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請熟悉兩晉十六國曆史的老師告訴我。
9
回覆列表
  • 1 # 潘不安講究史

    不會,淝水之戰是一場開始前便註定會失敗的戰爭,更是姚萇、慕容垂等人的上屋抽梯之計。可以說就連苻堅手下的將領都有不少人迫切的希望戰敗,苻堅又安能不敗?

    如果王猛沒有死,也會向諸葛亮極力阻止劉備伐吳一樣,堅決的制止苻堅攻打東晉。《晉書》記載,王猛臨終時,苻堅曾經前去探望:

    猛曰:“晉雖僻陋吳、越,乃正朔相承。親仁善鄰,國之寶也。臣沒之後,願不以晉為圖。鮮卑、羌虜,我之仇也,終為人患,宜漸除之,以便社稷。”

    可以說王猛的建議並非因為其本身是漢人,而是當時東晉依然是中國正統,雖然偏安一隅,但是民心所向,是當時漢人最後一塊安居之地,怎麼可能不拼死保護,又有長江天險的阻隔,久居北方的前秦軍和當年的曹操一樣不善水戰。

    另外,當時前秦國內的鮮卑、羌人,都是曾被前秦所滅的仇敵,他們相對漢人更加的狡詐難馴。王猛一直想要除掉他們的首領姚萇、慕容垂等人,但因為苻堅過於仁慈而沒有成功,在其死後他們反而得到重要。淝水之戰中,姚萇、慕容垂所率領的鮮卑、羌人等懷有異性軍隊卻是前秦大軍的主要組成。

    在王猛死後七年,苻堅自認為準備充分,毅然發動南侵,但是當時前秦幾乎所有的大臣都是反對的。只有姚萇、慕容垂常常勸說苻堅滅晉封禪,實際上這正是以東晉為誘餌,將前秦引入陷阱,然後上屋抽梯,至苻堅於死地。可以說,當時苻堅即使沒有戰敗,在和東晉僵持期間,姚萇和慕容垂等原先被前秦征服的異族必定會反叛,斷其歸路。

    所以,王猛的繼任者,苻堅的幼弟苻融曾勸說: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窮兵極武,未有不亡。且國家,戎族也,正朔會不歸人。江東雖不絕如綖,然天之所相,終不可滅。”

    並一針見血的提出了對姚萇、慕容垂的擔心:

    “陛下聽信鮮卑、羌虜諂諛之言,採納良家少年利口之說,臣恐非但無成,亦大事去矣。垂、萇皆我之仇敵,思聞風塵之變,冀因之以逞其凶德。少年等皆富足子弟,希關軍旅,苟說佞諂之言,以會陛下之意,不足採也。”

    但利慾薰心的苻堅不予採納。

    及前秦攻克襄陽後,東晉守將朱序詐降,苻堅卻任命其為度支尚書,又以他為使者前去勸降。結果朱序一到東晉,就把前秦的情況一五一十的全說了,並建議:

    “若秦百萬之眾盡至,誠難與為敵。今乘諸軍未集,宜速擊之;若敗其前鋒,則彼已奪氣,可遂破也。”

    等到前秦剛剛小敗,朱序又馬上在後方大喊:“秦兵敗矣!”然後前秦軍隊立刻兵敗如山倒,姚萇也趁機馬上在反叛。

    淝水之戰後,前秦嫡系部隊全滅,苻融陣亡,而姚萇和慕容垂的軍隊未損一兵一卒,這結果就非常的耐人尋味了!

    所以當自己的將士都希望己方失敗,苻融等自己人都不相信(苻堅連親弟弟都不聽了,可見王猛還在時又有什麼用),卻對姚萇、慕容垂、朱序等敵人深信不疑。天時、地利、人和全部在苻堅一方,如果這樣前秦還不失敗的話,就真的沒有天理了。

  • 2 # 落月天空112

    統一了也沒用,很快就會分裂。符堅對人是知人知面不去知心,仁慈寬容過度就是假仁縱容。不去了解他人內心想法是其失敗的根本原因。

  • 3 # 西府趙王爺

    很有可能,先不說東晉謝安,單隻論如果王猛沒有死於淝水之戰前,前秦又定將會是另外一番模樣。

    王猛對於前秦和苻堅的意義,不亞於諸葛亮於劉備。可以說如果沒有王猛,就沒有一統北方的前秦苻堅大帝。一個人不是帝王卻左右了一個帝國的興亡,這便是王猛“功蓋諸葛第一人”的由來。

    首先前秦苻堅可以統一北方,王猛當居守功。無論是內政治理,還是對外征伐,王猛都做的非常漂亮!

