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守護生命光彩

    發熱是許多腫瘤病人常見的一個伴發症狀,很多患者往往會認為腫瘤患者發燒是因為感冒,於是胡亂吃感冒藥。其實,這真的是一個大誤區!

    腫瘤病人之所以會發熱,原因很複雜:一方面,癌細胞影響了人體調節體溫的能力;另一方面,大部分病人會因腫瘤本身或接受治療使得免疫力降低,尤其是白細胞偏低的病人,常因感染引起發燒。此外,藥物反應、自身免疫疾病、腎上腺皮質激素分泌不足或癌症本身都可引起發熱。其他原因,比如環境溫度過高,有些家屬怕病人身體弱,怕通風,或者被子太厚,還有就是惡液質的病人因為脫水造成體溫調節能力下降,這都是類似中暑的表現,對於腫瘤病人是危險的。

    腫瘤性發熱是指由腫瘤本身引起的發熱,一些實體瘤如腎母細胞瘤、淋巴瘤、肝癌、腎癌以及白血病等易發生腫瘤熱。腫瘤性發熱的診斷實際上是一個排除性診斷,即對發熱的患者進行詳盡的評估,如病史以及必要的理化檢查,並排除其他原因的發熱後,才考慮診斷為腫瘤性發熱。其特點是發熱常> 37.8 ℃,即使高熱也常無寒顫、出汗等中毒症狀,心動過速與發熱不相稱,檢查無感染依據,一般解熱藥療效不滿意,經抗腫瘤治療後可恢復正常。非甾體抗炎藥有助於區別腫瘤性發熱和非腫瘤性發熱。

    此外,腫瘤患者發熱還可能是感染引起的發熱、化療藥物引起的發熱、輸血輸液引起的發熱、腎上腺危象引起的發熱、中樞神經系統受累引起的發熱等,需要先明確腫瘤患者發熱的原因,醫生再製定治療方案。

    對於腫瘤病人,一旦發熱,應該更積極的尋求醫生幫助,明確診斷,積極治療。若無專業醫生指導,患者和家屬不要擅自用藥。盲目使用抗生素可能不對症並且誘導耐藥,破壞體內正常菌群;盲目降體溫可能掩蓋症狀,降低人體免疫力,造成病情遷延甚至加重。

    絕對要臥床休息,同時保持個人和環境衛生,做好口腔護理,預防口腔感染。

    採用物理降溫法,如用50%酒精擦浴、擦背部、胸部和四肢;或冷水、冰塊、冰袋置於大血管、前額處和腋窩處;溫水擦浴時加入適量薄荷油等都是降溫的必要選擇;也可以用10%氯化鈉溶液冰袋降溫。

    飲食清淡、易消化,並含有豐富的維生素,一般以流質或半流質食物為主,如米湯、稀飯、麵條、藕粉等,並搭配一些新鮮水果。退燒後,可以食用清雞湯麵,菜泥粥等食物。到病情恢復後期可以多補充瘦肉、魚、豆腐等高蛋白食物。

    發熱後汗出,注意及時更換衣服。及時更換床上用品,注意衛生,還要防止褥瘡。

    持續發熱時。應立即聯絡主治醫生,溝通具體情況,確定治療方案。癌症病人發熱的原因不盡相同,處理的措施也不同,基本原則是確定患者是否有生命危險,對每一病例應作具體的分析,以期達到最佳治療效果。要注意鑑別,不能盲目用藥。

  • 2 # 腫瘤專科醫生

    癌性發熱,也就是由癌症引起的發熱。有的癌症會產生並釋放一些致熱原,從而引起發熱,有的癌症可能壞死,伴發感染,也會引起發熱。這個沒法預防,會不會有癌性發熱,取決於癌症本身,以及癌症發展的階段,癌症的病情,所以,只能去治療去處理。

    如何治療癌性發熱呢?

