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狼煙火燎
-
2 # 吾否
泰國介入二戰並不是1941.12.8的突然決定。19世紀法國搶佔了寮國和高棉這兩個泰國長期的小弟,泰國一直耿耿於懷。在很多關心政治的泰華人看來,帝國主義國家恰恰是英法,和日本沒什麼關係。鑾披汶政府一直鼓吹極端民族主義,聲稱泰族是被漢族從中國西部老家趕過來的,應當恢復舊土。在國內禁止馬來人和華人以各自語言辦學,在國際上主張從印度東北到寮國、從撣邦到廣西壯族的所有“泰人”團結起來,建立強大的泰國。驅除白皮、擴張泰國的主張恰恰與日本的“大東亞共榮圈”不謀而合。日本很容易就成為了泰國的盟友。然而,這個低配版的皇道派泰國,並不敢於煽動壯、侗等“同胞”中的“積極分子”,來搞一次蘇臺德事件。終歸還是更想搭日本的順風車。太平洋戰爭爆發以後,泰國大開國門,歡迎日本軍隊借路進攻緬甸和馬來西亞。這無疑是日本突襲的神助攻。但日本也背信棄義地在泰國要地駐軍,很快,日泰攻守同盟達成:“1941年12月21日,日本誘迫鑾披汶·頌堪政府在曼谷玉佛寺與日本特命全權大使坪上貞二簽訂了《日泰攻守同盟條約》。條約規定:第一,日本及泰國在尊重相互獨立和主權的基礎上結成同盟;第二,締約國任何一方與其他一個或兩個以上國家發生武力紛爭時,則另一方立即給予政治、經濟和軍事等一切方面支援和援助;第三,在兩國聯合進行戰爭的情況下,合作雙方如未獲得完全諒解,不能單獨與對手休戰或講和;第四,條約簽訂後立即生效,有效期為10年。這樣一來,日本便把泰國綁在其戰車上。 鑾披汶·頌堪過去玩弄的是拉攏日本打擊西方勢力的把戲,現在則把自己也出賣給日本。1942年1月25日,鑾披汶·頌堪政府正式向英美宣戰。”好在泰國更多地是充當了日本的後勤基地——正如它和日本在越南戰爭期間的所作所為那樣。不過更進一步的是,泰銖徹底和日元掛鉤,泰國金融成為“大東亞共榮圈”的一員。桂河大橋和死亡鐵路就是在泰緬邊境修築的,主要動用的是盟軍戰俘和緬甸勞工。儘管戰後的曼谷成了亞洲最繁榮的城市,但泰國普通人民同樣在戰爭中,也不能獨善其身:“1942—1945年,鑾披汶·頌堪政府共向日軍提供了15億銖的軍費,為了支付日本駐軍的龐大開支,鑾披汶·頌堪政府不得不大量印發鈔票,從而導致通貨膨脹和物價飛漲,人民生活費用直線上升。如果以1938年生活指數為100的話,1941年則為132;1942年為176.99;1943年為291.56;1944年3月為409.07。”相比之下中國當時物價漲幅是“如將1937年上半年大後方的物價指數定為100的話,1939年為213,1941年為1294,1945年則是184455”。但1944年鑾披汶政府就倒臺了,文官政府取而代之。戰爭結束後,民黨曾經的思想靈魂比裡·帕儂榮也回來了。這一切和駐美大使發起的“自由泰運動”有很大關係。泰國放棄了日本劃撥的馬來北部、撣邦等地,並願意償還戰爭期間英美在泰國利益的損失。再加上鑾披汶本身就是驅逐七世、操縱八世的僭主,美國政府表示這個軍政府並不能代表泰華人民,而主張放棄進一步清算泰國。這背後的利益在於,進一步懲罰泰國只會讓英國在東南亞做大,美國需要一個能夠制衡英法殖民體系、對自己深有好感的泰國。
泰國在1941-1944的表現,可以被稱為是法西斯陣營的僕從國。類似芬蘭,它只求自己想要的那部分“本民族土地”,對戰爭的參與力度有限;但同樣不能讓自己的人民避免破壞性的災難。在泰國左派和美國外交的雙重作用下,泰國避免了被作為戰敗國清算。可以說泰國在二戰中的作用是亞洲的西班牙或芬蘭。它以自己的教訓證明了“大東亞共榮圈”的欺騙性。
回覆列表
整個近代史,泰國也是神奇的存在,所有的東南亞國家都被殖民了,唯獨泰國可以保持獨立;二戰日本來了,日本勢大泰國就投靠了日本;二戰後期日本不行了,泰國又向日本宣戰,並向盟國哭訴自己的苦衷,還把投靠日本的總統抓起來坐牢,演戲演得一出一出的,居然還得到日本的戰爭賠款,可見整個近代史泰國能保持超然獨立,外交手段每代都出能忍啊!
