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慈禧和崇禎面對的都是王朝末年內憂外亂的局面,明末內有李自成張獻忠的農民起義,外有女真的叛亂,和清末的太平天國八國聯軍很像,為什麼慈禧能挺過去延長國祚,而向來勤政的崇禎不能呢?
13
回覆列表
  • 1 # 妖鬼雜談錄

    以老妖的觀點看兩人換位大明朝滅亡的估計更快。

    1、崇禎跟慈禧面對的敵人目的跟性質不一樣,慈禧時的清朝外部矛盾大於內部矛盾

    慈禧能夠苟延殘喘不過是內外借力而已,並不是慈禧真的有能力延長國祚,而崇禎時期的大明雖然也是內有外患,但是雙方面對的對手的目的跟性質是不一樣的。

    慈禧時期的清朝不然,雖然爆發了太平天國這樣聲勢浩大的農民起義,期間還爆發了第二次鴉片戰爭。

    但是西方列強的目的並不要滅亡清朝,且多方勢力存在博弈。加上太平天國定都天京後,偏安一隅。所以清朝面臨的局勢沒有明朝那麼危急。

    慈禧時期的清朝能夠一直苟延殘喘的一大外因便是西方列強需要在中國有一個代理人,第二次鴉片戰爭後清朝借師助剿,西方列強不僅幫助清朝訓練士兵,還親自出動洋槍隊。

    在對抗太平天國過程中,清官、商出資與英法等外國軍官,中國、南洋等地區傭兵組成一支武裝就是所謂的“洋槍隊”,清朝勝局已定後,洋槍隊解散。

    八國聯軍更是發生在太平天國之後,而由頭則是扶清滅洋的義和團運動。

    所以清朝苟延殘喘第一外部矛盾成為主要矛盾,壓蓋了內部矛盾;第二清朝成為列強代言人,藉助列強力量維持自身統治。

    明朝時期情況完全不同,無論是農民起義軍還是外部的女真目的都是要推翻明朝統治。

    如果說慈禧有比崇禎稍微好一些的地方,那大概就是慈禧的猜忌心沒有崇禎那麼重吧。

  • 2 # 龍濤的海闊天空

    我的回答是能。雖然清朝的所作所為不怎麼招人待見,慈禧有很多兇殘、奢侈、荒唐的地方,但是慈禧的執政能力、控制能力、用人能力都要比崇禎強很多。

    先看看清朝當時的局勢。中國到清朝中後期,已經遠遠落後於西方資本主義國家。清朝內部有洪秀全起義,國家陷入內亂,外有列強虎視眈眈,國家的危局比明朝還要差。

    有人說,列強不想要大清的命,只想索取利益。好吧,即使西方列強不想要大清的命,但是沙俄和日本是想要的。這麼多的國家圍毆清朝,想生存下來是不容易的。

    國家如此危急,還有個洪秀全內亂。如果清朝被洪秀全打敗滅亡,列強介入,各督撫割據,國家難免被肢解。你還能說列強不想吞了中國?

    清朝能平定洪秀全,主要靠的是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這些漢人,而且還沒讓這些人做大,威脅江山社稷,這是很厲害的事情。

    慈禧比崇禎會用人,這個應該沒有異議。

    曾、李、左為什麼會盡心效力清朝,是因為他們能夠得到地位、金錢和名聲。如果跟著老闆什麼也得不到,誰給你賣命啊?

    慈禧也懂得妥協讓步,有人說是賣國,國是清朝的,誰願意賣自家的國?

    慈禧也比崇禎大度,危難受非議的時候沒有讓李鴻章去給她頂雷,李鴻章要是給崇禎打工,估計早就被殺了。

    八國聯軍攻進北京的時候,這些湘軍的將領也沒勤王,過後慈禧也沒把他們怎麼樣。

    假如慈禧和崇禎換位置,只要及時剿滅李自成,和後金形成對峙,後金是無法問鼎中原的。

    大明的軍事人才比比皆是,難道就找不出幾個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似的人物?

