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翻翻二十四姓家譜而已

    思宗一生操勞,夜以繼日的批閱奏章,節儉自律,不近女色。崇禎年間,與萬曆、天啟相較,朝政有了明顯改觀。即位之初就大力剷除閹黨,曾六度下詔罪己。惜其生性多疑,無法挽救衰微的明朝。明朝末年農民起義達百萬之眾,關外後金政權虎視眈眈,可就在其登基的1628年,僅西北就欠餉三年左右了,國家已處於內憂外患的危險境地。崇禎十七年(1644年)發生甲申之變,李自成攻破北京,思宗在煤山一樹上吊身亡,終年三十三歲,在位十五年。

    與其他朝代的亡國之君不同,崇禎帝是一個被普遍同情的皇帝。他的敵人對他的評價應該是最客觀的了。

    李自成《登極詔》說“君非甚暗(崇禎皇帝不算太糟),孤立而煬灶恆多(孤立於上,而受到奸臣的矇蔽);臣盡行私,比黨而公忠絕少。”

    思宗的性格相當複雜,在去除魏忠賢時,崇禎表現得極為機智,但在處理袁崇煥一事,卻又表現得相當愚蠢,清修的《明史》說他:“性多疑而任察,好剛而尚氣。任察則苛刻寡恩,尚氣則急遽失措。”

    張岱認為“思宗焦心求治,旰食宵衣,恭儉辛勤,萬機無曠。即古之中興令主無以過之。”然而,他“惟務節省”,以至“九邊軍士數年無餉,體無完衣”;又“渴於用人,驟於行法”,以至“天下之人,無所不用。及至危及存亡之秋,並無一人為之分憂宣力。”

    《明史》評價思宗:“帝承神、熹之後,慨然有為。即位之初,沈機獨斷,刈除奸逆,天下想望治平。惜乎大勢已傾,積習難挽。在廷則門戶糾紛,疆埸則將驕卒惰。兵荒四告,流寇蔓延。遂至潰爛而莫可救,可謂不幸也已。然在位十有七年,不邇聲色,憂勸惕勵,殫心治理。臨朝浩嘆,慨然思得非常之材,而用匪其人,益以僨事。乃覆信任宦官,佈列要地,舉措失當,制置乖方。祚訖運移,身罹禍變,豈非氣數使然哉。迨至大命有歸,妖氛盡掃,而帝得加諡建陵,典禮優厚。是則聖朝盛德,度越千古,亦可以知帝之蒙難而不辱其身,為亡國之義烈矣。”

    順治帝評價思宗:“本朝入關定鼎,首為崇禎帝、後發喪,營建幽宮,為萬古未聞之義舉。”1657年,順治諭工部曰:“朕念明崇禎帝孜孜求治,身殉社稷。若不急為闡揚,恐於千載之下,竟與失德亡國者同類並觀,朕用是特製碑文一道,以昭憫惻。”謁崇禎陵的時候,順治大呼說:“大哥大哥,我與若皆有君無臣。”順治對崇禎的書法更是高度讚賞。史書記載,僧弘覺向順治索字,順治說:“朕字何足尚,崇禎帝乃佳耳。”說完叫人一併拿來八九十幅崇禎的字,一一展示,“上容慘慼,默然不語”。看完了,順治說:“如此明君,身嬰巨禍,使人不覺酸楚耳。”又說:“近修《明史》,朕敕群工不得妄議崇禎帝。”順治的話,連弘覺都給感動了:“先帝何修得我皇為異世知己哉!”順治寫給崇禎的碑文是:“莊烈憫皇帝勵精圖治,宵旰焦心,原非失德之主。良由有君無臣,孤立於上,將帥擁兵而不戰,文吏噂沓而營私。……逮逆渠犯闕,國勢莫支,帝遂捐生以殉社稷。……”

    談遷《國榷》稱:“先帝(崇禎)之患,在於好名而不根於實,名愛民而適痡之,名聽言而適拒之,名亟才而適市之;聰於始,愎於終,視舉朝無一人足任者,柄託奄尹,自貽伊戚,非淫虐,非昏懦,而卒與桀、紂、秦、隋、平、獻、恭、昭並日而語也,可勝痛哉!”