    內治方面,他嚴明法律,安撫百姓,國家上行下效,非常有秩序。同時,他興辦教育,為國家培養人才。他還興修水利,鼓勵民眾生產,為苻堅統一北方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和經濟基礎。

    軍事方面,在王猛統領全軍,用十年時間統一了北方。在這個過程中,王猛經常統兵征討,攻必克,戰必勝,表現出卓越的軍事才幹和大將風範。

    當然了,苻堅同樣也是一位優秀的帝王,這原本就是一個伯樂與千里馬的相互選擇。苻堅有實力、有名位,好才而能容人;王猛則有謀有略,軍政雙全。苻堅如果缺了王猛,那他不過是偏安一隅的地方政權;王猛如果沒遇上苻堅,那他的才能也無以施展。

    比如苻堅大氣而仁厚,卻往往失之於過寬,致使前秦政權強豪眾多。王猛則執法嚴苛,多次處罰強豪,甚至連皇太后親弟弟也被王猛處死!王猛同時還不斷舉薦人才,也得到了苻堅的重用。

    總而言之,在兩人的完美合作之下,前秦帝國一統北方,並呈現小康景象,安定清平,人人安居樂業。

    從國力而言,佔據了中原大地的前秦,勢必要強上偏居於東南的東晉王朝。這是苻堅敢於南下對東晉用兵的最大倚仗。但是呢,由於前秦是一個多族裔的國家,而符堅所在族裔佔前秦總人口的比重很小,統治力不足。而且前秦立國時間不長,人心並不統一,很多勢力只是被暫時的壓制下來而已,並沒徹底消亡。再加上前秦經過長期戰亂,才統一北方,家底不算雄厚,不適宜長期大規模征戰。

    這些弊病雖然苻堅沒有放在心上,但王猛卻是看得清清楚楚,所以它一直反對苻堅攻打東晉。

    可是呢,王猛死得太早了,他死後不過8年不到,苻堅便起兵南下攻晉。

    結果淝水之戰,前秦大敗,國家混亂,鮮卑、羌族上層陰謀分子,這時便乘機舉兵造反,把前秦的一統江山攪得七零八落,前秦因此而衰亡,北方重新陷入混亂之中!公元前385年,苻堅因誤信讖言,離開長安出征,結果被姚萇俘獲,隨即被殺。

    所以,如果王猛沒死,很可能淝水之戰就不會發生。前秦很可能會在王猛的治理下,成為另一個“北魏”,甚至於另一個“隋朝”,一統南北。

    即使淝水之戰依然爆發,憑著王猛的軍事才能,苻堅不一定會敗。即使敗了,有王猛在,前秦也可能不會衰亡得如此之快,就像當初劉備戰敗於夷陵,諸葛亮依然撐起了蜀漢,苻堅依然有著捲土重來的實力。

    如果王猛還在,哪裡輪得到姚萇放肆?

    所以,只要王猛沒死,苻堅一統天下的可能性就很大了。如果在加上東晉沒有謝安這樣的意外之喜,那麼就更加容易了。當初桓溫亂政,如果不是謝安,東晉自己就垮了。而在淝水之戰中,便是謝安作為東晉一方的總指揮,以八萬兵力打敗了號稱百萬的前秦軍隊,為東晉贏得幾十年的安靜和平。

    當然了,這一切都得建立在王猛願意幫助苻堅攻打東晉才行,畢竟按照歷史所記載,王猛雖然為苻堅做事,但卻一直以東晉為正朔所在,有著強烈的民族情感在裡面。

  • 4 # 奮鬥的我不忘初心

    一切皆有可能,王猛假如沒有死於淝水之戰,謝安沒有超強政治智慧的話,加之苻堅合理有效的領導,以先秦80萬兵力絕對碾壓東晉8萬兵力。事在人為呀!好的領導人很重要。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得了乳腺癌要不要忌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