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山村小妞
-
2 # 山農槐哥
2019年7月小麥價格會不會上漲?
今年小麥價格走勢如何呢?
小麥價格下滑主要原因:
一是春節後,隨著氣溫的逐漸升高,麵粉終端消費將逐漸進入淡季,麵粉加工企業開工率也將逐漸下降,雖然在大型企業為主的制粉業發展現狀下,這些知名度比較高的企業開工率並不會有多大的下降幅度,但其他中小型的麵粉廠則壓力比較大。
二是市場供應並不缺,市場上流通的糧源雖然會逐漸減少,但別忘了還有兩大供應渠道,一個是託市小麥拍賣會持續,每週300萬噸,另一個是各級儲備小麥輪出將陸續開展,其實近一些糧庫正在銷售輪換小麥。
另一方面,新麥上市之後,無論產情如何,小麥價格穩步走高的可能性都很大,無非是根據產情實際,價格上漲的幅度有多大。 需要明確的是,2019年產小麥購銷將會更加依賴市場化,託市收購發揮的作用將會進一步弱化,雖然國家把2019年產小麥收購價格水平下調了0.06元/公斤,但在產情好的情況下,對小麥的開秤價格水平會有所影響,但並不影響後期價格的穩步上漲,畢竟,雖然國家手中還有不少陳糧庫存,但由於當年收購時衛生指標沒有檢測,可能毒素不超標的部分並不多。 對於麵粉加工企業來說,生產出符合食品安全指標內的產品,是至關重要的,所以對原糧品質的管控也會比較嚴格。 基於此,對於夏糧上市後的價格走勢,如果減產了,估計小麥價格上漲的幅度會更大一些、週期會更長一些;如果豐收了,價格上漲的節奏會較為緩和一些。
-
3 # 北京有機使者老潘
小麥雖然作為國內二大主食之一,但北方人明顯偏於南方人食用小麥麵粉做的麵食。
小麥七月後價格預計會先小幅降再稍大點幅度上揚。
原因有三個方面
一,全國新小麥剛收割,都在陸續入倉,量較大,所以價格低。但後續消耗量的增大,價格會逐漸走高。
二,這兩年由於北方耕地面積尤其是小麥種植面積的減少,加上大量農村青壯人遷往城市,造成了農村的空心化,從事農業生產的逐漸變成了純糧食消費者,需求的增多會促進糧價的抬高。
三,國際形勢。本來國內糧食價格高於國際,國家大量進口國外低價糧食,變相拉低了包括小麥在內的糧食價格。但受中美貿易戰的影響和世界各地愈演愈烈的戰火,也會逐漸把糧價抬高。所以越往後價格可能越高。
-
4 # 小宋蘆薈
目前主產區新麥收穫已結束,正值小麥上市高峰期,貿易商集中售糧,無論是糧庫還是制粉企業門前到貨量大幅增加,收購價格一落再落,且收購標準要求嚴格後期隨著託市範圍擴大,7 月小麥 能否迎來上漲?後期小麥價格將以穩為主,不會出現大幅度上漲,畢竟市場上小麥供應充足,即使啟動託市也將圍繞保護價收購。 糧食小麥清理篩
收購進度加快,貿易商積極售糧。據統計截至6 月20日,主產區小麥 累計收購1579.9 萬噸,同比增加347.5萬噸。因此目前貿易商囤糧積極性並不高,多以隨收隨走為主,但由於今年小麥 質量較好,收的價格低了收不上來量,收高了又賠錢,且各區域之間無明顯價差,因此貿易商走貨利潤十分微薄。
小麥
據貿易商反應,當地糧庫基本上是過兩變篩甚至個別庫點需要過比重篩,顆粒較小的麥子基本就被篩下去了,因此當地高價位地區小麥仍在穩中緩落, 小麥 行情並未出現明顯好轉。
