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明月照邊關
-
2 # 誰是我知心
不會,諸葛一生唯謹慎,這是毛主席說的,一生謹慎的諸葛亮是不會上陸遜這個當的,而且劉備紮營盤的時候,諸葛亮就看出來了問題,伐吳是傷大局的,雖然東吳有錯在先但是劉備的一意孤行給今後蜀漢政權和東吳的滅亡埋下了伏筆,諸葛亮是不會伐吳的
-
3 # 風林559
若?和如果一樣!這個問題應該無答案。因為諸葛亮根本反對伐吳,所以沒有諸葛亮伐吳這一說。小編現在提出來了,如果是諸葛亮伐吳,誰勝誰敗呢?我答諸葛亮必敗!因為讓一個反對打這一仗的人去打這一仗,他還能勝?當年抗美援朝,毛主席為何派彭德懷去而不派林彪?二人態度不一。
-
4 # 廣州房產李佐成
三國時期人才輩出,史書記載的諸葛亮並非像電視裡面演的那麼傳神。劉備伐吳諸葛亮本身就不支援,若真諸葛亮出馬,兩虎相鬥兩敗俱傷。這也是曹魏最想看到的局面,真正的贏家就是曹丕。
-
5 # 也讀春秋
作為三國之中最為重要的三大戰役之一的夷陵之戰,每一個讀過《三國演義》或者看過電視劇的朋友都不會陌生,雖然與正史《三國志》相比,《三國演義》多少有些虛構的成分,但是夷陵戰役中,劉備起傾國之兵卻慘敗陸遜,無疑讓偏愛蜀國的讀者們扼腕嘆息,遺憾不已。那麼,在關羽死後,如果帶兵伐吳的不是劉備,而是諸葛亮,蜀漢有沒有可能贏得陸遜,進而滅掉東吳?我想很多人都會有這樣的疑問。
讓我們先來分析分析當時的形勢。
軍事實力上並無太大優勢孟子說: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劉備在大將關羽死了之後,決定起兵伐吳。
這個時候的劉備,不久前剛剛贏得了漢中之戰,近又登基稱帝,可謂是處於蜀漢巔峰期。而東吳這邊,吳魏聯盟,呂蒙又靠白衣渡江襲取了荊州,奪回了周瑜、魯肅等前輩都沒奪回的土地,也是聲勢不小。這個時候的蜀漢和東吳都處於兵強馬壯的時候,誰也不比誰強多少,都是半斤八兩,可以說,劉備起兵並沒有必勝的實力。
形勢上也對蜀軍不利蜀漢大軍遠涉東吳,與東吳決戰,不僅存在蜀兵不習水戰的問題,而且長途跋涉,士兵水土不服,容易生病,從行軍作戰上並不佔優。對於地形上的利用可能要吃虧,這在劉備的排兵佈陣上就可以看出。
劉備起兵伐吳,實際上是有很多人都反對的,包括趙雲、諸葛亮、秦宓等官員都不贊成東征。而起兵之初,又損失大將張飛、黃忠。這些都十分影響士兵計程車氣。
但是東吳在孫權的領導下,文武團結,全國上下一致對敵,這是勝利的保證。尤其是很多老將領,心裡都憋著一股氣,想要跟蜀國幹一場,鬥志昂揚。
劉備戰場指揮失策劉備的幾次指揮失誤讓戰爭朝著一場大敗而去。
一是關羽之死,讓劉備暴怒,接連又折了張飛和黃忠兩位老將,劉備此時已經被怒氣衝昏了頭。對於久經沙場的劉備來說,這是不應該的。劉備的不理智,貿然幾百裡連營,犯了兵家大忌。
二是對於戰爭之初的小勝錯誤的估計,急於與東吳主力決戰。
三是過於輕視對方主帥陸遜。陸遜雖然一介書生,但已經在襲取荊州的戰役中充分展露出了自己卓越的軍事才能,但這並未引起劉備的警惕。
