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俊藝海南黃花梨
-
2 # 紅星綠松石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不妨先弄明白:什麼才是綠松石的水線?
綠松石水線是指:一塊綠松石不完全入水浸泡時,取出後泡水部分與未泡水交界處呈現一條明顯的界線,俗稱“水線”。如下圖示例:
“水線”示例照片
值得注意的是,這其實是相同物質在不同環境下呈顯的自然變化,原本並沒有什麼特殊的意義。但市場過度宣揚,並賦予了泡水出現水線就是原礦這種十分不靠譜的鑑別方法……
若是有質疑的朋友,不妨想一下,一件乾衣服,一半浸入水中,取出後是不是也有水線呢?在比如:路邊隨便撿一塊普通的雜石一半泡入水中幾分鐘後,取出觀察下是不是同樣有水線?
附幾件原礦綠松石作品,請欣賞:
《大肚彌勒》作者 曹紅星
《如意觀音》作者 曹紅星
《鼠運財來》作者 曹紅星
《華嚴三聖》作者 曹紅星
《祥雲珠》
《剛柔相濟》作者 曹紅星
-
3 # 綠松石雕刻手藝人
綠松石水線是指,干與溼交匯處的一道線,名:水線,其實這並不能完全說明有水線的就都是原礦綠松石,粉壓合成仿製品也會有水線的,肉眼不好分辨的建議出權威檢測證書。
-
4 # 鴻璐宣說文玩收藏
綠松石歷史悠久,縱觀其發展歷史古往今來綠色寶石並不是什麼稀少的顏色,可以這麼說綠色寶石的競爭可謂是異常激烈,青玉、翡翠、祖母綠等等寶石隨便一個都能在價值層面上甩綠松石好幾條街,綠松石卻在競爭如此激烈的綠色寶石界屹立不倒就是原因還是在於其無與倫比的特點!
綠松石的屹立不倒的核心綠松石在歲月蹉跎的沉澱之中一路走來,在現代文玩市場走進巔峰的時候綠松石又再一次的重回巔峰,綠松石能在競爭激烈的綠色寶石界屹立不倒的一個核心就是在於其盤玩變色的特點!綠松石是一個極具“扮豬吃老虎”特性的寶石,剛入手的綠松石顏色發白、發乾、發澀絲毫和寶石這兩個字扯上關係,但是隨著盤玩時間的不斷延長綠松石開始了其脫胎換骨、鳳凰涅槃的一生!那麼綠松石的盤玩變色是個什麼原理呢?綠松石盤玩變色的特點源於其伴生礦屬性,半生礦屬性導致了綠松石內部結構較為鬆散同時發乾、髮色石性較重,正所謂“上帝給你關上一扇門,一定會為你開一扇窗”,雖然綠松石的密度不好但是也正是因為這一點綠松石才有了盤玩變色的能力,綠松石的盤玩變色主要依靠人體分泌的汗液油脂,經過長期盤玩後汗液油脂沁入到了綠松石較為鬆散的內部結構當中從而形成上色,同時含有汗液油脂的綠松石接觸空氣中的氧氣形成氧化薄膜,氧化薄膜逐漸變硬變形成了包漿,有了入潤綠的顏色和渾厚的包漿加持的綠松石才展現了氣寶石級別的盛世美顏!
綠松石的水線綠松石的出現正值文玩市場巔峰時期,綠松石可謂是乘上了文玩市場炒作的東風,其價值從幾塊錢一克一路飆升至現在的成敗上千一顆,如果你覺的綠松石是靠綠松石操作起家到現在的那就大錯特錯了,如今文玩市場已經走進低谷如果綠松石依靠文玩市場炒作的話現在的價格理應有所降低,但是事實卻是綠松石的價格並未收到文玩市場走低的影響,甚至還有些穩中有升逆風飛翔的趨勢,足見綠松石的價值認可程度和被追捧程度之高可見一斑!綠松石居高不下的價格加上其伴生礦的產量讓綠松石最佳化、造假、以次充好的情況可謂是比比皆是,於是綠松石的一個簡單的辨別方法水線就應運而生了!綠松石水線可以說是綠松石獨有的特點其原理還是綠松石伴生礦屬性,內部鬆散侵泡水中後水沁入綠松石較為鬆散的內部結構當中形成變色,於是人們為了便於觀察將綠松石一部分沁入水中另一部分露在外面然後侵泡6到8個小時讓綠松石吃滿水這個時候沁在水中吃滿水的綠松石和露在外面沒有水的綠松石之間就會形成水線!
