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深哇生活館
-
2 # wubin168857121
這是中國歷史發展的必然!如果說周的分封制是商後期已出現雛形,那到周實行分封也是歷史發展的必然,同樣在東周後期也就是戰國時期郡縣管理在七雄各國都已出現並趨於成熟,就拿魏國舉例,李悝變法打擊舊貴族廢除井田制建立郡縣派令守管理,財賦權力逐漸集中於國君,魏國於是率先強大。這種變革情況各國均有不同程度發生,也正因此大量農奴透過各種方式開始成為農民,開始為國家納稅服役,使各國都能力極大的調動各類資源,這也是戰國時期各國間戰爭規模擴大,從春秋時幾千幾萬人發展到戰國時十幾萬乃至幾十萬人的原因!
而秦國早在春秋時已出現了縣,商鞅變法又非常徹底,到秦始皇統一前秦國郡縣發展的相當成熟,相比分封制,郡縣制的優勢就是能集中力量辦大事,都江堰、鄭國渠的開鑿,近百萬的軍隊,然後就是一統六國,這就是郡縣制的結果!秦國採用郡縣制沒實行分封制也就沒什麼可疑問的了。
不過所有新事物都是在運用中發現好壞利弊的,新的制度也一樣,秦國在盡情的發揮著郡縣制帶來的利益,當修長城、直道、宮殿、陵墓等過度集中使用民力,變成新制度的副作用濫用民力後,秦國也走向了滅亡!秦國也算郡縣制的探索者吧!
-
3 # 鄧海春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始皇帝奮六世之餘烈,振長策而御宇內,吞二週而亡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執敲撲而鞭笞天下,一時間威振四海。
秦始皇在位期間,政績卓著,既稱始皇帝,即皇帝的始祖,其中之一便是建立了影響中國兩千餘年的皇帝制度,中央實施三公九卿制度,地方上廢除了周朝的分封制度,而以郡縣制代替;文化上統一文字——小篆,統一度量衡,車同軌,書同文;外交上更是北擊匈奴,南征百越,修築了人間奇蹟——萬里長城,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士不敢彎弓而報怨。正是秦始皇將中國推向了這樣一個大一統的時代,其中奠定了中國兩千多年的政治制度格局的基石就是地方上廢除了周朝的分封制度,而以郡縣制代替。
那麼這是為什麼呢?周朝分封制反而延續八百年,秦始皇的郡縣制和分封制究竟有什麼不同呢?
周朝延續多年的分封制是中國古代皇帝為了獎賞功臣、賞賜王室貴族、前朝遺留貴族,同時管理天下的一種分封諸侯的制度。從商代開始就有了初始的分封諸侯的制度,稱號有侯和伯,比如周朝周文王便是西伯侯。
武王東征,西周滅商後,定都洛邑,這個洛邑之地遠在西北地區,中原大片土地實在不方便管理,於是就開始以封地連同居民分賞給王室子弟和功臣。
這些諸侯在其封國內享有“高度自治權”——世襲統治權,共同維護擁戴一個周天子,服從天子命令、定期朝貢、提供軍賦和力役、承擔維護周室安全的責任。
究其本質,這是一種依靠恩惠、血緣為紐帶形成的一種政治結構,其弊端在最開始直系親屬之間自然不會明顯,但隨著世襲爵位,各諸侯國之間和周天子的血緣紐帶就變得影響甚小。西周後期,諸侯國的日益強大,王權衰弱,分封制便遭到破壞。春秋戰國時期,大國兼併小國,同姓國也彼此戰爭,周王室逐步喪失了分封大權。
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廢除了這樣鬆散的分封制,建立了郡縣制。這是一種重新規劃行政地域,以郡統縣的兩級地方行政制度。由中央垂直向下直接管理各地郡縣,中央直接派遣官員透過任期制去做行政長官。這一做法直接標誌著官僚政治取代血緣政治。
這樣一來,財政權、兵權、人事任免權等等權力直接集中到了中央,集中到了皇帝手裡。皇帝代代世襲傳承,絲毫不影響地方官員和權力分配。這時候地方與中央的關係直接演變成了“食君之祿,忠君之事”的僱傭關係:地方行政長官給皇帝打工,皇帝發放工資俸祿。地方權力直接收攏中央,不再像周朝那樣地方享有“高度自治權”,這一點便是中央集權制度中集權的特徵之一。
這樣更有利於帝王的統治,權力集中以後,此後的千秋大業更加地穩固。地域行政制度直接影響著社會政治制度,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奠定自己嬴氏江山穩固的基礎,秦始皇聽從李斯的建議,廢除分封制度,建立了郡縣制。
-
4 # 河東來
分封制的實質是“家族天下”,郡縣制的實質是“家天下”。
周王朝實行分封制,是周天子是天下共主,相當於“武林盟主”,而秦王朝意圖貫徹郡縣制,是要將天下變為皇帝的私產,更徹底的加強中央集權。
電視劇《大秦帝國》有秦孝公對商鞅表述可自立為君王之意,當時周天子是“家族天下”的概念,這種情況與周公之輔成王的概念差不多,商鞅本來就有擔任秦國國君的資格,其一是商鞅與諸侯國國君一樣,都屬於道家人物,是貴族,其二是商鞅屬於秦國駙馬,本質上可以代表秦國,其三是當時秦孝公的繼承人太子嬴駟下落不明,為了家族利益出發,如果嬴駟一直不出現,商鞅代秦也不是不可以,畢竟老大贏虔身帶殘疾,老二嬴渠梁身亡,繼承人嬴駟下落不明,老三嬴紅玉屬於女流,只有商鞅這個妹夫在嬴氏家族還勉強靠譜。
但商鞅屬於道家的變法一派,是堅定的君主中央集權的支持者,所以他絞盡腦汁去找到了自己的侄兒嬴駟,手把手對其交付了秦國山河,堅定的維護了郡縣制,儘管最後他卻因為刑法嚴酷而導致了自己被誅殺,五馬分屍的命運。
可以說,第一個提倡郡縣制的道家法派人物商鞅,是徹頭徹尾的中央集權主義者,就像第一個提倡分封制的道家道派人物周公一樣,都面臨幼主無法有效理政的問題,他們都是沒有貪戀帝王權力,起攝政作用,而沒有專權。
這樣就為中國的王朝興替樹立了榜樣,“家族天下”的概念終於發展到“家天下”,中央集權主義就此深入人心。
回覆列表
首先我們要了解分封制是怎麼樣的制度,分封制中國秦朝以前的一種皇室封王制度,主要就是皇帝登基以後,將會對自己的兄弟,親戚,功臣賜予一定的封地,讓他們到各自的封地當王,讓他們駐守封地,擁護皇朝的統一與穩定。
但是這個制度有個很大的缺陷就是,到了封地的封王經過一段時間的休養生息以後,軍事實力增強以後,就會有謀反之心,他們就會仗著自己的兵權與皇帝對抗,謀朝篡位。這種情況威脅了皇權的絕對統一,激發了皇帝與封王的矛盾與紛爭。
為了杜絕這種情況再度發生,秦朝的秦始王就創立了郡縣制,以維持皇權的絕對統一。中央設立中央機構以後,地方上施行郡縣制。郡縣制度下官員任命是由秦始王絕對控制著的,王朝下設的郡級行政單位、縣級行政單位的主官,副官乃至全體官員都是經過中央任命下派到地方任職,這樣就有效的實現了王權統一。
經過對比,我們就知道為什麼秦朝為什麼採用郡縣制,而不用分封制。就是為了維護皇權的統一!