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1
回覆列表
  • 1 # 蟈蟈的文史原創

    康熙和乾隆下江南,大量耗費國力和財力,對於整個國家的發展都是沉重的負擔,之所以康熙和乾隆喜歡下江南,我認為主要因為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一是為了宣揚自己統治的豐功偉績。任何朝代的帝王都盲目自信自己統治如何成功,為了展現成績,於是就出現下江南的狀況,掛著類似調研訪民情的幌子,展示自己的德治武功。

    二是江南風景秀麗。江南歷來是經濟發展的高地,同時被稱為漁米之鄉,風景如畫,尤其是江南園林和北方園林風格是不一樣的,這個對帝王的吸引力很大的,畢竟皇帝要享受到最美的風景的。

    三是籠絡江南江南人士之心。乾隆每次南巡都會了解百姓疾苦,減免所經過地方百姓的賦稅並嘉獎富豪商人,頒佈體恤民情的法令,起到了安定民心的效果,樹立了大清天子的親民形象,有利於南方漢族文化的繼承,一路上還祭奠漢族名人和皇帝的陵寢,表明了皇帝尊崇漢族儒學傳統,促進了滿漢之間的民族團結。

    四是真正的調查民情,視察水利,防治災害。同時對江南官場也是一種監督和巡查,整治官場的貪汙之風,為進一步提高官員素質也起到一定的作用。

    綜合以上幾個方面,康乾兩世皇帝都喜歡下江南,只不過乾隆下江南的費用要比他爺爺多很多,給群眾增加了很大的負擔,民眾很有意見。

  • 2 # 燕子來時2019

    從1684年到1784年一百年的時間裡,康熙帝和乾隆帝先後進行了12次大規模的南巡活動。南巡正是帝王與江南地區社會文化的征服和被征服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江南地區與大清王朝的心理距離越來越近,逐漸融為一體。

      12次南巡分別發生在康熙二十三年(1684)、二十八年(1689)、三十八年(1699)、四十二年(1703)、四十四年(1705)、四十六年(1707);乾隆十六年(1751)、二十二年(1757)、二十七年(1762)、三十年(1765)、四十五年(1780)、四十九年(1784)。除了康熙帝第一次南巡選擇了晚秋至初冬的寒冷時節出行外,其他數次南巡都在新年之後的正月或二月從京師啟行,抵達江浙二省的時候正是陽春三月。江南鶯歌燕舞,繁花滿地,為帝王的南巡之旅增添了不少明媚的色彩。

      康熙、乾隆每次從京師下江南,再叫鑾至京師,大概要三到四個月之久。這期間,水陸轉運、物資調集、人員流動、城市建設等頗經周折,箇中酸甜苦辣,只有當事人瞭解。在當時的條件下,皇帝下江南是一項浩大的工程。從北京到江浙,往返6000華里。那時沒有現代化的交通工具,全靠車裝船載,馬拉人扛。每次出巡,皇帝帶領的皇親國戚、文武百官、衛隊侍從有兩三千人,動用五六千匹馬,四五百輛車,上千只船,需要耗費一二百萬兩白銀。乾隆第六次南巡時已74歲高齡了,如此長途跋涉,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那為什麼皇帝卻不辭辛勞連續南巡呢?

    康熙帝首次南巡時,“三藩之亂”剛剛結束,國內政治軍事形勢漸趨穩定,然而朝代更替的痕跡在各地仍比較明顯,不少名勝景觀處於荒頹狀態,江浙地區的社會文化心理並不穩定,不少文人士子對明王朝仍抱有“故國之思”,對清王朝態度猶疑。而至康熙晚期及乾隆時期,清王朝的凝聚力日益增強,江浙地區的城市景觀和社會狀況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南巡的主要路線經過清代直隸、山東、浙江、江蘇數省,浙江、江蘇二省是南巡的主要地域範圍。除康熙帝第一次南巡僅到蘇州就回鑾、兩位皇帝各到過一次紹興外,其他數次南巡都以杭州府為終點。杭州、江寧、蘇州作為江浙二省的核心城市,是皇帝駐足最多的地方;宿遷、淮安地區,因察視河工的需要,也是南巡的重點區域;揚州城鹽商靡集,鹽商為皇帝提供各類聲色遊樂活動,在12次南巡的旅程中,吸引了皇帝越來越多的目光。

