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4
回覆列表
  • 1 # 江湖夜雨92

    《論語》中的原話為,宰予晝寢,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杇也,於予與何誅?”孔子見宰予大白天睡覺,就氣不打一出來,聲色俱厲地罵道,腐爛的木頭就無法雕刻什麼了,糞土一樣的牆,怎麼再去粉刷他呢?你呀,你呀,我還能責備什麼呢?

    孔子這樣罵學生對嗎?

    自古以來,就很有爭論,意見不一。翻開《論語》看看,這是孔子罵學生最兇的兩句話。一些古人認為,這樣罵太苛刻了,是求全責備,從後面看,孔子對宰予的整體評價也是很高的,把他稱為言語課的高材生,排在子貢前面,他們認為一個成就這樣高的人,卻遭到孔子如此評價,不是有點過分嗎?

    還有一些人認為,聖人怎麼能這樣呢?其中南懷瑾先生就有不同的看法,他說,宰予晝寢,是身體的原因,其實《呂氏春秋》上也有相關記載,說宰予這個人身體不好,經常生病。一次,孔子沒見他來上課,就找到他家裡出,一看,宰予正病懨懨地躺在那裡,於是說,朽木不可雕也,沒有一個好身體怎麼行呢?又怎能做出一番事業,這樣,孔子就沒有罵的意思了,他只是感嘆宰予的身體不行。

    不過,聯絡上下文一看,這樣說有點勉強。

    因為孔子罵了之後,自己還及時總結了評價一個人的方法。過去呀,我看一個人,聽其言而信其行,現在,是宰予警示了我,我不僅要觀其言,還要信其行。如果理解成,我不僅要聽其言,還要看他的身體咋樣,不就太勉強了。

    孔子為什麼這麼嚴厲的罵宰予?

    宰予是孔子言語科的第一名,聰明伶俐,很會說話。而孔子強調的是,敏於事而訥於言,況且孔子本人也有一點口吃,他不待見說話漂亮的人。他認為宰予誇誇其談,言過其實,又看見他有所懈怠,不能用意志去振作精神,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中,不能做到言行一致,才著急上火,一反往日的溫文爾雅,破口罵了宰予。說不定正是這一罵,激勵了宰予,激發他今後謹慎言行,做到知行合一。

    實際上,教育學生是一門最複雜的學問。我們不能簡單的說對錯,每一個問題都有其複雜的背景。

    如果一味地打擊學生,貶低學生,學生就會失去信心,如果你連續對一個學生說,你笨極了,一個月後,學生就會真變笨了。所以,保護學生的自尊心,自信心極其重要。

    但對於一個言行過分,不聽勸告的學生來說,一味遷就反而會助長孩子的不良習慣,有時,嚴厲呵斥或許能收到更好的效果,畢竟,嚴厲批評也是孩子健康成長必須的營養。

  • 2 # 儒者讀書

    一如既往,先看原文:

    宰予晝寢。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杇也。於予與何誅! ”子曰:“始吾於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於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於予與改是。”——《論語·公冶長》

    關於宰予白天為什麼睡覺,我們不知道,普遍的理解是宰予偷懶,理由也很簡單,孔子本身是很有容人之量的,不會因為一點小錯誤而發怒,從後面孔子說宰予教給了他看人要“聽其言而觀其行”的道理來看,似乎也證明了這一點。

    但必須要強調一句,孔子並不是在刻意侮辱他的學生。

    責之愈切,愛之愈深

    宰予在孔子門下是一個很特別的人物,他和子貢一樣,以言語出名。但與子貢不同,子貢專業是經商,練就的表達能力,會說也敢說。

    而宰予不同,他常常是在轉換思路來學習,其思維之活躍,為其他人所不及。

    宰我問曰:“仁者雖告之曰井有仁焉,其從之也?”子曰:“何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

    例如上面這一段,宰予設定了道德上的“囚徒困境”,給孔子出難題,而孔子也耐心地解答。張居正在此評價道:“有智以行仁,而後仁為無蔽,宰我憂為仁之陷害,其不智可知,故孔子曉之如此。”

    孔子不會討厭一個給他出難題的學生,反而會因為有這樣的學生感到開心,因為這證明他好學,只要他好學,孔子就有信心能教好。但宰予最大的問題是,能說會道。

    如前文所說,孔子以前看人,是“聽其言而信其行”,但自從碰到了宰予,他知道了還應該“聽其言而觀其行”,可以說,宰予完全重新整理了孔子的世界觀。

    宰我問:“三年之喪,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為禮,禮必壞;三年不為樂,樂必崩。舊谷既沒,新谷既升,鑽燧改火,期可已矣。”子曰:“食夫稻,衣夫錦,於女安乎?”曰:“安。”“女安則為之。夫君子之居喪,食旨不甘,聞樂不樂,居處不安,故不為也。今女安,則為之!”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後免於父母之懷,夫三年之喪,天下之通喪也。予也有三年之愛於其父母乎?”

