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大賽爸爸說
-
2 # 王波談育兒
小孩語言遲緩要明確導致孩子發生語言遲緩的病因是什麼,做出早期的診斷,早期給予干預治療,要注意對孩子進行語言相關能力的訓練。早期訓練是非常重要的,包括訓練孩子注視人與事物,聽從和理解簡單的詞句與指令,由動作模仿過渡到聲音模仿、做遊戲等,透過這些方式來與孩子進行交流,引導孩子說話。
必要的時候可以到專業的相關醫療機構,或者是專業的康復語言學校進行語言康復訓練,往往可以取得良好的治療效果。
我們說當前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幼兒語言發育遲緩的問題。孩子在0-3歲是語言發育的黃金時期,如果錯過了,那麼就需要一倍甚至幾倍的時間和努力來彌補。
以往,許多父母並沒有特別重視這個問題。一些人總覺得孩子遲早會說話,貴人語遲也是一個常常掛在嘴邊的說辭。然而,孩子的語言並非與天俱來,而是一種後天學習的技能。
同時,有些孩子由於各種原因造成了語言發育遲緩,在應該發展出語言的時候並沒有出現應有的語言。一般來說,最晚在一歲半左右就能夠有意識的叫爸爸媽媽了,而有些孩子到了二歲半甚至三歲還不會說話。
那麼,孩子的語言發育遲緩到底是什麼原因,又該如何改善呢?
首先,語言發展是有其自身的發展規律的。正常孩子的語言能力發展需要經過四個階段,發聲、命名、仿說、表達。也就是說孩子從咿呀咿呀學語到能說詞再到句子是一個遞進的過程,不可能跳過某一階段。
比如,孩子沒有咿咿呀學發聲,就不可能直接說出詞,而詞又是組成句子的基本內容,因此想要孩子能說出句子就必須有一個量變到質變的積累過程。
其次,有一些情況會影響孩子語言能力的正常發育,使得他們的發展出現停滯狀態,並且在一段時間裡同時影響到孩子的智力發育和心理健康。包括孤獨症、單純性語言發育遲緩、感覺統合失調等。
比如,不少孩子在2歲半甚至3歲的時候仍然沒有任何語言,無法表達自己的想法和需求。同時,語言理解能力也不夠,造成孩子聽不懂別人的指令。
再次,孩子的語言遲緩除了病理性表現,還有其他因素影響,比如在語言敏感期的語言環境輸入和互動交流,如果不充分錯過了這個階段,則也是需要特殊的訓練才能夠補上這個能力。
比如,有些孩子家庭中的語言環境不好,家庭氛圍又很差,導致孩子總是默不做聲。
最後,孩子改善語言發育遲緩的方法主要是進行干預訓練,去康復機構上一對一訓練,可以幫助孩子提高語言能力;當然,最好的選擇是父母學習語言訓練方法,在家庭教育中隨時隨機的進行訓練,這是進步最大效果最好的方式。如何進行家庭訓練和方法學習,可以聯絡我。
總之,0-6歲是孩子語言訓練的關鍵時期和黃金時期,父母們一定要注意及時關注和幫助孩子提高語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