      此外,聲勢浩大的南巡活動,也給江南地區帶來了一波又一波的文化衝擊。皇帝與地方官員、士紳、商人以及普通老百姓一起參與並體驗著這種變化。在皇帝下江南的過程中,江浙地區的社會文化生活日益豐富,地方官商與帝王一起打造著前所未有的文化和視覺盛宴,其中花樣百出、創意無限。京師與江南溝通有無,既注重南巡盛典的政治象徵意義,也展示出鮮明的江南地域特色。江浙地區的城市和地域文化景觀在南巡過程中飛速成長,南巡中的城市和景觀建設成為國家和地方的重大基建工程,中央和地方官員對巡幸道路、行營、行宮、歷史名勝、園林建築進行全面普查營繕。江浙地區日漸富麗,面貌煥然一新。

      康熙和乾隆兩位皇帝徜徉於江浙地區的詩意山水之間,與一些著名的江南文土結伴遊玩、詩歌唱和,留下了大量的詩文作品,他們用皇家的筆觸描述詩意的江南,成為江南景觀史上一段特別的經歷,這種影響深深地刻印在江南地區的山水文化之中,至今仍有著清晰的印記。皇帝醉心於江南山水,努力將江南文化攜帶至京師宮苑之中,造成了清中期京城皇家園林中的江南文化熱。儘管因為地域和氣候的原因,江南文化元素在京師的生長難免會有不適的狀況,但是皇帝的行為仍然增強了南北之間的文化交流。

      康熙、乾隆南巡,是當時的統治者接觸社會實際、瞭解風俗民情的一種特殊的方式。他們都十分重視治理黃河,興修水利,優禮土子,蠲免賦稅,利用南巡的機會治理水患、安定社會、瞭解民情、爭取人心,確實做了不少有益於國計民生的事情。這些舉措,對統治者制定治國方略、解決現實問題、穩定社會秩序、鞏固政權統治,是有相當益處的。

     然而,皇帝出巡有它消極的一面,那就是開支浩繁,勞民傷財。帝王出行,總要有一定的儀式、規格,總要耗費一些國家財力,即使是康熙南巡也存在同樣問題。但這些花費完全在皇帝個人的掌握之中。這樣,實際花費的多少就因人而異。能夠自我約束的帝王,就會比較愛惜民力物力,顧念民生多艱,不隨意糜費:反之,則會大肆鋪張,任意揮霍;乃至勞民傷財,損耗國家元氣。

    六下江南,有得有失,有利有害。透過南巡,康熙、乾隆二帝相當清楚地瞭解了江南的官風民情,又宣揚了聖恩,對爭取縉紳士民、安定江浙、保護百姓的身家性命財產、發展生產、豐富文化、創造和延續大清全盛之勢,起了積極的促進作用。但是另一方面,開支確實十分巨大,每次南巡,歷時數月,隨駕當差的官兵數千名,約需用馬數千匹和船數百隻,還有幾千名役夫,用掉了上百萬銀兩,還給民間帶來了極大的騷擾。乾隆對此也很瞭解,他在四十九年的御製《南巡記》裡,既講述了南巡成功的原因,又明確指出,不具備君主之“無慾”、扈駕人員之“守法”、官員之“奉公”、民入之“瞻覲親切”這四個條件,不可言南巡。過了十幾年,他對南巡的勞民傷財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對軍機章京吳熊光說.“朕臨御六十年,並無失德,惟六次南巡,勞民傷財,作無益,害有益,將來皇帝如南巡,而汝不阻止,必無以對聯。”也許正是因為這個原因,乾隆以後的清代皇帝再也沒有南巡。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金毛吃什麼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