    在這裡宰予對三年喪禮提出了質疑,孔子最後批評了他,但要注意,孔子首先是順著宰予的性格在解答他,說“女安則為之”,孔子的仁道,求的就是心無所懼,安濟天下。而等宰予走後,孔子在向旁人說這句話是想讓別人去罵宰予嗎?

    顯然不是。

    他的用意就在於使宰予聽到這句話,但這句話卻不能當著宰予的面說,因為當面這樣說就失去了教導的意義,孔子想給宰予傳達的,其實是先王作禮的意義。宰予是個聰明人,當他聽到這句話,也必然會私下裡默默思索,這就是教育的意義。

    宰予思維如此跳脫,孔子都能容忍下來,只有一件事孔子無法容忍,就是偷懶!

    作為一名教師,最心痛的事莫過於學生肆意浪費自己的青春和才華。孔子就是這樣一種心態,縱觀《論語》,孔子的批評沒有再比這個更狠的了,他的目的,就是警告宰予,努力用功,不要耽誤自己!

    所謂責之愈切,愛之愈深,大概就是如此!

    宰予的成績

    很多人從宰予後來位列孔門十哲來判斷宰予學習很好,但這是他最終的成就,不是他一開始的成就。比如《論語》中有一處記載:

    哀公問社於宰我,宰我對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慄,曰使民戰慄。”子聞之,曰:“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

    孔子並不滿意宰予回覆哀公的答案,但宰予話已經說出口,孔子也無可奈何,只能留下警示語。這也顯示出宰予的學習確實不夠深入,張居正就對此提出嚴厲的指責:

    “夫祭地以報其功,乃立社之本意,至於所栽的樹木,則各因其土之所宜,而非有取義於其間也。宰我不知而對,謬妄甚矣。”

    這就是差別,宰予雖然以言語見長,但深度思考卻不足,所以孔子才會說:“巧言令色,鮮矣仁!”因為一個隨便就把自己觀點表達出去的人,必然是沒有做過深度思考的。而這也是孔子一直對宰予進行批評警示的地方。

    孔門十哲,各有特點,甚至在某些方面還超越了孔子,但他們都對孔子心悅誠服,稱一聲“老師”。不是因為他們學到了謀生的本領,也不是掌握了更多的東西,而是一個靈魂對另一個靈魂的敬佩與仰望。

  • 3 # 萬事可程

    朽木有朽木的用處,正所謂物盡其用啊!我記得有篇文言文講過:棄而舍之朽木可雕,鍥而不捨金石可鏤。可見事物是有兩面性的,我們看問題也應該從不同角度來分析判斷。

  • 4 # 學海侃教育

    孔子是中國一位很偉大的教育家,他的政治學說和教育思想,幾千年來,對中國有著深遠的影響。孔子一生治學嚴謹,對自己對學生都要求非常嚴格,正因為如此,孔子所教育的學生中,有很多都成歷史上的賢能名人。從孔子所著的《論語》中,就可以看到孔子教育他的學生宰予時說:人學習做學問要時時嚴格要求自己,不嚴格要求自己的人,就會荒廢學業墮落,像朽木一樣不可雕琢而沒有作為。

    那麼,孔子的這種嚴格的教育方式對不對呢?這還要看孔子對學生宰予的說服教育到底起沒起到作用,從歷史記載上看,宰予是虛心接受了老師的批評教育,從不好好學到變得勤奮努力,以至宰予後來出仕為官成為歷史上的一位名人,這都與老師孔子的教育有方分不開的,孔子說學生宰予朽木不可雕,也就成為中國教育史上的一個佳話。

  • 5 # 使用者碧家小玉

    朽木不可雕也

    意思是:木頭腐朽了匠人是不會用它來做材料雕刻藝術品。

    用在人的身上是比喻:

    做人就要做一個可利用的料材,讓讓人把他雕刻成一件工藝品。不要做一個腐朽的木頭被淘汰。

    很多人人為這句話不對,為什麼就不能向Sunny的一面去看呢?即使是偏向陰暗,老師難道對每一個學生都這樣說?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搬家入住八大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