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生活就像個小丑
-
2 # 小白曰
孝順,因孝而順,非唯順才孝
在電視劇《都挺好》中,蘇明哲算是愚孝的代表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蘇大強買房事件
蘇大強有老宅,而且之前在明成家,明成對其照顧的也不錯,但卻一定要搬出來買新宅,還要三室一廳地段好,蘇明哲明明負擔不起,還非要同意父親的決定,打腫臉充胖子,導致他與妻子吳非鬧翻
孝順對不對,一定是對的
但什麼事都要順著父母嗎?並不是
俗話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固然因為父母比子女有更多的處世經驗,有著他們的處世哲學,這是寶貴的財富,我們可以從他們身上學到很多東西,但是時代在變化,父母的一些思想則可能過於陳舊,已經無法適應時代,父母也有許多不瞭解的事
其次,父母也是人,有著自己的慾望,有著自己的喜怒哀樂,會有一些無理的要求,這時候孩子要有自己的判斷,在自己能力範圍內滿足父母,而不是一味的遷就父母,將自己推向困境
子女也應該與父母多溝通,瞭解父母提出需求背後的原因,如果有難處應該向父母說明
所以,不能完全孝而不順,也不能覺得唯順才孝
-
3 # 林炎火
《都挺好》這部電視劇播出後。孝而不順的觀念甚囂至上,這樣好嗎?
《都挺好》這部都市電視劇最近可是火遍了各個電視臺,那麼,在電視劇中,有一種孝而不順的觀念甚囂至上,這樣真的好嗎?
這種觀念是有道理的,尤其是現在這個社會,我覺得這樣沒錯,有就觀眾說:“一個家庭最可怕的事情,就是出現一個蘇大強這樣的老人。這種老人的存在,會將一個家庭推向深淵。”
舜孝順父親的方式是:想要使喚我時,我會出現在身邊。但想要殺我時,我就讓你找不到。
舜為什麼要採用這種方式盡孝呢?因為如果他被打死了,那就沒法盡孝了,沒法盡孝就是最大的不孝。而且,父親打死了他,就會讓父親落下‘不仁’之名,置父親於不義就是最大的不孝。”
有時候,盲目孝順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味的盲從並不是孝順,而是置父母於不義、置自己於不仁、置愛人於不顧。
最好的孝順,是孝而不順。我愛你,我對你很好,但並不代表你可以控制我的人生。
回覆列表
劇中蘇明玉出身在一個重男輕女的家庭,飽受父母不平等的對待。母親寧願拿錢補貼兒子,也不願意送品學兼優的她去大學深造。
電視劇《都挺好》劇照
傷心而倔強的她,早早地開啟了在外的闖蕩生涯,與家裡斷絕往來,直至自己大獲成功,衣錦還鄉。
可成功的光環,並沒有給蘇明玉帶來更多家庭的關愛。斷聯十年後第一次回家,便是參加母親的葬禮。這意味著,她再也沒有機會享受曾經無比渴望卻始終刻薄的母愛。與父親、兄弟的團聚,沒有給她帶來久違的親情溫暖,反而是一系列令人心塞的麻煩和不寒而慄的對白。
蘇明玉不想搭理這個冷血無情的家,卻無法停止對家人的疼愛和付出。她渴望得到愛和關注,卻換來了一次次更大的受挫和創傷。
電視劇《都挺好》劇照
外表光鮮體面的生活、職場上的雷厲風行,也難以修補她風雨飄搖、脆弱敏感的內心。明明有一段幸福、可以依賴的親密關係,但本能的不安全感總是伴隨左右——因為她不確定自己是否有資格得到幸福,那是她的家庭、她的童年沒有給她的部分。
儘管這是小說人物的設定,將多重的不幸集中在一個人身上,讓她在各種惡的疊加下撞得頭破血流,痛下決心,擺脫舊縛,左突右破,重獲新生,以最大程度地擴大劇情的張力——這是小說一貫而之的敘事套路;
電視劇《都挺好》劇照
原生家庭與心理原罪
精神分析的鼻祖弗洛伊德強調,個人生活的不幸都可以在過去的經驗,尤其是童年時期的經驗中尋找根源,大多數心理疾病患者的病因,都可以追溯到童年時期的環境和教育因素。
而一個人的童年階段,大部分是在家庭裡度過,深受父母的教化,在這個階段的經歷,會形成潛意識,影響著以後的人生。
“原生家庭”一詞由此衍生而來,成為精神分析中最強有力的理論工具之一。
而在現實中,“原生家庭”有了更廣泛的應用。隨著心理學的普及,彷彿人人都成了精神分析學家。似乎個人現在的一舉一動,都能在過去的蛛絲馬跡中找到因果關聯;個人的性格缺陷、心理困境和人際關係障礙,都能從原生家庭那找到根本原因。
很多人為自己的不幸找到了源頭,認為是父母的養育不當戕害了自己的人生,導致現在的處處受挫,止步不前。而這種影響又是如此持久而深入骨髓,個人很難超越。
而更難超越的,是原生家庭日益被賦予的一種標籤化的想象:
原生家庭環境好,父母恩愛,教育有方,孩子也會Sunny、開朗、容易信任他人,正能量爆棚;
反之,一個糟糕的原生家庭,孩子必然會有一個負面的精神狀態:暴躁、沒有安全感、蠻橫、自私等。
《都挺好》裡,也有這樣的強烈暗示。
蘇家一片散沙,老大偽善自私,老二啃老驕縱,兄弟倆對明玉的遭遇毫無憐憫心;他們的背後站著一對毫無公正之心、自私狹隘的父母。
電視劇《都挺好》劇照
老大、老二的妻子,雖然也是在溺愛中長大,但比丈夫要公正、有責任心、敢於承擔,對明玉有著人性中基本的同情。而她們的父母知書達理,溫潤平和。
電視劇《都挺好》劇照
家庭教育固然重要,但原生家庭就真的決定了一個人的全部人格嗎?
童年階段的經驗對人的成長影響甚大,但一個人的童年生活裡並不只有家庭。心理學家布朗芬布倫納曾提出“生態系統理論”,該理論認為:
一個人的成長環境對這個人來說是一個生態系統。其中,對兒童成長產生最直接影響的,是微系統。
對於大多數嬰幼兒來說,微系統就是家庭。但隨著兒童的不斷成長,活動範圍不斷擴充套件到幼兒園、學校和同伴關係。對於學生來說,學校是除家庭以外的最大的微系統。
而且在這個過程中,關係是雙向發展的。成人會影響兒童,兒童也會影響成人。
可能是人們更喜歡這背後簡單的因果邏輯和人生戲劇性的進展。就像《都挺好》的熱播一樣,基於家庭視角的個人成長設計,天生就具有一種攝人心魄的力量。
電視劇《都挺好》劇照
然而,對原生家庭之殤的過分強調和悲劇性的渲染,加上不加辨識的傳播,在大眾的語境裡,原生家庭仿若成為了個體身上無法掙脫的命運基調。“家庭宿命論”甚囂塵上,讓很多出生於“瑕疵”原生家庭的人,揹負了沉重的心理原罪。
因為害怕自己從父母那沿襲而來的暴躁性格,童年時期沒有被滿足過的安全感,會影響下一代的成長,影響到親密關係的存續,很多人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剋制謹慎,但是依然難以逃脫原生家庭的魔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