    歷史學家孟森說:“思宗而在萬曆以前,非亡國之君;在天啟之後,則必亡而已矣!”。思宗雖有心為治,卻無治國良方,以致釀成亡國悲劇,未必無過。孟森也說思宗“苛察自用,無知人之明”、“不知恤民”。思宗用人不彰、疑心過重、馭下太嚴,史稱“崇禎五十相”(在位十七年,更換五十位內閣大學士、首輔),卻加速了明王朝的覆亡。

    鎖綠山人在《明亡述略》中評價崇禎,“莊烈帝勇於求治,自異此前亡國之君。然承神宗、熹宗之失德,又好自用,無知人之識。君子修身齊家,宜防好惡之癖,而況平天下乎?雖當時無流賊之蹂躪海內,而明之亡也決矣。”

    南明大臣則把思宗抬舉到千古聖主的地步,如禮部侍郎餘煜在議改思宗廟號時說:“先帝(崇禎)英明神武,人所共欽,而內無聲色狗馬之好,外無神仙土木之營,臨難慷慨,合國君死社稷之義。千古未有之聖主,宜尊以千古未有之徽稱。”

  • 2 # 黑眼歷史觀

    後金入侵和遊牧民族入侵一樣,除了元清,中原王朝一隻受到遊牧民族的擾邊,如果實力有所衰弱,入關就是常有的事。

    所以既然沒有後金入侵,也有俺達汗、林丹汗什麼的遊牧民族在草原上馳騁,而且時不時擾邊。。。而明朝的稅收制度本來就有問題,在後期凸顯出來,迴光返照的萬曆中興,隨著張居正改革被萬曆廢除,明王朝稅收問題已經無法挽回【問題在萬曆三大徵中再次暴露出來】

    後金入侵消耗明朝國力,為了解決財政問題,簡單粗暴的方法消減政府人員,和在收稅人民頭上加稅。【前者使社會上短時間出現大量無業遊民,影響治安。而後者是飲鴆止渴,明朝後期】

    所以沒有後金入侵,也會有蒙古入侵、瓦剌入侵之類的邊關戰爭。戰爭把明王朝財政問題暴露無遺時,崇禎在無權無勢的農民頭上加稅,才是引發農民起義的最後一根稻草。

    核心還是明朝稅制,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已經找到空子鑽,原來不明顯的漏洞凸顯。需要的是一個有理想抱負能堅持的皇帝,和有能力改革的大臣。崇禎很多問題要麼是半途而廢,要麼是操之過急。

  • 3 # e_listen141814398

    崇禎皇帝任意提高廠衛的權利和地位,造成了可怕的後果,清朝就沒有正式的專門的安全部門,實在是被嚇壞了。其實馬士英更是恐怖的代名詞。你說相對於魏忠賢執政時期,崇禎時期東廠等特務組織地位大幅度提高權力大幅度增強。其實南明弘光朝廷馬士英也恢復了東廠等特務組織,恐怖更加登峰造極。明史等大量的史料記錄了,左良玉在討伐馬士英的檄文中指出,江南民眾如果批評馬士英就會被搞死,這是符合事實的,說明馬士英是搞恐怖統治,很類似於汪精衛統治下的76號的恐怖統治。明史奸臣傳記錄了馬士英“日事報復,以迄於亡”,到弘光政權滅亡為止馬士英就是整天就想著整人害人,大規模的報復迫害是中國歷史上最有名的。這在傳統戲曲《桃花扇》中都能夠看出一些來。

    但萬曆時期,東廠等特務組織似乎比較鬆散,據說東廠衙門的門前都長滿了草,由於皇帝長期不上朝,官員的編制很不滿員缺額很多。百姓也敢議論國事,敏感的政治問題被排上了戲曲,正在執政的官員們也真名真姓的被寫入戲曲中,關於所謂忠與奸正與邪作為評判取捨官員的輿論環境,有點兒像歐洲國家那樣,但本質上,皇權並沒有受到削弱,後來魏忠賢當政了以後高壓態勢逐漸加強,崇禎時期,不但沒有輕鬆反而更加厲害。在萬曆時代,甚至皇帝家的國本之爭也被寫到戲曲中,皇帝想立自己喜歡的兒子當皇太子也不行,好像比後來的清朝要大膽多了,主要是皇帝不太管事兒,而且皇帝的權力也受到了很大制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使眼睛變大變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