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煙花雖易冷

    其實這件事放在電影裡的設定是合理的,因為電影其實已經做好了鋪設,這是發生在泰國,而且李維傑把訊息給了警察長一家的政敵。挖人祖墳在泰國是相當忌諱的事情,泰華人極度迷信,這個大家都知道,這是打擾別人先人的行為。

    當棺材開啟沒有素察屍體的時候,群眾已經失控了,而且正在下暴雨,視線不清。所以最後把事件蓋棺定論的是這場暴動,這個時候警察長已經激起民憤,說什麼都不好使了。

    但是如果這件事情發生在中國,顯然到了這一步依然沒有脫罪,警方一定會查下去。一隻剛死不久的羊為什麼會出現在棺材裡?棺材板上的血是誰的?現場有沒有李維傑的指紋?

    這讓我想起一些有名的法醫類的影視作品,比如《法醫秦明》,比如《CSI》,再比如最近相當受關注的《心靈法醫》,這些作品都反映了當代的法醫檢驗技術的高超,很多細節都會讓真正的罪犯無所遁形。

    《誤殺》裡如果出現一個像明川那樣的法醫,估計案件很容易就破了,頂尖的破案技術其實比起頂尖的推理更可怕。

    比如電影一開始警察長憑藉那條繩子的痕跡騙了罪犯讓他認罪,這都是小道之術。世界上犯罪的過程中真正能做到不留一點點痕跡的人,其實幾乎沒有,這裡指的是顯微級別的痕跡。

    李維傑一家偷換時間的做法在中國很容易就被識破

    李維傑在《誤殺》裡最牛的地方就是製造了一個邏輯閉合的證據鏈,讓泰國警方找不到破綻,時間、證人、證物幾乎全部閉合。

    但是如果這件事發生在中國,李維傑一家在城市裡的大部分監視器都會留下影像及對應的時間,硬把3號說成2號,是不可能的。這就是我們的天眼系統的厲害之處,而在泰國,他們的監視系統並沒有這麼發達和完善,才會導致時間可以輕易偷換。

    桑坤、陳沖演的警察長等等濫用權力的行為,行不通

    桑坤這個名字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覺得很熟悉,好像很多電影裡都有一個桑坤的感覺,這個純屬題外話。但是也說明了我們非常習慣把一些犯罪電影放在泰國拍攝。

    似乎在電影裡的泰國司法機關都是黑白不分的,有點像60年代的香港。比如在電影《殺破狼2》裡,泰國的監獄似乎就淪為了售賣器官的利益團體的私刑單位。

    同樣在《誤殺》裡,警察部門似乎也是一個極其腐敗的機構,陳沖扮演的警察長雖然辦案能力超強,但是在私人利益面前則完全黑化。在警察局群毆犯人這種橋段,估計也只能在泰國拍攝了。

    還有桑坤就是典型的貪腐無度的警察,成了街頭惡霸一樣的角色,這種設定也只能出現在泰國這樣的環境設定裡。

    李維傑從羅統趕回家打了計程車,但是沒有人查過這件事

    這個其實也是一個很關鍵的證據,李維傑從羅統回到家裡打了計程車,這件事從來沒有被人查過。一般對嫌疑人的行蹤都是一個時間段的調查,也就是在案件發生之前幾天,李維傑都在幹什麼,應該都要查一遍。不難查到李維傑當時一個人確實去了羅統,案件也會被破。

    這說明什麼?說明在電影裡泰國警方的智商和能力都被極大弱化了,比如讓桑坤這樣的人去查案,就像小孩子過家家一樣。

    在發達和文明的社會里,犯罪其實越來越難,更別說這種在警方眼皮底下的各種周旋

    在電影裡犯罪的不僅僅是素察,素察犯了迷姦罪,李維傑一家犯了誤殺罪,警察長用私刑也是犯罪,桑坤到處欺凌百姓亦是犯罪。在電影營造的環境裡一切都可以自圓其說,總體邏輯是貫通的。

    但是如果這一切發生在像中國一樣的社會環境裡,一切都很難了。

    比如桑坤、警察長這樣的角色現實生活中如果有,一旦發現,你又擔心正常報案流程受阻,你去網路媒體平臺上舉報一下,他們很快就完了。比如素察這樣的犯罪,只要報警,一定有人主持公義。再比如李維傑一家想逃脫罪行,在先進的刑偵手段之下也是無所遁形。該負的責任,一個都逃不掉,這是一個相對透明的世界,這樣能讓人們受到更好地保護。

    結語

    所以總體來說《誤殺》本身的邏輯是基本閉合的,前提是故事發生的背景環境符合電影本身的設定,不是很發達的監控系統,腐敗的警察,能力不高的偵查能力和證據化驗分析能力,最後還要有政治力量的介入,才讓李維傑成功瞞天過海。

    雖然大家都很希望李維傑瞞天過海,但是那並不是最好的結局,相對來說我還是比較欣賞中國版的《誤殺》,最終犯罪者各自承擔應該的罪名,才是真正的公平,才是透明的社會。如果李維傑成功瞞天過海,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那就意味著黑暗一方一樣也可以出一個高智商的犯罪者,他一樣可以背地裡危害社會卻裝作正義的樣子,他也瞞天過海,那是多麼可怕的事情。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excel每張工作表中有b列,每行一個名字,怎麼能彙總這些曾經出現的名字到一個she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