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使用者7673529835316
-
2 # zkh7158743986
1911年10月10日夜裡,武昌城內隆隆的炮聲,結束了大清王朝296年的統治,武昌起義也成為載入中國歷史的大事件。
那麼,這場武昌起義的總指揮是誰呢?他叫蔣翊武,是唯一一位被孫中山稱為“開國元勳”的人。
蔣翊武1884年生於湖南澧州,雖然生長在一個平民的家庭,但他的父親卻懂得讀書的重要性,因此,蔣翊武從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蔣翊武生平第一次與父親爭吵,就是因為科舉考試的問題。1902年,他的父親讓他參加科舉考試,可是,蔣翊武堅決不參加,他說這個病怏怏的朝廷早就應該死去了,為何還要參加它的科考?為此,他和父親第一次產生了爭吵。
值得一提的是,蔣翊武雖然最後沒有參加科考,但他的學習能力很快就展現了出來,1904年,湖南西路公立師範學堂成立,在湖南及就近的省份30個縣招生,蔣翊武以第一名的成績被錄取。
在這所學校,蔣翊武結識了我黨的元老林伯渠,並一同秘密閱讀進步書刊,《猛回頭》《警世鐘》等書籍,讓他的革命思想越來越成熟。在學校裡,蔣翊武帶頭剪去了辮子,穿著西洋學生服,被大家當成了異類。
1904年,蔣翊武協助宋教仁準備參加長沙起義。但是,起義因為洩密而失敗,蔣翊武輾轉來到上海,繼續革命,並在這裡參加了同盟會,創辦了革命刊物《競業旬報》,傳播革命思想。
1909年,上海形勢非常緊張,《競業旬報》被迫關閉,蔣翊武也去了武漢。
來到武漢後,蔣翊武繼續從事革命活動,加入了新軍,並秘密創辦了“文學社”。這個名字看似是一個文學組織,實際上卻是一個軍事組織,有社長、副社長、參謀長等等。後來,蔣翊武在湖北各新軍中都成立了這樣的組織,各鎮、協都有骨幹成員,達到了3000多人,已經具備了起義的條件。
1911年9月24日,蔣翊武率“文學社”的骨幹成員,和武昌的另一個革命組織“共進會”的骨幹,舉行了一次聯席會議,商討起義事宜,蔣翊武被推舉為武昌起義總指揮。
10月9日,武昌起義的計劃意外洩露,蔣翊武當機立斷,決定提前舉行起義,於是,轟轟烈烈的武昌起義爆發了,成為中國近代史上的重大標誌性事件。
武昌起義成功後,蔣翊武奔走於漢口、漢陽,以監軍的身份參加活動,後任護國軍總司令,指揮起義部隊。
袁世凱竊取了革命勝利果實後,任命蔣翊武為臨時大總統府高等軍事顧問,並兩次授予他陸軍上將銜,但蔣翊武採取不合作態度,堅辭不受。
宋教仁遇刺後,蔣翊武參加了二次革命,武力討伐袁世凱。失敗後,蔣翊武遭到了袁世凱的通緝,準備由桂林前往香港,但不幸被捕,最後被袁世凱下令槍決。
1913年9月9日,蔣翊武被押到刑場,就義前,蔣翊武慷慨激昂地為前來的群眾演講,最後從容地坐在紅毯上,慨然就義,年僅29歲。
1921年,孫中山督戰北伐時,專程到湖南嶽麓山“蔣公亭”祭拜蔣翊武,並親自手書“開國元勳蔣翊武先生就義處”,評價說:“辛亥武昌發難,以公功為冠。”
在蔣翊武的家鄉湖南澧縣,也設立了翊武公園、翊武大道、翊武中學,以此來紀念這位劃時代的革命先烈。
回覆列表
程定國、熊秉坤,紀鴻鈞、王世龍。彭楚藩、劉復基、楊洪勝三烈士慷慨就義
還有“三武”,蔣翊武、孫武和張振武。他們為革命立下了汗馬功勞,付出了巨大犧牲,建立了赫赫功勳,但最後都沒有落得個好結果,都被袁世凱、黎元洪等反動派給絞殺了。他們沒有為共和的建立死於戰場,而死於起義成功後的政治陰謀,或者為政敵所消滅,成為民國史上的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