾你這樣想過,親自佔領原後晉地盤,結果呢?遼國皇帝帶領的軍隊居然被打敗了,逃跑過程中死了。

    為什麼那些割據政權突然愛國了?幡然醒悟?

    顯然不是,只是遼國佔領了這塊地方,這裡的既得利益者的利益受到損害,他們自然不願意。

    同樣的,明朝官員為什麼不作為?不是崇禎人品有問題,而是這些人知道規矩,李自成來了,他們的利益不會受到損害,該做官的繼續做官,吳三桂也準備投降的。

    結果呢?李自成把這些人洗劫一空,把吳三桂家鏟了,這是他們不能忍的,於是衝冠一怒,引清軍入關。

    如果清軍跟李自成一樣,那馬上全華人民統一戰線,抗擊滿清鬼子,同仇敵愾,還入關?

    就是因為滿清拉攏威脅官僚士大夫集團,所以才可以入關統一天下。

    想想當初赤壁之戰,曹操下戰書給孫權,張昭率百官都勸孫權投降,只有魯肅勸孫權打。

    魯肅是這樣說的,“他們這些人,投降了曹操,會繼續做他們的官,飯照吃舞照跳,你呢,投降會是什麼下場?”

    所以,你看曰本無論佔領哪裡,都是扶持傀儡、漢奸吧?沒有直接佔領吧?

    所以,你說的這個根本不存在,不用漢人分分鐘垮臺,到處都是反清復明的。

    再者,有人說開始用,後來統治穩定了,可以不用啊!

    這個更是無稽之談了,你以為洪秀全為什麼造反?

    漢人地主、文人,以及那些有大志向的人,他們需要上升通道,上升通道被堵死了,就會造反,不然,你以為科舉的作用是什麼?不就是把不安分的人拉攏做官?

    你以為那些造反的人為了什麼?不就是上升通道被堵死了?

  • 3 # 雪天雪晴

    那肯定是。

    不要低估元清統治者的格局。

    據說,忽必烈熟悉北魏與遼金歷史,他採取南北兩都分治的制度,取自遼金。但他是靠漢人謀士,中原漢地的軍事技術和充足的兵源糧餉,擊敗阿里不哥,奪得大汗之位的。以漢地為根本,建立大元,肯定是順應大勢,取勝之道。而採取漢法,包括官制,和蒙古地方、西南地區實行劃一的行省制,也是保證皇位(同時是汗位)不致旁落的有效方法。

    不任用漢人官員,等於孤立自己。這個賬很清楚。清的統治者算的準確,從開始就聯絡蒙古,任用漢人,用皇太極的話說,得漢人才得入主中原。而成為中國各族共主,本是清統治者的目標,是歷史給出的標準答案,不二選擇。

    反之亦然,不認同漢文化,不任用漢人,他根本待不下去。

    須知,歷史是階級鬥爭史,是統治階級與被統治階級的關係。對皇家來說,皇權才是關鍵。依靠哪個階層哪些人,是可能變化的。

  • 4 # 聖豬明

    大家對這一點意見比較統一,不用漢官,不以漢制漢,滿清連關內都進不了,就算進了也會象元朝那樣,百年不到夾馬滾蛋。就因為漢化極深,辛亥革命後五族共和,漢滿一家幾乎沒有什麼違和感。到了現在滿族和漢族唯一區別是:錄取高考分數線。

  • 5 # 吳龍61952128

    首先下個結論,那是肯定的,甚至能不能入關都是個問題。

    打個比方,美國公司在中國開分公司,都用美華人,你覺得行得通嗎?美華人在中國有語言障礙,中國的風土人情,甚至晦澀的需要和政府部門打交道的事如果單純靠美華人肯定是行不通的。這些還得靠本土化的漢人來做。可以參考元朝,蒙古人夠強大了吧?沒重用漢人官員,和漢人制度,統治90多年就被趕出去了。 清朝後期 八旗子弟腐化的太厲害,已經不能用了,蒙古人更用不得,所以只能用漢人,以漢制漢。

  • 6 # 布政使司總長

    我來說下個人的看法。

    如果清朝時期不任用漢人官員,肯定會加速王朝的覆滅,光太平天國能不能渡過就要打個問號。

    比較典型的就是之前的蒙元政權,在前期忽必烈執政時,推行了漢化政策,任用並信任大批漢民官僚,統治比較穩定。然而,後面反對勢力取得上風,開始對漢族的打壓。統治者(蒙古人)不瞭解下面的想法,不接受農耕文化,雙方矛盾越來越大,最後結果導致了民眾的反抗。

    當年橫掃歐亞大陸的蒙古鐵騎,被朱元璋逐出了中原地區,重新回到了他們起家的地方--北方蒙古大草原。

    統治者尤其是少數民族入主中原的政權,通常來說文化比較落後,好多是遊牧部落,可能還處在奴隸制時期。他們在中原內亂等導致中原王朝國力衰落時,憑藉著自身的武力優勢進入中原,但是,雙方人口的巨大差距對於他們來說,如果想要取得穩固的統治,必須需要去了解被統治者需要什麼,比如:農耕民族需要在特定的時間進行耕作,此時,你不能耽擱這個時間點,不然,沒有了好收成,就吃不好飯,就會捱餓,甚至可能會死人!到了這個地步,橫豎都是死,就會選擇反抗,政權就不穩定。

    對這些熟悉的只有漢人自己,為了統治穩定需要任用並信任漢人官員。相信在同這些能臣日常的交流中,中原文化的魅力會深刻的影響著統治者。

    清朝時期,在沒入關前實行“八旗制度”,即便後期增設了蒙古八旗、漢軍八旗,總人數也就十幾萬人,入關後也是依靠投降了前明軍來進攻大順政權等農民軍。

    到了太平天國時期,此時的清朝軍隊制度已經完全腐朽,根本不能對抗太平軍。太平天國攻下天京後曾派林鳳祥、李開芳、吉文元等率2萬多人北伐,就這麼點人,一路打到了天津!

    此時,如果沒有漢人的幫忙,清朝早就覆滅了。當時,在南方對太平天國進行圍剿的是漢人組織的軍隊:曾國藩的湘軍、李鴻章的淮軍、左宗棠的楚軍。

    當然,清廷對這些人也加官進爵,曾國藩曾被任命為兩江總督,節制四省兵力。天京(今南京)攻克後,曾國藩立了頭功,被任命為武英殿大學士,加太子太保銜,封一等毅勇候。其他人也官運亨通,李鴻章、左宗棠等人,影響著清朝後期長達半個世紀之久。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參加IT培訓的人和不參加IT培訓的人相比,有產生什麼優勢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