結語綠松石水線這個特點也是鑑別綠松石是否天然的一個重要依據,因為染色和注膠的綠松石是不會有水線,膠水和染色劑早已經把綠松石內部的結構填滿了!所以綠松石在選購的時候一定要擦亮雙眼!
-
5 # 緣產地綠松石
綠松石有水線嗎?一直以來在商家和喜歡松石的朋友們身邊就流傳著一種用泡水是否產生水線的方法來判斷是否原礦松石的方法,但是隨著實踐和見識的各種假貨越來越多逐漸對這種方法產生了懷疑。主要還是因為有水線也不能斷定就是原礦綠松石,沒有水線也不能斷定不是原礦綠松石!今天結合小緣的經歷說說個人的看法和經驗:1:水線形成的原理說明的問題,綠松石水線的形成主要還是利用了松石表面有很多微孔結構且微孔結構容易吸附水份的特性!松石水線的形成是因為早些年松石圈流傳著看松石是否吸水變色的特性來鑑別松石是否是原礦的方法,其操作方法是把松石一半浸沒在水中一半露在水面利用松石表面微孔吸附水分導致松石孔隙被填充最終引起光線的折射角度發生變化最真實的呈現松石本來的顏色!可以從松石形成水線的原來看出,綠松石有水線只那能說明被測驗物表面有很多微孔且微孔而已不能說明其他的!只是一種判斷松石是否最佳化的方法而已,確並不能確定物質。如果說有水線就是綠松石,那麼拿一個藍色的粉筆遇水顏色也變深是不是說粉筆也是綠松石呢?答案當然是否定的!
2:中低瓷度松石容易形成水線,往往瓷度不高的松石容易形成水線!是因為中低瓷度的松石相對高瓷松石更加疏鬆微孔結構也更多更大!所以在吸附水分的過程中也更加容易更快的吸附水分,所以中低等瓷度的松石更容易形成水線!但是要注意,部分碳酸鹽仿製松石和二代松石也能夠吸水且形成水線所以在實際過程中需要仔細鑑別!
3:高瓷松石的表現,之所以說綠松石泡水不一定有水線就是在於高瓷松石的特殊性。因為高瓷松石結構相對緊湊且微孔結構比較少,所以往往浸泡在水中的時候高瓷松石吸附水份大大少於中低等瓷度吸附水分的程度或者達不到能夠形成明顯色差的水線的程度所以有一部分高瓷松石是不容易形成水線或者根本就不行成水線的!但是要把高瓷松石不行成明顯水線和最佳化松石不行成水線的情況具體情況具體對待區分開來! 4:綜上所述水線形成的原理與松石的疏鬆多孔特性有關只能說明被測物表面有很多微孔,中低瓷度的松石更加容易形成水線,高瓷松石往往不容易形成水線或者說水線不明顯達不到被肉眼觀察的程度!所以綠松石不一定有水線,有水線的也不一定是綠松石只是檢測松石表面微孔多少的一種方法具體情況還是要根據具體情況來確定!
回覆列表
有的,並且可以利用水線來鑑定真假
綠松水線是一種鑑定綠松石真假的很好方法。
因為綠松石表面有很多孔,所以放入水中時,會吸水,同時顏色會變深,而未置於水中的部分顏色淺一些,兩者交匯之處有一水線就是飽水線。真品在泡一個小時之後就會出現水線現象。假的綠松石由於表面的加工,並不會吸收水分。同理,在下雨天,由於空氣中水分較多,所以綠松石也會變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