陳麥逐漸退市,拍賣跌入谷底。由於今年新麥質量好,且價格相對於陳麥偏低,價效比更高,制粉企業為了控制成本,更傾向於使用新麥,對陳麥參拍熱度不高。6月19日,國家最低收購價 小麥 計劃銷售300.64萬噸,實際成交2.34萬噸,儘管高於上期的1.73 萬噸,但明顯低於上月同期的 35.11萬噸,整體成交率僅為0.77%,臨儲小麥拍賣成交基本跌入谷底。糧食清理篩小編認為預計進入7 月份,新麥使用比例進一步提高,陳麥成交情況應該還是在低位徘徊,對新麥價格不會有什麼影響。
糧食清理篩
綜上所述,糧食清理篩小編認為當前小麥市場供應充足,但需求不旺,尤其是進入7 月份,學生放假,小麥更是進入淡季中的淡季,且當前制粉企業庫存充足,開機率偏低,消化緩慢,預計8月份以前對 小麥 價格無明顯支撐,因此小麥價格暫不會出現大幅上漲。後期需關注國家收儲力度及各產區託市啟動時間。
-
5 # 糧小咖
二、託市收購陸續啟動,將會對小麥市場形成一定支撐。截止目前,安徽、江蘇和河南、湖北已經啟動了2019年產小麥託市收購執行預案,價格執行國標三等到一等1.12元到1.16元/斤,其中安徽、江蘇兩省價格基本在託市底價附近水平保持總體平穩,河南省啟動的收儲庫點只有第一批600多個,預計後期可能會陸續增加收購庫點;同時,也不排除山東、河北的區域性地區如南部區域也啟動託市。在此帶動下,後期低於託市底價的地區小麥價格將有一定幅度的回升。三、7月底到8月之後,新小麥的收購高峰期基本上就會過去了,市場上流通的糧源也會逐漸減少,而隨著學校開學的臨近,以及中秋、國慶的雙節節日效應帶動,加工企業的開工及收購積極性將會有一定回升,也有利於小麥價格穩中走強。綜上所述,在9月末託市收購執行期結束之前,新麥收購市場的主要帶動因素就是託市收購的啟動以及收購進展情況了,而其他市場化的因素則較為疲軟,特別是麵粉加工企業的總體開工率依然不高,都會制約小麥價格的上漲空間。
回覆列表
首頁 / 三農 / 正文
請輸入要搜尋的內容
搜尋
進入7月份以來,隨著安徽、江蘇、河南省份實施託市收購,最低收購價小麥收購範圍的不斷擴大,市場的底部支撐逐步增強,主產區新小麥收購價格整體呈現趨穩狀態,加之新麥豐收產量比較好,供應壓力增加,市場對後期小麥價格看漲信心不足,收購較為謹慎。尤其是華北地區由於託市收購仍未啟動,市場壓力偏重,部分地區小麥價格穩中繼續小幅回撥。既然政策收購主要就是引領市場,業內各收購主體一致認為後期的小麥價格有望穩中攀升,但個人覺得空間應該不大,市場主流價格仍將圍繞最低收購價執行,當前各級儲備企業輪入性收購已基本完成。因而後期最低收購價收購將成為最主要的收購渠道。緊盯託市省份動向,各級儲備小麥輪出情況,防範價格風險,這個市場一直在變,我們要隨時有一顆隨機應變的心!
隨著氣溫逐漸升高以及居民消費習慣的變化,麵粉整體銷量萎縮,加之新麥陸續上市,使得終端市場以為都在陸續使用新麥,觀望心態太重,對面粉價格諸多敏感,導致前路粉走貨偏慢,價格呈現下降趨勢;標粉,次粉等副產品目前出貨偏快,價格上揚;麩皮止跌回升,區域性地區漲幅5分/斤左右,出貨較快,幾乎無庫存!後期需高度關注用糧企業採購以及各個消費主體的存貨動態、地方糧儲出庫等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