  • 3 # 有得觀史

    歷史不容假設,但假設是研究歷史的一種方法,他可以讓我多一種視角看清歷史。

    如果把大明的最後一個皇帝崇禎換作慈禧,大明會好一些,不會滅亡得那麼快,不過也好不了多少,大明朝的壽命也不會延長太多。下面我來分析一下。

    慈禧的政治手腕很高,行政能力很強,這是崇禎無法比擬的。

    明末和清末一樣,人才都很多,就看怎麼用,用好是國家之福,用不好就是國家之禍。

    有能力的人,你能控制,能為你所用,這是上上之策。有能力的人,你控制不了,怕生後患,早早殺掉,以至於無能人可用,這是下下之策。

    清朝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等都是一流人才,慈禧用起來是得心應手。李鴻章頂著罵名替慈禧簽訂喪權辱國條約,曾國藩平定太平天國後,怕慈禧疑心他會造反,主動解散湘軍。可見慈禧控制能力有多強。

    反觀崇禎,最有能力與清兵作戰的袁崇煥被他殺了,最有能力平叛李自成農民軍的洪承疇被崇禎調去打清兵,兵敗投降了,到最後崇禎已無人可用了。

    換作慈禧,她會好好利用袁崇煥和洪承疇,有袁崇煥在清兵很難入關,有洪承疇在李自成和張獻忠早晚被平定。

    退一步講,清兵入關,北京不保,慈禧也不會自殺,她可是逃跑的高手,跑去南京,大明朝照樣可以延續。

    總之,有慈禧在明朝延續應該問題不大。

    但是慈禧只有政治能力,沒有政治眼光和政治報復,面對大明朝腐敗的政治,她不能勵精圖治,腐敗政治只能延續下去。

    還有一個更要命的問題,就是慈禧生活奢靡,大清朝國庫空虛,吃飯都困難了,她還要大擺生日宴,沒錢,不惜剋扣軍費。

    明末連年災害,百姓沒飯吃,才有了李自成農民起義。慈禧奢靡的生活必然加重農民負擔,不知道賑撫百姓,平定了李自成起義,還會出現張自成起義,王自成起義。

    內部矛盾加劇,外有清兵虎視眈眈,明朝一定不會太久,慈禧只能使之多喘息些時日而已。

    要想大明實現中興,延續上百年,必須有中興之君代替崇禎,慈禧肯定不行。

  • 4 # 老龍亭拉麵

    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孫承宗,袁崇煥,盧象升,洪承疇。

    曾國藩=孫承宗,做事的手段,年齡都很像,真正君主上臺後,年齡都偏大了,雖然威望在,但幹事情不多了,但滿朝文物,無論何人都認這兩個老傢伙的帳。都是天下的柱子,他們死了,天下其實也就亡了。

    李鴻章=袁崇煥,都是前兩個老傢伙的嫡傳弟子,都在兩個老傢伙手下打過工,而且甚得兩人精髓,可惜兩個人都是急躁的人,又急功近利。但都是由文轉武的典範,有驚世的能力,雖然一心報國,但最終被國家所猜疑。

    左宗棠=盧象升,都是書生,但一生都在征戰,平內亂,守邊疆,沒兵自己召兵,沒糧自己籌糧,個人能力突出,更重要的是兩位大帥,都是風沙地裡刨食的主,朝廷不管,國家不支援,而且面對外夷都是堅定的主戰派。可惜,最後站隊站錯了,都得不到國家的信任。

    張之洞=洪承疇,都是討朝廷喜的人,兩個人至少都是表面上一手漂亮文章。做事能力也是有的,可惜都是左右不定,想太多的主。對朝廷表面忠心,其實,東南互保也好,投清也罷。兩個人都像極了。

    這四個人,就如同輪迴一般,極其相似的輔助了兩個王朝最後的歲月。四根柱子用的好能再支撐一會兒,用不好也就10幾年就倒了。

    一對比,就知道,一模一樣的人。換個領導,也算有些不同吧。但該走的總會走,避免不了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二戰時的美國和1945年的蘇聯打仗,誰會勝利?結局會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