二戰爆發後,日本早就盯上了地理位置重要、自然資源豐富的東南亞,偷襲珍珠港後,日軍的野心展露了出來,開始像東南亞進發,當日軍入侵泰國時,泰國軍隊只抵抗了半天最高層就放棄抵抗了,並於日本達成同盟的關係!
在馬來亞的英華人認為泰國怎麼也屬於英國的小弟,日本人即使要攻打馬來亞也沒有這麼快達到,結果日本與泰國打著“解放殖民地、相互尊重、彼此獨立”的幌子達成了聯盟關係,泰國所有的軍事設施向日本開放,日本也可以自由的將泰國打造成了在東南亞的後勤基地!泰國在日本到來的那一刻就拋棄了英國倒向了日本,典型的牆頭草!
之後神兵天降的日軍橫掃東南亞,菲律賓淪陷、馬來亞淪陷、蘇門答臘淪陷、新加坡淪陷……
這時的泰國領導人是鑾披汶·頌堪,一名典型的泰國右翼軍人,執政泰國從1938年上臺組閣開始,這時的國際形勢不容樂觀!最先是英法向泰國施壓,於是泰國不得不倒向英法,法國倒了就倒向英國。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襲珍珠港,太平洋戰爭爆發。沒多久,日本陸軍強行借路進入泰國境內,日本海軍帶著人馬在泰國南部的宋卡、北大年登陸,日本空軍則飛抵曼谷上空。他命令堅決抵抗侵略的軍隊、警察放棄抵抗,他選擇不吃眼前虧,外交政策轉向親日,成為了日本在東南亞的盟友!
鑾披汶·頌堪明白打不過日本人,他知道抵抗只是成為英華人的犧牲品,英國把泰國當成了一個緩衝區。於是頌堪乾脆與日本合作,不但同意日本借道,並同意泰國的所有軍事設施(比如機場、港口)向日本開放,日本將泰國打造成了東南亞的後勤基地,而並向國民解釋與日本人合作是保證泰國獨立的最好方式。
二戰後期,日本兵敗如山倒,鑾披汶·頌堪非常聰明的在1944年辭職隱退,新上臺的國的寬·阿派旺政府宣佈成立,這時候泰國演戲就開始了,先是暗中保護抗日運動勢力,並聯系英、美、蘇聯把罪狀都推到頌堪軍政府身上,而且還以甲級戰犯罪進行逮捕,得同盟國的諒解。
這些還不夠,為了站隊盟軍立場,泰國以受害者的姿態出面,控告日本侵略泰國國土,掠奪資源,並向日本宣戰,戰後還像日本提出了戰爭賠償,而且還拿到了150億日元得戰爭賠款!
結果到了1946年4月又演了一齣戲,泰國民意認為:鑾披汶·頌堪是面對日本巨大的壓力,盡其最大的努力保護泰國的利益,最後最高法院最高法院停止了對他的起訴無罪釋放!不但釋放了,而且沒兩年他又上臺了!
綜上所述,泰國在整個近代史能夠始終保持獨立,價值堪稱奇蹟,泰國也將小國在大國夾縫中求生存演義得淋漓精緻,誰強就倒向誰,不但存活下來了,而且各個大國還買賬,當然也幸好英國在二戰後沒落了,否則泰國可就有些慘了!而泰國的外交可不止於此,在二戰後的冷戰鐵幕下,泰國再次證明了自己的生存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