諸葛領軍難言必勝諸葛亮為人謹小慎微,足智多謀。因此,如果諸葛亮來領軍的話,斷然不會犯七百里連營的低階錯誤,更不會看不出陸遜的計謀。但陸遜也是一位十分博學多才的主帥,為人也是比較謹慎的。所以兩人對壘,並不能說誰就有必勝的把握。這就完全取決於戰場上瞬息萬變的局勢了。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有諸葛亮在,蜀漢不會輸的這麼慘,或許能夠全身而退。
但從總體形勢上來說,不管是誰領軍,蜀漢想要戰勝東吳還是很困難的。畢竟東吳兵強馬壯,人才濟濟,上下一心,以逸待勞。而蜀軍“越險深入,曠日持久”,兵無戰心,即使是諸葛亮也難言必勝。
-
6 # 老曹講史
記得年輕的時候經常和朋友爭論這個問題
當時很多人惋惜如果換諸葛亮領兵,就能滅掉東吳。等等類似的議論。
我的觀點很明確,換成諸葛亮可能不會有夷陵慘敗,但同樣難以撼動東吳的政權。
理由很簡單,如果真能滅亡東吳,諸葛亮為什麼不去做?諸葛亮對劉備和蜀漢的忠誠是毋庸置疑的。“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他是這麼說,也是這麼做的。
或者說諸葛亮憑一人之力就能扭轉乾坤,為什麼他幾齣祁山都未能成功?
諸葛亮是人不是神,他不能逆勢而為諸葛亮講的是“勢”,這個“勢”是天下大勢。他幫助劉備順勢求存,順勢而興,當然最終西蜀也隨勢而亡。
一篇《隆中對》說的很明白,
今操已擁百萬之眾,挾天子而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孫權據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此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曹魏與東吳都有穩固的政權,人心歸附,不是可以去爭鋒和圖謀的。這就是“勢”,“形勢比人強”,逆天下大勢而動是註定要失敗的。所以諸葛亮反對向東吳用兵。
西蜀並沒有滅亡東吳的實力如果說擁有荊州的西蜀和東吳勉強勢均力敵的話,那麼丟失了荊州的西蜀已然是三國之中最弱的。此時舉全國之力與東吳拼命,不但不明智,而且很危險。因為北方還有一個比兩家都強大的多的曹魏政權在虎視眈眈。
諸葛亮很清楚這一點,所以一直積極主張聯合東吳。因為兩弱聯合是抗強圖存的唯一方法。
諸葛亮沒有參與夷陵之戰的原因首先諸葛亮是反對攻打東吳的,這個立場使得劉備不會帶他去。
更重要的是西蜀政權建立不久,國內百廢待舉。而且劉備也需要後方源源不斷的接濟糧餉。而這些事是諸葛亮所長。
但諸葛亮的軍事才能並不突出。所謂“運籌帷幄,決勝千里”是被《三國演義》誇大了。陳壽評諸葛亮:
“可謂識治之良才”,“蓋應變將略,非其所長歟!”所以諸葛亮隨劉備出征的必要性並不大。
回覆列表
答案是十分肯定的,不會輸在陸遜手上。
諸葛亮深通兵法,一生用兵講究謹慎,步步為營,從不冒險打仗。
司馬懿被困上方谷時,於絕望之時 曾對他的兒子司馬昭說過一句話,他說“諸葛亮這人最善於算計,他不但考慮自己,也考慮對方,因此但凡諸葛亮鋪排好的計劃,只要執行的人不出問題,一般都是必勝的”
如果諸葛亮兵至夷陵,諸葛亮一定會通盤考慮天時,地利的因素,斷不會犯劉備的林中宿營的錯誤。
但陸遜也是一個十分出色的將帥之才,我才最終諸葛亮會採用水陸並進的戰略,奇襲夷陵,然而這畢竟是假設,沒有真正交鋒,最終誰勝誰負,是無法下定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