    癌症發熱是癌症引起的,最根本的當然是要去處理癌症,只要治療並控制了癌症,發熱自然而然就解決了,否則,就不可能真正解決。所以,抗腫瘤治療是最主要的治療癌症發熱的措施。

    當然,抗腫瘤治療也不是說馬上就能起效,而且有的癌症有的病情,抗腫瘤治療無效,那怎麼辦?難道不管了?當然不是,那就要對症退燒處理,減輕痛苦。對於進行了抗腫瘤治療,但還沒起效的情況,邊抗腫瘤治療,邊對症處理;對於已經沒有有效的抗腫瘤治療的情況,就只能做這些退燒處理,別無他法,讓病人痛苦少一些。

    另外,前面說了,有的是合併感染的情況,如果明確是感染,在經驗性抗感染的基礎上,要儘可能進行細菌培養,有針對性用抗生素。當然,還是那句話,如果這個感染是癌症本身有關的,不控制腫瘤,抗感染也是難有效的,比如肺癌堵塞支氣管細支氣管,阻塞性肺炎,不解決腫瘤堵塞問題,想控制這種肺炎是難的。

  • 3 # 美中嘉和聊腫瘤

    不知道還有多少人對2003年春季的SARS傳染留有印象,在那次之後很多醫院就增加了發熱門診。這次嚴重的傳染病事件讓很多人知道病毒會導致患者發熱,實際上會導致發熱的原因很多,其中一種情況是惡性腫瘤會導致患者體溫升高,被稱為癌性發熱。

    與其它發熱相比,癌性發熱持續的時間更長,對抗生素治療不敏感。在臨床中有些患者被確診為腫瘤也是由於癌性發熱後到院檢查才發現的。那麼癌性發熱是怎麼回事呢?

    癌性發熱是由於腫瘤的發生或治療時導致的,並非感染性發熱。既然是由於腫瘤引起的,它與一般發熱有哪些症狀?與感染導致的發熱區別什麼?

    醫學上對發熱的熱度分類:

    低熱(37.3~38℃)

    中等度熱(38.1~39℃)

    高熱(39.1~41℃)

    超高熱(41℃以上)

    體感上的區別:因此一般發熱的標準是腋下溫度37.5度以上,普通發熱的患者的溫度會達到39度,發熱越高體感越冷,很多人甚至捂著厚被子都會冷到打哆嗦;癌性發熱患者的體溫並不很高,往往會在37.5-38.5度之間,體感上也並不畏冷,只是在觸控額頭有明顯感覺,使用體溫表測量時達到發熱標準,而且多在午後或者半夜出現發熱。

    治療上的區別:對於發熱患者的治療,大部分是使用抗生素藥物或者抗過敏藥物,比如常見的頭孢類藥物,使用以後的效果很明顯,患者體溫下降;腫瘤患者的癌性發熱在使用抗生素藥物後,並不會有發熱減退的現象,但是使用萘普生(非甾體類抗炎藥)後往往立即起效,用藥期間體溫正常。

    血液檢查中的區別:還有一個特徵是血液檢查指標,大多數疾病導致的發熱伴有白細胞升高和血沉加快;癌性發熱在血常規檢查中無異常,即使是高熱,有時血常規檢測也無異常表現。

    以上是普通發熱與癌性發熱的一些區別。導致癌性發熱的原因在不同階段是不同的。比如治療時化放療也會導致癌熱,這裡主要是說在治療前出現的癌性發熱問題,一般認為是腫瘤本身引起的副癌綜合徵,惡性淋巴瘤、急性白血病和腎癌中較常見,部分實體瘤的進展期也有癌熱現象,例如原發性肝癌和肺癌。可能與腫瘤生長迅速,細胞發生壞死,壞死的組織被人體吸收而發熱,俗稱吸收熱,且腫瘤細胞可釋放致熱源導致發熱;另一種情況是癌細胞刺激機體,使白細胞向腫瘤組織浸潤,而白細胞可產生致熱原,使體溫調節失效而發熱。

    癌症患者的癌性發熱可以說是很普遍的問題,對於患者和家屬來說,雖然不可能掌握專業的知識,但多瞭解一些癌性發熱的知識可以做出一些簡單的判斷,同時在與醫生的交流中能夠更清晰的描述患者問題,也容易理解醫生採取的各種治療方案。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聽力下降,戴了助聽器後可以恢復聽力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